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父母的怀抱 (二)
爸爸妈妈三十岁才结婚。我属于他们的蜜月宝贝。但我一直觉得他们那个时候还根本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其中有性格原因,也有那个年代特有的为建设社会主义献青春舍己为人把单位当家的教育原因。
我和那个时候的很多孩子一样,是奶奶带大的,有一个奶奶和爷爷在手心里捧大的洒满阳光的童年,直到青春期才回到父母的身边。
父母对我倒也没什么不好,就是心思不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也就忽略了我的存在。
其实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比邻而居,小的时候他们下班都是先到奶奶那里匆匆看我一眼就回到自己的家里。长大后回到他们身边住自然也是我放学吃完饭他们就回到自己的屋子里。记忆里好像从没有过被父母抱在怀里或者他们为我的哪件事情特别操心过特别为我着想过。
别别扭扭的青春期里开始对父母的忽视感觉很受伤,纠结于很多很多细小的事情颇有点想不开。
想起很小的时候偶尔有一次我要跟着爸妈去他们的家里,他们显得很不耐烦想方设法把我以最快速度劝回了奶奶家里。
记得初三自己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第三天妈妈中午去病房看我居然在我的病床上睡着了,我捧着还很痛的伤口自己在病房里走路。我当时很瘦,老师都害怕不敢让我到前面黑板上做题,怕我倒下去。但爸爸妈妈手术后什么特殊的饭菜也没有给我做给我补一补。初三老师一见到我妈就让她注意我的身体。
高三那一年每一个学生的时间都很紧张。我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给全家热早饭自己吃完后上学。晚自习到八九点钟回到家吃完饭还要负责给他们洗碗扫地。他们好像从没想过我会累。
其实我从小就是一个极少用家长操心的所谓好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要把我带在身边给家长看。高一的时候更是把我妈请来给全年级的家长做报告介绍培养孩子的经验。记得当时我妈在礼堂做报告,我在走廊当值日生擦地,心里对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妈妈颇有些不以为意,觉得她和爸爸根本没有培养过我。
当然他们也有对我上心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初中后半期开始爸爸妈妈特别热心给我买新衣服穿,出钱出力还乐呵呵的。当时他们的经济条件已经好转了起来,变成了城市里的中产阶级。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我偶尔过年会没有新衣服穿,而且在自己学会洗衣服前衣服一直很脏,小学五六年级的老师总是提醒我要换件干净衣服。
但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觉得我长大了,出息了,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荣光,所以他们才开始对我好。如果我长得难看学习不好,还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对我呢。我把这个想法写到了日记里,妈妈当然看了,也当然非常伤心。我记得当时她哭了。但我固执的就是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