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博弈了没有 4

来源: 2012-11-20 05:14:0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囚徒困境:忠诚还是背叛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为了解释囚徒困境,我们还是要再说一遍:1950年的一天,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主任阿尔伯特·塔克给一些心理学家做讲演,为了避免使用繁杂的数学手段而能更加形象地说明博弈的过程,他提出了囚徒困境的理论模型。

塔克以下面这则小故事作为开始:
鲍勃和埃尔两个窃贼在偷盗地点附近被警察抓获,分别关押。每个窃贼必须选择是否供认并指证同伙。如果二人都不供认,将被指控非法携带武器,入狱1年。如果二人都供认并指证同伙,将入狱10年。如果一人供认,一人不供认,则鉴于供认者与警方合作的表现,无罪释放,其同伙将遭到严惩,判入狱20年。

你要有兴趣自己拿个纸拿个笔画个收益矩阵,自己研究最佳方案。

我是直接跳到结论:无论对方采取什么策略,自己选择坦白总是对自己有利的,两相比较,坦白是优势策略,尽管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在这个博弈中,坦白是双方的优势策略,那么,抵赖就是劣势策略。换句话说:背叛是优势策略,忠诚是劣势策略。

实际上,囚徒困境正是个人理性冲突与集体理性冲突的经典情形。正因为在囚徒困境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决策,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谁也捞不到好处。

而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假设:鲍勃和埃尔并不认识,他们只是偶遇以后形成的临时性合作关系,属于一锤子买卖,过了以后再也不会相见,更没有再次合作的可能,因为背叛是自己的优势策略,所以没什么好犹豫的。

但事实上还有这样的可能性:鲍勃和埃尔是多年合作的老关系户,彼此间形成了业务上的诚信和默契,俩人合伙作案收益都比较高,所以都期待着下次继续合作。这样的话,由于两人的诚信与默契,他们最有可能选择忠诚于对方,也就是说坚决抵赖。这样,两人都只用坐一年牢,一年以后继续合作。这显然比两人都选择背叛的结果好许多。

我们再假设一下:这两个人都是黑社会成员,而混黑社会的规则是,如果你背叛同伙儿,组织上会派人杀你全家再杀你。除非有人脑瘸混不腻,否则,俩人肯定会选择忠诚,因为显然这种情况下,忠诚是优势策略。

现在我们明白了,走出囚徒困境的方法有四:

1。契约合作: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2。长期关系,重复博弈

3。施以报复:让背叛行为不敢发生

还有一个我们举的例子里没有提到

4。忠诚文化
也就是给对方洗脑,当然你要是能忽悠到这份上的话,这也的确是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