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伊朗动手尚未到最后时刻 (图)

来源: crn2005 2006-09-09 23:24: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93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crn2005 ] 在 2006-09-12 02:03:0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中评社讯╱题:美国对伊朗动手尚未到最后时刻 作者:刘月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3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突然提前两天结束,会议未能达成任何成果。当天深夜,总干事巴拉迪将伊朗核问题的报告呈交了安理会,不禁使人想起了伊拉克战前的那一幕,伊朗是否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令人不安的是,伊朗与英、法、德三国的谈判未能谈成,又拒绝了俄罗斯提出的“铀浓缩联合企业”建议,于是,伊朗核问题演变成了一场核危机,伊朗的命运成为举世焦点。   布希要在中东打第三场反恐战争吗   一、美国根本不相信伊朗不谋求制造核武器   伊朗一直强调维护自身“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声称发展核技术完全是为了和平开发利用核能,不会用于发展核武器。在伊朗秘密核设施和高纯度铀的痕迹曝光后,伊朗称,它所进行的只是低浓度浓缩铀的提炼,目的是满足建设核电站的需要,而这是受《核不扩散条约》保护的,它不拥有发展核武器的技术。   然而,美国根本不相信伊朗的辩解,认为伊朗核计划的意图有危险,一旦它拥有了核武器,会导致核武器失控,将对美国主导下的中东地区安全与稳定乃至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不过,美国却一直不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来,无法给伊朗定罪。以色列、欧洲一些国家也怀疑伊朗通过开发核技术,进而谋求发展核武器,因此,一直设法阻止伊朗发展铀浓缩,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制造核武器的技术。   美国一定要伊朗放弃核计划,不达目的不甘休。美国“要求弃核”与伊朗“合法研核”这一对矛盾呈恶性循环。尽管伊朗核设施已在布希的瞄准镜下,但迫伊朗“弃核”可能性不大;无论是美国、欧洲或阿拉伯国家,都不相信谈判可以阻止伊朗放弃核计划。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改变了支持伊朗发展核武器的做法。伊拉克战争后,媒体揭露,伊朗的核技术来自巴基斯坦卡迪尔•汗的地下核走私网路及伊朗自己的研发,伊朗的核技术不再受西方国家的技术控制,也不受俄罗斯的左右,于是,迫伊朗放弃核计划又增加了难度。   二、美国对伊动武的危险尚未过去   3月12日,伊朗拒绝了俄罗斯提出的将铀浓缩加工转移到俄境内进行的提议后,曾有一线希望的出路也被堵死,伊朗核危机依然在危险边缘徘徊,临战前的紧张气氛不减。据报导,伊朗一些居民已向境外转移财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人员已从伊朗核设施现场撤走了大部分监控设备(监督摄像头),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在做对伊朗动手的准备。   从美伊关系剖析,美国迟早要收拾伊朗是昭然若揭的事,是美国多年的夙愿。自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美伊之间就结下怨恨,美伊关系一直处于敌对之中。2002年,布希抛出“邪恶轴心论”,伊朗是三大“邪恶轴心”国之一,早在伊拉克战争之前,当时美国在先收拾伊朗还是伊拉克的问题上还曾辩论犹豫过。2003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披露伊朗核计划的进展情况后,布希就一直考虑如何解决伊朗核问题。   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朗核问题几起几落,美国不断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施加压力,以期对伊朗实施制裁和封锁。美国急于拔掉伊朗这颗钉子,打掉伊朗核设施已提到布希的议事日程,美国甚至多次进行过攻击伊朗的沙盘演练,收拾伊朗的计划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眼下,美国攻打伊朗的声势已足够大,几乎迫在眉睫。   伊朗为何坚持研制核武器   一、与以色列保持军事力量平衡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取向不同,各有各的一套逻辑和道理:美国称,伊朗不能拥有制造核武器的技术。伊朗称,除了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外,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都有核武器,伊朗为什么不能有?令伊朗不安的是,以色列作为中东地区惟一的核国家,据悉,它有核弹头200枚以上,却始终拒绝参加《核不扩散条约》,而且不受到制裁。面对美国的双重标准,伊朗不服。鉴于处于以色列核威胁的恐吓下,伊朗必须掌握核技术。伊朗深信,核武器是国家力量的最高体现,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有核武器,没沦到挨打的地步;而南联盟和伊拉克没有核武器,就只能挨打,对比之下,有没有核武器,结果完全不一样,这加深了伊朗对拥有核武器的认识。在伊朗人眼里,必须与以色列在军事力量上保持对等。在以色列人眼里,伊朗要造的是“伊斯兰炸弹”,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二、美伊安全困境   其实,美伊双方都面临着安全困境,解决伊朗核问题现存在一组尖锐复杂难以调和的矛盾:伊朗认为,一旦成为核武器的新主人,国家就有了安全保障;而美国却认为,伊朗一旦拥有了核武器,自己就不安全了,世界上将会出现一个可怕的核无赖国家,美国决意铲除而后快。伊拉克战争后,伊朗的安全局势十分险恶,美国对伊朗形成了“军事合围”态势,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驻军达到17万(伊拉克15万,阿富汗2万)之多。在伊朗家门口驻有这么多军队,其安全受到威胁,这不仅令伊朗担心,也令周边国家和其他大国担心。   事实上,伊朗越想强大就越不安全,已经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伊朗的强大,使他人感到了威胁,他人就一定想方设法消灭它,安全就变得不安全了。当然,从加强自身安全考虑,伊朗即使面对经济制裁或军事打击的威胁,也不愿放弃核主张,这与美国迫伊朗“弃核”形成尖锐矛盾,这组矛盾现在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伊朗的底牌灵不灵呢   美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武器,拥有强大的军事打击力量,以它的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战争机器,一旦攻打伊朗,在军事技术上不困难,武力上远胜于伊朗,双方胜负无悬念。那么,伊朗仍坚持强硬立场,人们不禁疑惑,伊朗为何敢如此强硬?它究竟有多少底牌?   首先,伊朗既然有胆量揭开封条,恢复铀浓缩活动,至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它不惧怕美国。内贾德政府在核问题上的强硬政策心中有数,他是根据国内和国际局势而实施的,也是有理、有节、有分寸的。伊朗的核活动一直没有违规,未“越雷池”,重新开启的核活动也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进行的,并不违法。伊朗在其境内从事核燃料研究和生产并未违规,恢复核燃料研究,事先通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具有合法性。   其次,俄、法、中等大国不同意对伊制裁或动用武力。伊朗相信,美国若再像对付伊拉克那样,拿不出证据就开战,恐怕也要三思。美国、欧洲三国与伊朗存在“利益交汇”,伊朗核问题是个综合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俄罗斯在伊朗有很大的经济利益,一直与伊朗谈判的欧洲三国也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包括中国在伊朗也有能源利益,每年从伊朗进口400万吨石油,有100亿美元的经贸合同,有水电站工程、地铁工程、修路等工程项目。   第三,美国有求于伊朗,在反恐问题上需要伊朗密切合作,美伊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都有过合作,维持两伊边境和伊阿边境“秩序”需要伊朗的配合;一旦激怒伊朗,伊朗只要对武装分子过境进入伊拉克或阿富汗采取“装聋做哑”的态度,那就足够美国难受了。   第四,伊朗手中握有一张硬牌,威胁说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切断海上石油通道,制造油价暴涨恐慌,袭击美国游弋在波斯湾的军舰等,这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欧洲都有影响。内贾德总统多次说,美国一旦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一定“让美国承受比伊朗更严重的损失”。3月12日,伊朗说不使用石油外交武器,这只是外交辞令,一旦真打起来,就很难说了。   第五,伊朗能联络伊拉克台上的什叶派,还可以以反美旗号联合伊拉克的逊尼派,“挖掘”他们的反美情绪;伊朗与叙利亚原本就是铁哥们,2006年两国签署了《双边防务协议》;与巴基斯坦关系不错,与它支持的黎巴嫩真主党早就是盟友,真主党在黎巴嫩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与巴勒斯坦新上台的哈马斯组织和伊斯兰圣战者组织关系密切,早在1990年12月,亚辛领导的哈马斯数名高官访问德黑兰时,得到伊朗每年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资助,伊朗的资助如今正得到回报。近日,内贾德在大马士革会见了真主党、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者组织。伊朗与上述国家和组织联合行动,在中东地区掀起伊斯兰反美风暴,完全是有可能的,伊朗这一系列的杀手锏会给布希造成十分被动的局面。   第六,军事行动将产生的后果对任何一方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伊朗不利,对美国同样也不利。不错,布希可以在军事上很快地拿下伊朗,也可以迅速地摧毁伊朗的核设施,推迟伊朗的核计划,但“消化”战后的伊朗一定不容易,难题尤其多。如,为控制伊朗,美国将不得不配置经济、军事、外交资源,进行长期投入。伊拉克战后的泥潭已经够布希受的了,若再加上伊朗的战后泥潭,岂不是雪上加霜?况且,伊朗比伊拉克战后的问题可能严重得多。可以认为,美国采取军事手段会十分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手。   第七、伊朗有两手准备——抵抗军事打击和外交努力。鉴于对伊朗外交政策的分析,伊朗强硬立场会限制在一定程度内,它不会不顾及美国对其实施军事打击的威胁,它强硬立场的目的恰恰是谋取避免美国动武。   伊朗外交政策务实灵活,根据以往经验,在关键时刻伊朗会选择作出让步甚至重大让步。如,九一一后,伊朗曾主动提出与美国在瑞士谈判。2003年10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伊朗设了最后期限(2003年10月31日),在严峻的国际重压下,伊朗主动与英、法、德积极磋商,最终签定了德黑兰声明,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公开其核计划,暂停铀浓缩活动,接受原子能机构的检查并与其加强合作。10月24日,伊朗在德黑兰机场将开展核研究活动的全部文件移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从而化解了核危机,没给美国留下军事打击的藉口。有鉴于此,谈判技巧,讨价还价,先硬后软,进两步,退一步等策略是伊朗高度灵活的外交手段。   伊朗虽然在核问题上态度强硬,但仍留有余地,表达了谈判仍是正确途径,一直在进行外交努力和突围,努力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争取欧洲的支持,取得俄罗斯的帮助。上述几张底牌到底灵不灵,有待密切观察。      伊朗核问题的前景      显然,美国迫伊朗“弃核”已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关头,形势如同当年迫使萨达姆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但总体上看,美国近期不会对伊实施军事行动,根据如下:   一、动手时机尚不成熟   美国已陷入伊拉克战后的泥潭,死伤官兵数字现已达2300人,还在不断攀升;美军军力的调配捉襟见肘,美国陆军兵力48万人,部署在伊拉克有13.8万人,何时撤出还是未知数。美国的军费开支已创历史记录,2003年为3790亿美元,2004年为4005亿美元,2005年为4017亿美元,2006年布希提交的国防预算是4193亿美元。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后的局势牵扯着美国的精力,尽管伊朗核危机已经沸沸扬扬,但短期内美国无暇在伊朗开辟一个新战场,对伊动武还没到最后时刻。况且,国际社会尚未放弃和平的努力,还在积极创造谈判的机会,希望能在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   二、伊朗不会铤而走险   内贾德总统的强硬态度并不一定必然导致伊朗在核问题上“一条道走到黑”或铤而走险。伊朗是个“一国两君”的国家,内贾德总统并不享有核外交的决定权,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掌握着决定权。内贾德曾在自己的竞选网站上表示,不排除与美国复交的可能性。即使现在问题已经很严峻,但和谈解决的空间尚存。    三、最新情况显示,3月16日,布希已批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扎尔梅•哈利勒扎德就伊拉克问题与伊朗举行会谈,这验证了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有求于伊朗,伊朗看起来还真有“金钢钻”,在伊拉克局势日趋混乱,濒临内战边缘时,美国要与伊朗进行磋商,双方在磋商伊拉克问题的同时,是否会拿伊朗核问题做交易,尚不得而知。不过,这至少透出美国在打伊朗问题上底气不足,欲借助伊朗的力量来稳定越来越糟的伊拉克局势,伊朗对伊拉克问题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四、美国正着手建立“大国制裁联盟”   如美国所愿,伊朗核问题提交了安理会,但这又能怎么办呢?其实,安理会也无良策。美国主张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战线,迫伊朗“弃核”,但这十分困难。采取什么方式解决伊朗问题,可供布希政府选择的方法并不多,无非是以下两种方式:      1、先发制人,军事打击。这个方式最简单,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先发制人理论已经靠不住了,伊拉克战争后遗症很严重,这势必影响到美国的决策。眼下,美国对伊朗采取伊拉克战争的方式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方式是“定点空中打击”,彻底摧毁伊朗核设施。   2、更迭伊朗现政权。其实,单是解决伊朗核问题并不复杂,空袭就可以,这对美国不存在技术问题;而问题的根本在于,美国在瞄准伊朗核问题时,心里想的却是更迭伊朗现政权,将其改造成亲美政权,重新纳入亲美行列,这则是费时、费力的事。当前,美国对伊朗加大恐吓力度的目的是:以压促变,希望伊朗内部发生变化。不过,伊朗软硬不吃,态度强硬,很难在内部打开缺口,实在令美国头痛。   3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有关伊朗核计划的主席声明,声明明确要求伊朗在30天内停止全部同铀浓缩有关的活动。伊朗面临严峻的两难抉择,要么坚持现有立场,要么合作,做有条件的妥协。合作或对抗,难以选择。保存铀浓缩的能力和权利是伊朗妥协的底线和不可动摇的原则。十分清楚,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危险并未过去。   (完)

所有跟帖: 

美国应快点对伊朗动手 -匹夫有责pfy- 给 匹夫有责pf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0/2006 postreply 16:04:47

这是哪年的贴子? -忙里偷闲123- 给 忙里偷闲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0/2006 postreply 19:21: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