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藏刀
藏刀
佛 教虽然也有黑历史,但相较其他宗教而言,算是个宽容的宗教,但是宽容也有个限度,比如着青江永这种人,很多佛教徒都不能接受他,倒不是因为他行为不端,举 止不雅,而是因为他是个喇嘛,竟然还敢他妈的质疑佛教。其实着青江永长得算是一表人才,脸很白,声音也很温柔,以前还出国留过学,因为跟其他喇嘛相谈不 来,在寺院没几个朋友。我的大舅舅是个粗人,一个爱打架的喇嘛,我从小就觉得喇嘛并不慈祥,很大原因都是大舅舅害的,后来大舅舅再一次讲经大会上认识了着 青江永,被他的言论吓得不轻,还带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就经常请到家里来吃饭,就这样,他逐渐跟我们家族的人熟了起来。
~~~~~~~~~~~~~~~~~~~~~~~~~~~~
今年回国,在外 婆家里看到了着青江永,确实有些衰老的迹象,不过脸依然很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李连杰的《新少林五祖》,他已经跟里面的那位西域妖僧神同步了。外公年 初去世,着青江永就经常到家来慰问,给我外公念经,我外公生前有点欣赏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外公甚至跟我讨论起了佛学,怒斥了当代一些堪布败类,这绝逼受 了妖僧的影响,我觉得一般的藏族人,死之前肯定是求佛都来不及,倒是我的外公开始质疑了起来,我便更尊敬外公,心中时常想说一 句:grandfather,why are you so diao?
藏族喇嘛是可以吃肉的,但一般不很少吃,着青江永则不同,他吃得 特他妈多。这次来家里,我妈照常端上来一锅手抓肉,我和他就开始拿着刀子切肉吃了,在聊了几句话后,这个喇嘛突然指着手里的藏刀说:“你知道我们为啥把它 叫博折(藏语中的”刀“)吗?” ,这问题问的我挺他妈蛋疼的,就好像有个禅师问一个年轻人:“你知道我们为啥要把屎叫做屎一样吗” 。我有点不屑的说:“那博折就是博折,小的用来切肉,大的用来杀人,谁还管为啥要叫叫博折啊” 这时他叹了一口,放下刀子,我感觉有点亚历山大,差点以为他要说这博折其实有四种用法,还好他是个喇嘛,不是孔乙己。他说:“博折原来是个人名,并不是刀 子的意思,在古代,西藏草原上的藏族人都喜欢用刀,但是藏族牧主和头人害怕藏刀多了影响自己的统治,就下了禁刀令,有个叫折勒干布的战士,爱刀如命,听闻 禁刀令的事情,怒不可揭,骑着战马挎着藏刀,冲进了头人的牧场,在杀了许多牧主的守卫以后,自己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最后藏族人民群情激奋,逼得头人取消 了禁刀令,还用折勒干布的名字命名了藏刀”,我听完以后若有所思,着青江永看着我说:“你有什么感想” ,我说:“那我们叫它博折以前,我们对刀子怎么称呼?” 着青江永一惊,显然看出我不按套路出牌,他陷入了沉思,突然他抬起头跟我说道:“我操我咋知道,你好好说说感想“
“传说古代扶桑国,有一 位武士叫菊 池 武房,因为他经常对大名不敬,就有大名请他约战,菊 池 无所畏惧,前去战斗,最终在砍死数十人后吓退了大名手下其他所谓的一千武士,这个故事和 你刚才折勒干布的故事非常相像啊。”(其实我这他妈的早忘了是宫本武藏还是菊池)了,着青江永突然眼里泛光说道:“想必这位武士也是非常威武” 我想了想说道:“高大异常,一米五三" , 着青江永露出了蛋 疼的表情,我继续说道:”不过这位日本武士有点不同,人家是单挑车轮战,而且懂得心理战,不像折勒干布是群P,没有一点点计谋,结局是菊 池活了,折勒干布死了,怎么想折勒干布都有一种莽夫一样的感觉。。。。。” “莽夫怎么了!!莽夫之勇亦是勇“ 着青江永突然说道。
外公生前喜欢看抗战片,但是藏族人看抗战片的感受还是跟 一般中国民众有点不一样的,当然情感上作为被侵略的一方,还是站在中国一方,不过因为当时藏族没跟日本人打过仗,所以对日本人也没什么仇恨,基本是站在第 三方以旁观角度观摩,相反,虽然厌恶日本人屠杀的做法,但很多康巴人倒是非常敬重日本人的勇气,看着那些日本人剖腹觉得很可惜。所以我发现对康巴藏族来 说,莽夫之勇又何尝不是勇气,只要你敢上战场,维护自己的利益,哪怕像个死狗一样死在路边,也是勇士。
多年的在汉区生活的经历,让我或多或少接受了汉族人思维的方式,处事变得圆滑,不再那么血性。我倒不是想比较或者批判这种思维方式,毕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所带来的思想碰撞。只是想想自己身为藏族,也该试试我们自己那个不太被理解的思考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