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by 面窝窝

来源: 2012-12-27 08:11:41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提醒我这天是平安夜的,是山顶上的一个陌生人。

呆在老家,住在市郊一个标准中产阶级的聚居区,蜷局家中,看不完的电视,吃不完的水果零食,开着暖气,上着网络,倒也没觉得生活和自己的小家有太多的不同。不过,一出门,神经立刻紧张起来,去不远处小区外老爸租种的菜地,需要眼观六路跨过六车道的繁忙街道,陪老妈上街,要保证在摇摆的公汽中保持平衡,或者任咯吱作响的出租车在高架桥上勇猛的超越巨大的水泥车,纠结要不要提醒司机慢点开,在市内商业区转悠,满耳朵的JINGLE BELL, 满眼睛的花花绿绿,惶惶念叨着姐姐的嘱咐, 要看好手机钱包,送儿子去他表妹的英语补习班参加圣诞晚会,看走廊上堆积的桌椅,操心着如果火灾,这些孩子们该怎样逃生。 我这份心啊,实在是太不平安了。

好在总是度假。浑浑噩噩的吃了睡,睡了吃,每天早上醒来要想一会儿,才知道是回了父母的家,可以放肆的偷懒,可以随天气心情决定是否出门, 可以把每天都当成周末来折腾。 某天天气不错,爸爸要带老二去爬我们小时候常爬的月亮山, 我请缨陪同。家门口的新建不久的50米室内泳池长期维修,拿着姐姐买的游泳卡却是没有地方可以去,几天下来,吃吃喝喝长出一身懒肉,浑身不自在,需要活动一下。姐姐也替女儿请了一个下午的假,随我们一起去爬山。

冬天的太阳是暖和的。一路两个孩子打闹说笑,我拿着相机拍远景近影。 路边的空坟上,农人见缝插针在墓碑前后开出菜地,紫菜苔开始抽薹开花, 穿着高跟皮靴的中年妇女,提着不大的一桶水婷婷袅袅走着上山,远处水泥厂的烟囱不停息的冒着白烟,更远处的山包上,一个小小的尖角从山顶突出。爸爸问我是否记得那是我小时候他带我去过的一座碉堡,是日本人在30年代侵略这座小城时,用来监控铁路的,铁矿铜矿石就这样源源不断地被运往他们资源匮乏的岛国。

路边不知何时冒出几座大大小小的庙宇。孩子们冒冒失失逢庙必拜,与我倒是心有戚戚了, 只愿四方神灵都能因此给了他们一份平安。 山林前的最后一座庙,庙门前三注清香孤零零的互相陪伴着。进去宽敞的庭院中,后面的大殿远看气势恢宏,却是不闻香火,左边一溜二层白墙红柱的房子,斑驳的墙面,铁栏加固的小窗,没有人声。 二楼回廊上恰好出来两位俗家打扮的女人晒衣。 老爸开口问路,我再多了两句嘴,这爽朗的女人很快告诉了我们去路,还有这寺庙的典故来历。难怪这座庙在我的儿时印象中没有印迹,建成只有十来年。原本香火旺盛时,每天有一两千号香客,谁知道几年前,附近郭姓家族的一位女儿在这里剃了头出了家。郭家舍不得这个女儿,一怒之下,族人上山,砸了大殿中的大佛,锁了大殿的门,从此断了庙里的香火。 如今, 庙里的空屋, 很便宜的卖给了几位孤寡的老人养老。 这竹筒倒豆子一般跟我们说故事的女人, 是常常来给老人们洗洗涮涮帮忙的。 除此之外,偌大的一座庙,只留下当年惹来一场横祸的女人,一个人点青灯念佛经。今天这位俗家姓郭的女尼,下山化缘去了。尘世间因了她而纷争一场,她却真真是置身于故事之外。

不知道是儿时的印象淡漠了,还是这原本人迹稀少的山路改变了,我试图从路边的小溪,大树, 石阶,野花中找到一点当年的记忆,只是枉然。 放眼望去,远处的磁湖水面比印象中小了很多,情人堤上新建的青砖白瓦建筑,虽然有点不伦不类,倒也还好看。此起彼涨的高楼, 穿插其中的马路, 虽是雾蒙蒙的一片,看不太真切, 依然让我感慨,这座小城,有山有水, 江湖环抱,地势高高低低,远山郁郁葱葱,说它堪比苏杭也一点不过分啊。 离家越是久了,印象越是淡了,眼光越是挑剔,心底却逐渐柔软,看旧人旧物,往日情怀总是泛滥。难道真是人老了都有了归根的心结, 老爸说咱家乡好,我竟然也不知不觉加入了这合颂的行列。

一路上和老爸一起,陪两个零零后玩游戏,摘冰柱,玩玩耍耍,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电视塔。

电视塔铁门紧锁,门前停着一辆吉普车, 七,八个中年人站着聊天,一两个人在收集枯树枝, 一个篝火火堆已经初见雏形。 老爸问其中一位能不能进去,那人反问,你没看见铁门是锁着的吗,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可能让你进去? 老爸倒也不恼,悠悠的说,这个地方我进去过的。 我很忍不住的想插嘴教育一下他说话的艺术,最后只是讪讪的说, 这个地方,刚开张的地方我就进去过。

可不是吹牛。 记得还是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学,直接被爸爸叫到他工作的厂子里,随厂里的一些人坐车上山参观电视塔, 欣赏华灯稀疏的城市夜景。想来在那个年代,是某次特殊的待遇吧。 我和爸爸说起,那天晚上印象最深的,除了高高耸入黑色夜空的发射塔之外,是电视塔大院草丛中捉到的一只螳螂。不知为何,那是我第一次有记忆的见到螳螂,扁扁的三角形脑袋,灵活修长的几只足,从此让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生动起来。

 孩子们一定是累了。我们在树坛下坐下休息,分享带来的水果零食。人群中一位告诉我们,他们是市里一个登山俱乐部的,今天晚上要在这里点篝火。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个活动呢? 那人大声的说,今天是平安夜啊!

真的, 今天正是圣诞前夜呢。 世界末日的钟声还余音袅袅。店家的圣诞歌已经让人耳熟能详,我却忘了是圣诞前夜了。

把Christmas Eve 圣诞前夕翻译成平安夜,是因为那首平安夜的歌吗? 记得还是牛津合唱团成员的时候,在教堂排练时唱过这首歌,简单上口欢欣平和的一首歌。记不太清这些年每一个平安夜是怎么过的了。开过爬梯,请朋友来热闹,也冒充过圣诞老人,给儿子写回信,解释为什么他向圣诞老人索要的礼物不能如期而至,也总是应景的在客厅中摆一个挂满了装饰物的圣诞树,不厌其烦的包装好礼物,堆在树下。去年的圣诞,是请了两个女孩子来家团聚。印象最深的,是二零零五年在福罗里达的迪斯尼乐园,平安夜的歌声中,一家四口看海豚表演, 星空下水波倒映中,被那份平安幸福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国外生活的时间越长,圣诞的情结该是越来越浓了。和春节一样,是隔了天长水远,也希望能够家人团聚,在喜悦欢乐的心情中,与家人分享平安幸福,共同期待来年祥和愉悦的特殊节日。 老公写邮件说到他和老大,被邀请参加无数个朋友家的节日聚会,看样子圣诞在牛津,依旧是热闹非凡啊。我带老二回到国内,虽然圣诞被商家炒作得热热闹闹,姐姐也特意买了一个圣诞树放在父母家的客厅,总是没有了大环境,有点淡忘了。

眼前这帮登山俱乐部的中年人,只怕都是拖家带口,在都市的喧嚣中讨生活过日子,上有老下有小,时不时的感觉一下精疲力尽。看他们并不专业完善的装备,也无法逃离世事的纷扰,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帮人。在这原本平凡的日子里, 给自己一个理由,一个借口,置尘世于足下,望晴空而畅想,让掩藏已久的童真在篝火中冒一下小火苗,让缤纷复杂的人际交往在分享的一小截甘蔗中回归质朴,我要谢谢他们的提醒呢。 不管身归何处,境遇如何,心里有喜悦有希望,总有原因给自己一点祝福,一些快乐,一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