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哪位高人能转贴一下温相的我来

来源: 哪吒 2006-04-08 19:21:1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6319 bytes)

记得张元在《绿茶》上映前接受的一段采访中,对中国独立电影的前途流露出极大的悲观情绪。
他的这种悲观情绪在我看来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中国独立电影,也就是体制外的那些年轻导演拍的一些小成本的影片。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大概就是张元、王小帅、贾樟柯这几位了。我相信大部分知道这些名字的人们,并不是因为看过他们的电影,而只是因为媒体上时常出现的新闻,比如谁的片子又被禁了,谁的片子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又拿了个什么奖。大家的关心只限于这样的新闻,本质上,这和关心中国奥运健儿今天拿了几块金牌是一样的,当然,在热度上还是远远不及的。
这也说明了中国独立电影最大的一个问题:观众到底在哪儿?
答案其实很明显:观众都在别处玩着,对你的电影没兴趣,他们宁愿白天睡觉也不愿看你的电影。
这就带来了第二个问题:观众为什么对你的电影没兴趣?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从中国独立电影的状态来看。
这些电影讲述的大多是中国当代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导演要表达的,用一个在艺术圈很时髦很牛逼的词,就是“人道关怀”。
单论电影本身,这些片子里不乏优秀作品,以电影独特的艺术性和精神上的力度让人过目不忘。其中,我个人喜欢的是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张元的《儿子》还有何建军的《邮差》。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王朔小说盛行的时候。中国那时的艺术圈就这么大,艺术家又爱扎堆儿,不管你写诗写小说画画拍电影反正谁都认识,那样的风格就相互影响了起来。
不管进行什么样的创作,年轻艺术家都有意无意地和抒情、伤痕保持距离,而追求一种痞子气。在绘画上是“新现实主义”和“玩世泼皮”的流行。代表人物是刘小东和方力钧,他们与电影颇有渊源,方力钧客串了《绿茶》,刘小东出演了《冬春的日子》里的男主角“冬”,还在《北京*****》里担任了美术指导,自己根据《儿子》画了副同名油画。所以那时的片子都很讲究画面效果。
开始的独立电影很纯粹,导演一门心思就想拍点与从前不一样的东西出来。虽然在国内被禁,但在国际上拿了好几个重要的奖项。一下子把许多人的欲望都吊了上来,有人羡慕贾樟柯,说他拍了一本小偷,就开上奔驰了。
在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之下,一些人摸准了西方的口味,开始“人道关怀”,关怀的只是中国社会的最底层,拍的事越龌龊越恶心就越好,好像这是扬名立万的速成班。这在本质上是一种虚伪的人道主义,摆出精英的姿态,凌驾于苦难者之上。只认为自己拍的才是艺术,别人的则都是臭狗屎。而底层人民说穿了只给导演提供了创作素材,给他们带来了成名的机会。
这给整个中国独立电影带来了灾难。
一方面国外只认你拍的那些揭露中国丑陋面的影片,你稍微拍得平和一些,他们就认为你是在美化中国。比方说温普林有一部很好的纪录片《寻找香格里拉》,讲的是他们兄弟俩在西藏十年的日常生活,很快乐,帮着喇嘛盖庙。可就是这样的片子在西方参展时,被很多人都认为温普林在美化中国政府,他有特殊背景。
另一方面国内的大众对独立电影也戴上了有色眼镜,认为所有的独立电影讲的都是妓女或精神变态。
这些是由导演的心态引出来的问题。

其次,看看整个大环境。
因为内容涉及了一些敏感题材,不少优秀的独立电影在国内都遭禁了,这是看得见的事实。
先不论这审查制度怎么样,且看伊朗导演阿巴斯的话(大意,并非原话):审查其实无处不在,但作为艺术家,得找到怎么避开的方法,并且善于利用,往往压力越大,越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电影总是在不尽人意中创作出来的。
在国外遇到有人问伊朗的审查制度时,他总是反问别人,“难道你们国家的电影就不有审查?”反观国内很多独立导演,目的就是被西方认同,所以拼命迎合西方的口味,一旦在国内被禁演,他们就会被披上反抗专制的文化英雄的光环。
这是题外话。
无论怎么说,优秀影片的遭禁无疑是导演和观众的双重损失,这是政策造成的原因。
好莱坞电影潮水般的涌入无疑也是对中国独立电影的狠狠一击。
平心而论,好莱坞的片子大多娱乐性很强,看着是很过瘾,打打杀杀简洁明快,谁要对你说从不看好莱坞大片,只看地下小制作影片,那要不就是真的油盐不进,不然就准是硬充艺术家耍酷唬你呢。
不过要是谁对你说只看好莱坞电影,不看别的,其实很多人的确就是这样,说穿了也没什么。反正不能像耍酷艺术家那样,就这么愣给人戴上顶“傻 逼”的帽子。别人愿不愿意跟着你一起思考,是别人的选择,无论怎么选,都是正当的。
好莱坞导演里才华出众的也不胜枚举(虽然一些独立导演嘴里认为他们都是臭狗屎),像希区柯克这样的导演多数人还是承认其牛逼的。伍迪艾伦、大卫林奇也为好莱坞拍片子,这和他们自身的艺术追求并无太大矛盾。
如果你真爱看电影,但没看过好莱坞之外的片子,那就可惜了,因为在除了好莱坞影片,还有很多值得看的。
好莱坞的雄厚资金注定了它竞争上的优势,别的电影要想与之竞争,就只能通过别的方面弥补了。
比方说法国电影,他们的影片讲究艺术气息,对人物的刻画相当细腻,具有好莱坞电影没有的温馨。法国有自己完善的文化保护措施,民众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整个政府都在推广自己的本土影片。走在巴黎的街上,你可以看见很多法国电影在上映,而且多半都是小制作的影片。前些年《天使艾米丽》、《蝴蝶》、《放牛班的春天》在票房和艺术上的巨大成功,是离不开这样的环境的。
欧洲在自己的文化保护上的确是费心费力。本土优秀的独立影片总会在一线影院放映,还会在重要的报刊杂志上长篇介绍,若拿了什么奖,电视里当件大喜事似的宣布。
非主流的艺术电影和好莱坞巨片或者本土大片都会放在一个电影院里分厅放映。这是一个很务实的做法。我记得好像是贾樟柯提过在中国也应建立类似的影院,而不是把独立电影真的就这么独立开去了,弄得一个观众都没有。
前些天我在柏林的电影院里看了一部德国获奖影片《安魂曲》(Reqium),电影真实平缓地讲述了一个并不平缓的故事,是部拍得很很细腻的影片。去看那部电影是因为报纸上电视上看了不少介绍,前一天又有人对我说这部片子。
那天是个周末下午,电影院的人不是太多,放映《安魂曲》的是个二百人左右的小厅,观众坐满了大半个厅。在那样的时间段,这算不错了。
正因为这样一系列的措施,德国本土的小制作电影才有这些年频频的辉煌,《罗拉快跑》、《再见列宁》、《索非绍尔》都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功。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说德国去年本土影片已经占了几乎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这和德国政府大力扶值“新德国电影”的政策也是分不开的。当然,和电影本身的关系就更大了,毕竟也不是这些年刚开始扶植的。这是因为这一代导演不仅像上代人一样立足于本土文化,自己熟识的背景,而且言之有物地表达了出来,这样就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反观中国,像前面说的,一些浮躁且急功近利的导演硬装牛逼,把自己扮得像大师,结果把电影拍得没人疼没人爱,这也是咎由自取。在剧本上,我们应该好好发挥自己的长处,像张元现在做的,我觉得是很好的一步。当然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慢慢培养。而且我们也需要一个宽容的环境,这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欧洲是个很好的例子。
要是看到好莱坞电影的强大,就以为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也是可笑的。在历史上曾风靡一时的洛可可风格,讲究夸张的装饰,现在也只存于艺术史上了。
导演不能不考虑自己的票房,除非你真牛逼得像塔科夫斯基、安哲罗普罗斯,那你就说,我拍我的,你爱看不看,不然哪怕你是小制作电影,还是得考虑票房的。不过要是导演满脑疯狗一样的念头只是票房,只要好莱坞效果,那这样的电影也没什么看头。好莱坞比你有钱,发展比你成熟,你跟着人学还有劲吗?
其实就算好莱坞电影真是狼,独立电影是羊,可狼和羊还真得并存着才能互相繁衍下去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