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侃心理学(33)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3

本帖于 2012-01-12 20:55:42 时间, 由版主 2010的冬天 编辑

什么是外部文化?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界定。我们这些在中国长大,然后到美国读书或者工作,然后留在美国的人,美国是“外部文化”,中国文化是我们自己原来的文化,这个比较容易确定。但是,一个出生在这样一个移民家庭的孩子,父母有可能会鼓励这样的孩子同时接受当地主流文化以及自己祖先的文化。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两种文化都可以被认为是“外部文化”。事实上,这两种文化都是这样的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少数族裔,有几种不同的选择,每种都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结果。这些选择包括同化到主流文化,坚持自己的少数族裔文化,两种文化混合而成的“二元文化”,根据不同场合而交替采用不同文化的“二元文化”,或者两种文化都丢失掉。比较常见的文化适应有文化同化,隔离,整合,和边缘化。下面一个表格根据对两个问题的回答,把文化适应大致分为四类。 

文化适应类型

保留自己的文化特性

对主流社会的积极关系

文化同化(assimilation

文化整合(integration

拒绝(rejection

去文化(deculturation

就拿外嫁这个例子说吧,比较好的文化适应方式是外嫁的中国女孩保留自己的文化,同时也积极地融入主流社会,就是文化整合。选择融入主流社会但是不保留自己的原有文化,是文化同化。文化同化对于没有从小在美国受教育的人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即使勉为其难心中也会觉得失落。即使是从小就在美国长大的孩子,由于他们有着自己原有文化的母亲,由于他们长者黄皮肤,他们跟自己原来祖国的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联系,选择保留一部分自己的原有文化也是很多家长和专家所推崇的。

如果选择保留自己固有的文化,但是拒绝接受主流社会的文化,这是rejection。比如,有些人非法移民来到美国,一直在唐人街打黑工,生活在华人圈子中,不说英文,完全不去接受美国文化。Deculturation是最糟糕的,既丢失了自己原有的文化,又决绝接受当地的主流文化,彻底地迷失了。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突然不适应了
  • 服装模特的经历
  • 在中国和美国行医的不同(下)
  • 一个困惑终于明白了
  • 在中国和美国行医的不同(中)
  • 所有跟帖: 

    文化整合的基本条件是此人对自己本身的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同时具备开放的性格以接受另一种文化, -苏颜坊- 给 苏颜坊 发送悄悄话 苏颜坊 的博客首页 (218 bytes) () 01/10/2012 postreply 04:43:03

    有道理 -riverside- 给 riverside 发送悄悄话 riversid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2 postreply 06:18:27

    顶一下,有见识。是能力加心态。说到底是对两种文化理解程度的问题。 -ying312- 给 ying312 发送悄悄话 ying3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2 postreply 11:20:24

    外嫁外娶的一个结果就是慢慢地后代都不像中国人了:) -涩郎- 给 涩郎 发送悄悄话 涩郎 的博客首页 (68 bytes) () 01/10/2012 postreply 08:35:42

    等着看你的孙子长什么样 -riverside- 给 riverside 发送悄悄话 riversid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2 postreply 13:05:18

    感觉老河这篇不是奔点击写的:) -2010的冬天- 给 2010的冬天 发送悄悄话 2010的冬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2 postreply 10:57:58

    是读书笔记,看到有人贴类似话题就贴过来凑个热闹。 -riverside- 给 riverside 发送悄悄话 riversid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2 postreply 13:03:35

    同意迷失是最糟 -白不八广播电台_- 给 白不八广播电台_ 发送悄悄话 白不八广播电台_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2 postreply 16:12:30

    后面还会写到,种族灭绝更惨。 -riverside- 给 riverside 发送悄悄话 riversid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0/2012 postreply 20:28: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