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前的零散记忆

来源: liyaya 2006-09-06 03:53:0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02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liyaya ] 在 2006-09-08 22:35:1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1. 宝山岗
说起宝山岗, 我不得不说一下宝山岗上的水晶石, 多棱角形状,透明的. 指头那么大的,遍布宝山岗的山顶上. 长大后读化学, 才知道这种水晶石头化学名称叫二氧化硅.

宝山岗位于小时候住过的渭洋村.那是七岁以前的记忆了,对于宝山岗的印象也变得模糊了,唯一记得清楚的就是水晶石,和满山的松树.山上少有人烟, 大部分时候静悄悄的.午后的太阳把松林照得斑斑驳驳的. 

儿时的我,性格象个哲学家,喜欢独来独往,常常一个人跑到宝山岗的山顶上拣水晶石,拣完后,在一棵大松树下靠着,随手拣起脚边的石头,瞄准不远处的另一棵松树枝干上的眼打去,往往打不准,但我却对此乐此不疲.夏天的宝山岗却一点都不热, 习习的凉风吹拂着,使人昏昏欲睡!

在七十年代,天空上经常有飞机飞过,投下降落伞.据说是台湾的飞机,人们在降落伞落下的地方经常可以拾到饼干,糖果等等,甚至有的拾到手表.当然,降落伞带来的也有传单.
那时村里没有电视。夏天的晚上,村民们聚集在开阔的露天场地,拿着蒲扇,自带凳子,在场地上星罗棋布地散开来坐,海阔天空地聊来.荧火虫满天地飞,月儿在天上走着.

对我们小孩来说,最好玩的事情就是把采集来的水晶石展示给别人,然后互相攀比, 看谁的比较大,谁的更透明.或者找个月光照不到的地方, 把两块水晶石一上一下使劲摩擦一下,水晶石顿时擦出一片火花.这样的游戏给我们小孩带来的无比的欢乐.

我至今还记得五六岁时做过的一个梦,是关于宝山岗的.梦见自己朝坡上走,突然从上冲下一只大大黑黑的水牛,我吓极,惊醒了!宝山岗是儿时记忆中的一个点.永远也抹不去!

2.不敢笑

笑是人的一种自然情感的表达方式.但有好长一段时间,可能有两三年吧,我却不敢笑,即使听了好笑的事情,得了父母的表扬等许多好事,我都肃穆着脸。但那时我被疏忽的太厉害,没有人甚至我的父母都没发觉我的异样。
其实导致我不敢笑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听老人讲典故,喜欢听评书。一次听村里的老人说书,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程咬金是笑死的.关于整个故事情节我记不清,只记住他笑死的.长大后查书, 方知程咬金乃《隋唐演义》里的一个人物。这个复杂的故事中的一个简单结局却给我年幼的心抹下阴影,第一次知道死亡,而且知道死亡的原因可以很简单.

从此以后两三年里,心中常对死亡感到恐惧,也产生了恐“笑”症了。原来怕死也是一种天性啊.直到年纪稍大上了学,才把这恐惧慢慢淡忘掉.可能我内向的性格,跟这"程咬金笑死"的故事不无关系.


3.上学记

1979年,那时我虚岁7岁,是个经常独来独往,行走于乡下的山间田野的小"哲学家",性格有点“自闭”,对于人群,即使是同龄人,我心里也惧怕与其交往.

但那年的9月,我妈决定让我上小时一年极.我很怕,拼死了也不去学校.我妈便拿来小指头大小的竹鞭狠狠地抽我,我赖在地上哭,她边一边抽一边把我拉到学校,进了一年极的教室.女老师就是本村人,民办教师,记得名字好象叫"惠玲",她把我安排在正对讲台的第一排中间.我妈站在窗户外看我如何表现.我流着泪,根本无心听课,眼睛紧紧地盯着我妈.我妈没方法长时间站在那里,见我情绪稳定一些,便回家了.我一见走,便抽抽嗒嗒地哭起来,一节课还没上满, 惠玲老师再也没办法忍受我了,对我挥挥手,示意我回家.

我妈见我回家, 拿我没办法,叹口气把我拉到身边,掀开我的衣服,只见我满身都是一条条红红的交错纵横的伤痕.我妈见了心痛,可能也悔恨下那么重的手,便问我:"今年你不上学,我不再打你了,那你自己说说,你什么时候想上学."我回答:"等我八岁的时候,我保证上学!".到现在我自己都无法理解当时为什么能向我妈保证八岁的时候去上学,而且说的语气那么坚定.小孩就是小孩,有时做事情无须理由.

果真第二年九月,也就虚岁八岁时候,我实践我的诺言,一声不吭地上学去了,就读渭洋小学一年级.当时家里穷,我妈只给我买了个泡泡塑料袋当作书包.学校里也有很多孩子用这样的袋子.班上有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霸道得很,经常欺负女生,有一次把我的塑料袋抢去,使劲地捏。"叭嗒叭嗒",袋子上的泡泡几乎全被捏破了.我身小力气小,打不过他,基本上成了他经常欺负的对象.但有时我被逼急,我这只温顺的牛也发起了脾气,有一次跟那捣蛋鬼在操场上扭打起来.比我大两岁的姐姐刚好看到,急得不得了.那时我父亲工作的村医疗所就在学校操场边,我妈经常和一些妇女坐在医疗所旁边边晒太阳边打毛衣.我姐姐虽然急,但很不讲义气,见我打不过,也不帮我,只是扯开吼咙朝我我妈所在的方向大声哭叫:"妈妈呀――――,不得了啦,小牛(我的小名)被男生碰了,她会怀孩子了, 快来呀―――-",在我妈旁边的妇女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当时的小孩单纯的很,根本不懂性方面的东西.只是平常听大人说,男人和女人皮肤接触就会怀孩子.学校里所有的女生和男生都是互相不答理,甚至互相仇视.即使男女生同桌,每张桌子的中间都刻了一条"三八线".如果桌子上属于自己的那一半领地被同桌侵犯了一点,可以拿铅笔盒狠狠地往同桌的手臂砸下去,女生骂男生"吊死鬼",男生骂女生"母猪".原来她不帮我打架的原因就是这,怕碰了男生会怀孩子.

说到我姐姐,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家的孩子.姐姐排行老大,71年出生的,属猪,所以得了个小名"小猪".我老二,属牛,小名就叫"小牛",妹妹老三,小我两岁,属兔,于是称她为“兔子”.两个弟弟排行最后,但不按属相称呼,我们家分别称他们为"大弟""小弟".

小猪充分利用她的"老大"地位,平常对我们小的经常吆来喝去,我们要完全服从她,否则她一拳就马上挥过来!所以我们小的都非常怕小猪.怕虽怕,对于小猪的拳术 ,我自有一套对付她的防身术.当她一拳挥过来时,我身体稍微下蹲,颇有点"蹲马步"的架势,双手臂拱起来,护住脸和前身,挡住她的拳头.要知道我手臂上的骨头还是蛮硬的,她打到这里,我并不吃亏,她拳头肯定也疼得要命.

小猪的“霸道”非同凡响。有一次父母不在家,家里的小鸡得鸡瘟,死了一只又一只,小猪不知道什么原因,责备我看管不力。那时是六月, 小鸡放在天井里养,小猪下午去上学,命令我蹲在小鸡旁边看着, 要寸步不离。我也真傻,真的在天井里蹲了一下午,六月里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我差点晕倒。

小猪虽然平常对我凶巴巴的,但听我妈说她在三岁时还救过我一命.那年我一岁多,刚学会走路.妹妹还在我妈的肚子里.那天我妈挺着大肚子,带上姐姐和我去田间拔兔草.我人小志气大,也学我妈的样子,蹲在田埂边使劲把草往上拔,没想到草没被我拔上来,我倒栽一个跟头,跌到水田里.水田里都是淤泥,水灌得很高,没等我发出声音哭就沉下去.我妈在前几个田头拔草,没看到我这边的情况.
说时迟,那时快,在旁边的年仅三岁的姐姐一脚蹲在田埂,一脚踩入水田里,双手把我的头托出水面,然后才大声哭叫:"妈妈呀,快来呀,小牛快死拉,快来呀――――,你还不快来,我*你妈".我妈三步并做两步赶到时候,我的身体已经陷入淤泥里,还好头被小猪托着才没被淹死.小猪那天刚好穿着新买的凉鞋,她的一只脚也深深陷入淤泥,我妈把我和她都拉上来,然而她的一只凉鞋沉入淤泥中,我妈在淤泥中摸半天也找不着,气得小猪又哭又骂,还用小拳头使劲锤我我妈,一边哭着说:"你赔我凉鞋,你赔我凉鞋..."

言归纳正传.上学对年幼的我来说简直就象噩梦.在渭洋小学读不到一个月,我就转学了.因为家庭的变故,全家搬迁到另一个地方-黄坑村.

转学对我来说是“刚离了狼窝, 又入了虎穴”, 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在黄坑村小学上学第一天,我那可怜的塑料袋书包上剩下的几颗泡泡全捣蛋的男生被捏破了。脑袋后面的马尾巴被后排的男生点着火柴烧焦了.幸亏我发觉得早,马尾巴只被烧了两三寸,火被我及时灭掉.这些捣蛋鬼还发明了一些可气又可笑的整人方法.其中一个整人方法叫"蚊子叮",步骤如下:
划一根火柴,等火柴梗烧得发黑,但末端还带点火星,另一只手迅速伸到嘴里,用指甲在牙齿上刮一下,指甲就沾满了黄黄臭臭的牙屎,然后把烧得发黑的火柴梗迅速地挑了点牙屎,再马上趁人不备的时把沾牙屎的火柴梗的一头往别人的脖子,手臂等裸露在外的皮肤上一贴.被贴的人会顿时感到热热痛痛的,就象被蚊子咬了一样.

"蚊子咬"的方法还真有创意!黑黑的火柴梗远看过去,就象一个蚊子叮在皮肤上.挺形象生动的.

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学校没厕所,只在破教学楼旁边用破席子围着装大便的大木桶,木桶上面架几块破木板,木桶旁边还有一个小梯子,要方便的人可以爬小梯子到木桶上,踩着摇摇晃晃的木板,很担心会掉下去。用三个字形容“脏”“臭”“险”。上了半天课,中午回家,我坚决表态我要弃学。我妈软硬兼施,最后给了我一顿“竹鞭粉干”,最后我终于屈服了.硬着头皮重新回到学校!
黄坑小学条件差,全校只有两个老师,一到四四个年级.两个教室.一个教室容纳两个年级上课.一个老师在一节课同时教两个年级.一年级和三年级同一教室, 二年级和四年级同教室.就这样,读三年级的小猪和读一年级的我居然坐在同一教室里.跟小猪成了"同班同学",真是"历史"的安排啊,机会难得.
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叫三年级的写作业,教三年级读书的时候,一年级的则在写作业.当老师教得唇干舌燥的时候,她便坐下来,点名叫一个学生带头读,其他学生跟读.我记得有一次是我带读,读到"基础训练一...."的时候,那个"训"字把我难住了,知道意思但不知发音。本地话读“HONG”音,于是我朗朗上口大声带头读了:"基础hong(第四声)练一......"一年级的学生傻瓜似地也跟着这么读了.老师是本村的一个姑娘,文化程度也不高,可能也才小学毕业,听我把"训"读成"hong”, 她一点也没意识到我读错,等她歇了口气自己带学生读的时候,她居然也把"训"读成"hong”, 呵呵,不是自夸,可能还是学我的. 

小猪这个"管家婆"跟我同班,这样又多了一个渠道管我.我在学校上里变得更小心翼翼. 但即使我那么小心,有时还会被小猪抓住把柄.比如说如果考语文,我第一个交卷,结果考了99.5分。虽然是一年级第一名,但因为我把一个句号写成“0”那么大,被扣了0.5分。回家后小猪“骂”我逞英雄,为什么不多检查检查卷子等等,语气比我妈还要严厉










儿时朋友

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时,我转学到父亲的老家读书,与我同班的三个小伙伴使我至今不忘。她们都姓李,名字分别是“慕桃”“梅”“韵明”。

慕桃文静,一双凤眼含羞,说话细声细气,笑不露齿,很象个古代仕女。李梅个子高挑, 鹅蛋脸,风流飞扬。韵明性格内向坚毅,身材削瘦,脸稍微有点四方,但不失俏丽。我不知道这山野之中,这么就造就了这样富有灵气的女孩。 读《红楼梦》时, 总有点怀疑曹雪芹有点夸张,在林黛玉初进贾府那一章中, 书中的女孩们无非也就六七岁,怎么就可以用“风流袅娜”“顾盼神飞”等形容。印象中这些词语只能用于形容已经进入青春期少女的。但想起这三个女同伴,方才觉得曹公所写并不夸张。

慕桃有点象没落的资本家小姐。我 曾经到慕桃家中玩,和她奶奶有过几面之缘。她奶奶估计是个退休的知识分子,很慈祥的一个老人,说话斯文和气,慕桃的言行举止象极了她的奶奶。慕桃的父亲是个农民, 有点出乎人意料。我从没见过她母亲,慕桃也从来没谈到过她。有一次她父亲去田里干活。带上慕桃和我。 那是山区, 田也是在山腰上, 要从她家翻过好多山才到。 记得我们沿着山泉形成的河坑往上走, 泉水叮咚响着, 我和慕桃有时会跑到河坑里拣坑螺,有时会看到水蛇在水中扭转着身子游动着。 慕桃的父亲边走边教我们,路边长的是什么草, 哪些可以用作草药。一路上走走停停,非常有趣。回家来让我母亲把拣到的坑螺做成汤, 喝了从舌头直甜到心里。

李梅的母亲是个性格很张扬的女性, 说话很响亮,跟男人打情骂俏一点也不脸红。她的名字中带一个“青”字,村里人都称她为“猴青”,李梅的长相象极她。我记得经常在傍晚的时候,我经常走一条石子路到李梅家玩,石子路两边是稻田,走的时候,蚊子漫天飞,盘旋在头上,我经常是用跑的, 飞快地轮着两只手臂赶蚊子。我已经不记得跟李梅交往的点点滴滴,但在心底处,我记得我跟她曾经是很好的朋友。

韵明的父亲很不负家庭责任,一年都头没几天在家, 在镇上跟一个班车女售票员同居。韵明的母亲很坚强,承担起全家的生活负担。年纪小小的韵明,也早早地懂事,经常上山下田地帮母亲干活。她母亲心地善良。 小时候我父亲到镇上开诊所,带上我姐姐。母亲留在老家照料我们几个孩子,有时父亲忙的时候, 母亲带上我弟弟到镇上帮忙料理诊所。家里只剩下年仅7周岁的我和5岁的妹妹。两个小女孩独自生活,困难可想而知。一次过重阳节的时候,别人家里已经开始吃七重粿,我和妹妹依旧以盐巴拌稀饭吃。到傍晚时候,韵明突然来到我家,手里捧着两块大大的七重粿,说是她母亲叫她送来的。我心里很高兴,委屈的心一下子舒缓了,但眼泪却啪哒一下子流出来。

读到小学三年级, 我转学到镇上,多年后辗转到他乡求学工作,再而到异国生活。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你们这三位灵秀如大观园里的红楼女孩,长大后的你们,可以是个教师,可以是个办公室白领, 可以是个音乐家,可以是商场中的女强人, 也可以是比较小资的太太。。。。。。总归, 农村的挑水担柴喂猪的农妇生活,是多么地与你们格格不入啊!但我深知要冲破这生活的桎梏,又是多么地艰难! 我的三个好朋友,你们还过得好吗?

所有跟帖: 

津津有味地读完了,文笔真好!!! -怜怜妈- 给 怜怜妈 发送悄悄话 (88 bytes) () 09/06/2006 postreply 05:55:00

忍不住再赞一下 -怜怜妈- 给 怜怜妈 发送悄悄话 (30 bytes) () 09/06/2006 postreply 05:55:51

有意思,和我生长的环境完全不同啊~ -断翅的蝴蝶- 给 断翅的蝴蝶 发送悄悄话 断翅的蝴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6/2006 postreply 06:09:38

正因为如此才更觉得新奇有趣啊, 我很喜欢。 -白日放歌- 给 白日放歌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6/2006 postreply 06:22:51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是个很幸福的年代,那个年代好像叫X梅的女孩子 -十月狗妈- 给 十月狗妈 发送悄悄话 (4 bytes) () 09/06/2006 postreply 06:57:12

回复:七岁前的零散记忆 -张乃元- 给 张乃元 发送悄悄话 (50 bytes) () 09/06/2006 postreply 06:57:45

真好!!! -小狗狗妈- 给 小狗狗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6/2006 postreply 07:12:56

小时候跟着奶奶在农村生活,所以理解你小时候生活的一些 -SayCheese- 给 SayCheese 发送悄悄话 SayCheese 的博客首页 (200 bytes) () 09/07/2006 postreply 08:54:02

very nice !!! -fuzzycat- 给 fuzzyca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7/2006 postreply 11:24: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