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对此剧不满的人对玫瑰怎样讽刺、挖苦、咒骂,玫瑰还是越过越好, 事业魅力都有提升。 而且此片在海内外华人婚恋追逐金钱的风气中,的确是一缕清风。片尾的"从此我不再希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节选Walter Whitman的大路之歌,虽然是1943年写的,也很有现实意义。玫瑰的两位前任在玫瑰离开他们以后,都受玫瑰的影响, 人品(至少在表面)有所改进,这也是此剧很正面阳光的部分。
虽然有的细节还可以推敲,但是瑕不掩瑜。从这个电视剧中我能看到中国人的觉醒能力,也使我对中国抱有希望。说不定有一天他们会从政府的独裁中觉醒出来,也未必不可能.
这部电视剧也是一个照妖镜,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可以照出人美好或者龌龊的想法。这部电视剧对大男子主义者,简直是一个沉痛的打击。美其名曰"对婚姻也没有普通人那种忠实感",不过是大男子主义者对觉醒来的女性的无奈. 对于像玫瑰的丈夫那样对妻子没有信任和尊重背着妻子两次让她失去工作,把钱都骗走,还经常说"我养着你",这种奇葩丈夫还配"忠实感"。一些大男子主义者见不得剧里写的玫瑰事业成功,40岁还有人追,酸溜溜地讽刺玫瑰"飞得高,会掉下来的", 这种心态耐人寻味 。不知道这种人怎么说默克多最近的最近一次的婚姻,恐怕不会说"飞得高,会掉下来的"吧 。 这部电视剧对那些被大男子主义驯服的女性卫道士来说, 也算是大逆不道的,所以要赶紧攻击一番。首先,就事论事,就从这个电视剧的剧情出发,扯什么亦舒或章小蕙的人生来攻击玫瑰,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偷换概念, 逻辑上常见的诡辩手段. 第二,请看时间线。玫瑰和初恋分手后, 三年并没有和任何人恋爱. 三年以后才遇到前夫。和前夫恋爱三年,婚姻五年,坚持了八年时间。离婚以后三年并没有和任何人恋爱, 三年才遇到灵魂伴侣,灵魂伴侣去世后六年并没有和任何人恋爱, ,从何而来"骨子里就是轻浮浪荡" ? 第三, So far, 玫瑰只和三个男人上过床,没有一个是"一见面就上床"。 而且她的身体是随着心走的。 那些说玫瑰"不自爱不矜持那么easy感觉太cheap",什么"掉价"的卫道士, 不过是把性爱作为商品,得留着卖个好价钱?
我希望这个剧对零零后的女性有所启示. 中国前几年经济发展起来,男权思想也有所回升。 我认识一批60后或70后的女性,他们基本上都是年轻时主动或被动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支持丈夫, 而丈夫发达了以后找小三或者离婚。 但是这些女性并没有觉醒,相反他们try to justify their husbands' actions--- 自己被抛弃是因为自己没有把家庭经营好,自己没有别人年轻等等,那些女性的父母也会觉得自己的女儿没有能耐把女婿守住, 就是应该被抛弃。这里需要指出来的是玫瑰前夫这种妻子逼迫放弃其事业的行为在今天也具有普遍性的。在甚至在文学城这个海外论坛里面,也受到一些人的共鸣,认为妻子如果没有丈夫挣的钱多的话,就应该放弃其事业, 玫瑰指出前夫对她缺乏"信任和尊重",这两个词用得非常准确,这也是这个剧的亮点之一。
(保持修改润色这篇文章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