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说一下佛教的轮回
有一个朋友, 我一直打心眼里很信服的.
我们一度失去联系好几年,感谢微信,几个月前我们偶然联系上了.
再次联系对我触动很大, 因为她信佛了, 而且走的是学院派路线,入了佛学院学习.
为了离她近点, 我也跟着学习了不少佛学知识.
以前我一直以为,佛教里的轮回是人死后, 由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根据人生前的行为好坏, 裁决此人下一世投胎或轮回去哪.
其实不然.下面是我学习后的理解.
佛教的轮回是在六种境界里循环的,言称六道轮回.
这六道指的是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前三为善道, 后三为恶道.
按照佛教理论,每个众生(佛教里的众生是指有情识的, 包括人和其他所有动物)下一世的轮回去向是由自己所造的业决定的.
业有善业和恶业之分.
一个生命身口意的一切活动都产生业.
业是怎么结算的呢?
佛教说每个生命有八识: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其中最后的阿赖耶(又称第八识)是个体众生一切功业的储藏和结算器.
因为个体的生命是衡时运动,一直在不间断地造业, 所以第八识也是在不停地结帐.
个体生命死亡后,其他七识皆散去,只有第八识存在下来.
它所储存并结算出的个体生命功业总和决定此个体下一世轮回去哪一道.
所以佛教里称第八识是轮回的主体,是每个生命无数次轮回的相续体.
那么抉择轮回去哪一道到底是怎么操作或实现的呢?
它是由存在第八识的功业所产生的业力决定的,
业力相当于物理学里的惯性或者牵引力,
善业多的产生向上的惯性或者牵引力,驱使轮回主体奔向善道,恶业重的驱使轮回主体坠入恶道.
这一点也很能合理地解释个人性格的形成.
它提醒我们每个人平时都要有意识地守护自己的言行,谨防坏的惯性或牵引力形成,从而造就自己坏的性格.
佛言说"前念才着,后念即觉",随时警觉自己不善的念头.
所以,同学们, 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 佛教里主宰你命运的是你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
这些都是我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得来的, 跟这里的朋友分享一下,佛教里说这个是回向,造福大众,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