乐曲介绍

来源: 老曲 2006-11-17 17:04: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667 bytes)
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是贝多芬倒数第二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803年5月,是贝多芬所有的小提琴奏鸣曲中,技巧表达的最出色的一首,也是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奏鸣曲形式的顶峰。原本是为了当时正造访维也纳的布利吉陶尔(George Bridgetower)而作。布利吉陶尔以诠释维奥第(Giovanni Viotti)作品而闻名。贝多芬在一本草稿簿中描述此曲“以极复协奏曲(concertante)风格所创作的曲子,近乎一首协奏曲”,此曲庞大的规模与高超的小提琴技巧,都印证了这段描述。

第一乐章慢板在引人注目的态势下缓缓展开:小提琴奏出如赞美诗般和谐的双音。整个乐章的主体由急速的快板组成,由a小调的断奏展开。当小提琴开始拉奏出宁静祥和的第二主题时,将全曲转为小调型态,情境豁然开朗。F大调行板乐章长达十五分钟,充满狂热欣喜的美。悠长的主题把温文娴雅的曲风表现至最高点,点缀在随后的四个变奏中,充分流露贝多芬在抒情曲风的功力深度,终乐章激烈的塔兰泰拉舞曲则把全曲带进一泄千里的戏剧性之中。

布利吉陶尔1803年5月24日在维也纳首演这首奏鸣曲,并由贝多芬伴奏。但是首演效果不佳,之后被评论家说 “过度矫柔造作”。两人后来因为一名女子而决裂,使得贝多芬将作品改献给法国小提琴家克鲁采(Rodolphe Kreutzer),可惜拘泥于古典派的成见,克鲁采未能认清这部创作在艺术革新上的作用,据说后来他竟一生都没有演奏过这步作品。但根据柏辽兹的说法,克鲁采认为此曲“其差无比”,更对贝多芬题献一事绝口不提。怪不得后来维俄当说克鲁采:“倒霉的家伙,身为这样的大艺术家,对这部神圣的作品怎么会抱这样的态度?!他多么应该跪着从巴黎一直爬到维也纳去报答那位神灵的恩情,然后就此死去!!”

贝多芬曾为此曲作标记为“钢琴与小提琴以协奏曲风合奏的奏鸣曲”。曲中钢琴与小提琴雄辩滔滔,曲风汪洋恣肆,是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顶峰。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由于上传空间限制,音质只能将就了。下载链接保留2天。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