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又几何
我觉得这个,跟经历有关吧。
我生大猪的时候,穷学生,三天前期末考试。他是almost Christmas baby。我朋友兴高采列通知我,学校在发玩具,快去领。我以为象国内单位发香香,发肥皂,发洗发精那种,当然我现在知道其实玩具都是别人捐的。我朋友帮我领了个非常大的熊。有张照片,我那几天大的儿子望着摇篮里大他几倍的狗熊,愁眉苦脸。
而且我怀孕的时候,也是朋友介绍,去了一个孕期培训班,非盈利组织。长期对外免费开放。有间小图书室,配放像机,有70多套有关孕产期及婴幼儿抚养教育方面的录像带,定期上课,讨论提问都行。每上一次课,得两分;自己看一盒录像,得一分。然后可以去换衣服和尿片。我上完自己的课,就去那里看一两个小时录像,有沙发,可以躺着看,休息。遇到上课我也参加。就这样,我看完了所有的录像,为了攒分。每一分可以换两打尿片,或一件衣服,旧的。我所有的孕装都是分数换来的。并且给我儿子攒了很多尿片。但是我在那里久了,知道其实是为未婚怀孕少女服务的,似乎被中国人捡了便宜。尿片各种牌子都有,显然是别人捐的。我当时暗暗发恨,等我有钱了,一定把尿片都捐回去。因为,真的是有人需要。一点点的帮助,对别人而言,可能大不相同。他们不是不努力,不是不愿意做生活的强者,但是暂时的困境,能够得到关爱,会感激不尽。
我没有奶水,儿子吃WIC的奶粉。WIC是women,infant,child,美国的一种食品补贴计划。实在养不起,我们要忙着找工作,4个月大随我父母回国。临行,我的朋友把他们孩子的奶粉都省下来先给我。
后来我离开那里,没有捐尿片。但是我想通了,并非要一对一具体地回报,譬如林妹妹说的,万水一宗,何必要活活地寻到哪里去,自己舀碗水,哭就是了。力所能及的,帮一把,就在里面了。你捐这个,他捐那个,总会具体到一片尿不湿的。而且税收,实则强制性社会财富二次分配。我自己努力工作,合法纳税,就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穷人也有生存权。我从来不认为领食品券就该被声讨。该声讨的是无谓的战争,一群人杀另一群人,充当政客的炮灰,消耗无尽的纳税人的钱。而这些钱,真的去救助需要的人,世界只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