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琅琊榜 1 和 2:为什么 2 不如 1 那么好看?(长文)

来源: 2018-02-06 13:21:42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一直想写一个长文,但是太忙了,就简单说一下,不能够讲细节了。

首先说剧情整体,1 的主题是复仇,2 的主题实际上是生存。这种在剧情上的设置就成为两个剧在布局和叙述上的重要差别。由于 1 是复仇,整个剧的情节都是为其铺垫,一步一个节奏地,从小高潮到最后的高潮,完成复仇,于是剧情的铺垫虽然跌宕起伏,但是就像山路攀登,最后达到顶点。可是 2 的剧情实际上是长林府的生存,一直被人算计,每次都是设法应对。虽然也有一环一环的小高潮,但是既是为了生存,处于防守状态,那就只能是且战且走,越走越低的状态,自然不能拉抬起最后的高潮,反而显得有点悲情。不过我还是要说,2 继承了1 的优良传统,小细节和故事环节都涉及的精致,没有太多狗血,所以还算好看,但是却达不到 1 的那种高度,即最后达到目标的那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其次,1 的复仇主题让正派主角非常有活力,常常主动出击,布置计划,以扳倒对手,达成目的。过程中的力量对比逐渐改变,每次战斗过后,都是对手伤亡重大,而自己的力量有所发展。可是 2 的主角是“体制派”,从不用计谋,尽管他们都很聪明,但是都很被动,每次都是在对手攻击下,才显露自己的聪明才华,用以应对自保(当然也包括保存国家利益)。而且每次和对手较量过后,虽然也消耗了对方,但是自己的代价也极其惨重,到最后能够活下来的只有平旌和策儿而已,这又坐实了 2 的主题是生存。

第三,两剧不同还在于对于阴谋策划的设置,1 有强烈的道德感,非常维护主角的形象。本来阴谋手段是林殊鄙视的,可是为了目的又不得不用。但是林殊是有底线的,所以林殊不会作恶,而所有打击对手的事件并不是林殊自己做出来的,而是对手的罪恶就已经存在,只是被掩盖了,而林殊的计谋只是如何利用这些隐藏的罪恶,把它们以有效的手段揭露出来,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是在 2 中,所有的罪恶都是反派人物制造出来的,他们用恶毒的手段伤害国家、人民、和长林府,所以反派就显得脸谱化了,没有深度。而另一方面,面对阴谋和伤害,长林府只是起到灭火的作用,而且还要再灭火中小心地保存自己。整个剧情下来,也只保了一个小皇帝的平安和长林府不被灭绝,完全看不到正派方面的胜利和势力成长。

一般来说,在通常的剧情中,有德者是不会主动初期策划阴谋的,而只有小人才会策划阴谋制造罪恶主动攻击对手。但是林殊常常主动策划发起事件以打击对手。但是剧情人设上,林殊是一个有情怀有道德的人,于是就会常常陷入纠结,产生心理上的张力。但是正是由于事件中的罪恶并非是由林殊制造,而林殊只是揭开罪恶的那只手,所以观众对林殊的阴谋策略都抱着宽容的态度,所以林殊的角色就有了深度。可是在2 中,长林是有德者,他们只是应对阴谋,自我防卫,所以没有道德冲突,也就没有纠结所造成的心理张力。

第四,由于 1 的目标是复仇,从正派角色来看,整个剧只有一个主角,对整个恶势力出战,是一种以点对面的横扫射,所以观众目光始终集中在梅长苏身上,没有散点。同时反派也一样,虽然反派主角从谢玉转到了夏江,但是由于反派维护的是同一个罪恶,只是逐步从小boss 发展到了大boss,主角虽然转变,但是内在连续性仍然存在,反而加强的剧情的发展和铺垫了高潮。但是 2 不同,感觉前半部和后半部的脱节,只存在着外在联系,即他们都属于长林王府,只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士,但剧情本身却缺乏内在关联性。正派的主角前半部是平章,而后半部却转换到了平旌。平章并未给平旌的后半部搭建更高的平台,让剧情走向高潮,而平旌的后半部也未能超过平章的前半部。我们再从反派角色看,也是分成了前后两截。前部的主角是濮阳缨,他的目标是复仇,是搞乱大梁。可是后半部的主角是萧元启,他的动机是野心,目标是篡位,是要保持大梁的存在,两人目标手段也完全不同,甚至冲突,动机也没有相关性,造成反派人物缺乏一致性。大家想想看,到了40集以上,谁还记得前半部的主角濮阳缨?

第五,在爱情上两个剧都有要将男女主人公前世今生联系起来的故事,让爱情更加有深度,好感动观众。在 1 中,梅长苏和霓凰的深情是有其历史纵深和渊源,因为他们青梅竹马,所以再次相逢时却又不能相守的悲情会引发观众的同情,于是历史和现实的冲突感就非常强烈,观众就会产生希望和愿望,故事就会吸引人。在 2 中,编剧似乎也想创造一个前世今生的爱情故事,平旌和林姑娘虽有前辈的盟约,但始终未曾见面,感情没有基础,没有前世的故事,也就没有了观众的想象。他们的爱情完全是今世的,可是编剧却要给他们硬加上一个历史渊源。而且,在平旌一直带着守约的项链,就是说,他一直记着“历史上”的某位姑娘,却又对面前的林姑娘非常亲热,交往密切,他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守约和与林姑娘的交往?他心理没矛盾吗?这种内心的纠结没有表现出来,所以爱情对这部剧的加分仍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