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的传奇人生

来源: changbaishan 2006-10-18 03:09:3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4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changbaishan ] 在 2006-10-18 06:37:5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王光美于1921年出生在北京,那正是她父亲王治昌在官场“登峰造极”的时代。王治昌赴美国出席华盛顿九国会议,这时接到家中电报,知道自己终于有一个女儿了,顿觉乐不可支,触景生情,为之取名“光美”。

王光美母亲董洁如的娘家在天津,是从事实业的。王治昌夫妇共有十一个儿女,按年龄顺序,王光美排行第七,上有六个哥哥,下有四个妹妹,她是王氏家族的大女儿。这些兄妹中,有半数以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投身了革命。

解放前,由于兄妹政治观点不同,有时难免在饭桌上争论得面红耳赤。王治昌老先生不得不给家里定下一条规矩:“饭桌之上,只叙天伦之乐,不谈政治。”言谈风趣的王光英曾说:“我们兄弟姐妹是干戈十年,鸿飞西东。不过飞西的少,五哥王光复是王家仅有的一只离群的孤鸿。”

数学女王

王光美,中小学读书时数理科特别强,为当时“数学三王”尖子之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便在家自修,1939年考取辅仁大学物理系,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研究生院读了两年研究生,1945年王光美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光学专业)与硕士学位(并为中国首位原子物理女硕士毕业生)并留校任研究生助教。

那个时候,很少有母亲会让自己的女儿读到硕士。在母亲的支持下,王光美后来考上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原子物理系全奖学金博士。

物理界的人公认,王光美实际上是最应该从事物理研究的,如果王光美去读博士,她甚至有可能是杨振宁或李政道的学姐。当时在荷兰的图书馆里有王光美的学习成绩单,上面写着“数学女王”。

第一夫人

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从辅仁大学研究生部毕业的王光美成为北平军事调停处中共代表团的英语翻译,1947年和谈破裂,王光美决定奔赴延安。

王光美第一次到枣园刘少奇的窑洞,是在春节之前。那天,毛泽东的警卫人员通知她去刘少奇那里一趟。到了以后,刘少奇问王光美到延安后的工作、生活情况,王光美告诉刘少奇:“我到延安以来,就像小学生一样,一切都在重新学习。最近,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动员大家到边区参加土地改革,我已报名到农村去。”刘少奇为了款待这位从北平来的研究生,特意从抽屉里拿出几只显然是放了很久的干瘪梨子。这在寒冬的延安,算是很好的水果了。吃午饭时,王光美与刘少奇共同进餐。她看到刘少奇吃的是带有青菜叶子的稀面条和几片烤焦的馒头片。

1947年8月21日,王光美与刘少奇于河北结婚,成为刘少奇妻子。建国后任刘少奇秘书,并多次随刘少奇到外国出访。

慈善扶贫

晚年的王光美走过了许多地方,也了解了当地人民的疾苦,最终萌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想法。

1995年2月,幸福工程正式启动。王光美担任“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她把这项工作视为自己晚年的事业。在历次政协会议上和各种社会活动中都介绍宣传幸福工程,呼吁全社会支持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作为第一批捐款者,她把党中央发给她的两千元过年钱全部捐献出来。为了给“幸福工程”筹款,1996年10月秋季拍卖会上,王光美将家传的在“文革”后仅存的六件母亲遗下的古玩藏品全部拍卖,共得56.6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幸福工程”,王光美曾表示,在农村,母亲全力支撑着家庭的运转,因此,“幸福工程”将资助目标锁定在母亲。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