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启发,谢谢分享这个好系列:)

本文内容已被 [ 清吉 ] 在 2006-02-15 15:18:5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存了慢慢读:)读得也慢:)

觉得很多评说只是大纲,并没展开?:)比如,看到评说《资治通鉴》卷一(下)评说19:)

原文:“二战结束后,德国被一分为二,有如韩懿侯分魏为二的策略,使欧洲得以安宁;同样是二战之后,日本被完整保留,是由于美苏在亚洲势力范围划分意见不合,有如韩懿侯与赵成侯对如何处置意见不合一般。美国包庇轴心国日本而敌视二战盟国中苏,使日本与魏惠王一样,身不死,国不裂,致使东亚有韩越两战,至今东亚不如欧洲稳定。”

如果没记错的话,1945年波茨坦会议的争论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德国问题,最后与会几方签署了《波茨坦协议》。这次会议,一方面,在确保德国的非纳粹化方面起了相当的作用;另一方面,同盟国决定分区占领德国,这使德国最终被一分为二,而东、西德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直处在冷战双方的最前沿。一直到90年代初华约正式解散和苏联正式解体才告结束。

“使欧洲得以安宁”是否也可以从上面两点来理解呢?就是,产生不安定因素的纳粹主义通过清查、处理纳粹分子的运动得到有效的制止。那场非纳粹化运动的规模可以用下面的数字说明:当时全德国人口为6300万,在非纳粹化运动期间,与赖希哈特一样受到审判厅审查的人数在美、英、法三个占领区一共达到了366万人!第二,就是同盟国对利益划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领土上)达成了协议。

二战期间,前苏联趁反攻之便,占了日本的北方四岛,至今未还,是两国间悬而未决的一根倒刺儿。

还有一、两句题外话:)
俄罗斯这个民族,凡在涉及谈判利益这个方面是非常有特点的,就是不惜一切地把利益占好了再说(伊拉克战争又一次体现了这个特点)。从来不把什么国际法的、什么国家诚不诚信的放在眼里,万事以占利益、图实惠(政治或经济或外交)为先,当然这也是一种形象。

纯属胡乱瞎扯,您别见笑才是:)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