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猪说国债
国债这事很快就有结果的。早点还有写的必要。现在其实没必要了。不过70老领导玉珠前版主衔仔发问,不得不说两句。
国债违约风险的讨论,从今年三月以后就甚嚣尘上。也就是说三月份以来,随着8.2的临近,国债违约风险逐渐提高。但是到了今天,国债到底会不会违约,我们很难说风险是否到了最大。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当局所谓的8.2大限是否是真的国债违约或者国家倒闭的大限,我们不得而知。二是政党之间到底在下面玩什么样的交易,我们也不得而知。所以,从政治层面分析国债,除非局内人,除了大家都认为的国债肯定有解,其他的到底解是什么,什么时间解,咱是看得明白却看不清楚的。
宏观经济分析
从经济上来看看。国债违约风险增加,就是国债看上去越来越像要违约的样子。这个样子不是你我觉得,也不是报道怎么说的,而是事实上或者市场整体怎么认为。我们来分析一下。
国债违约风险的提高影响资本、货币和外汇三个市场。
国债在资本市场上流通,违约风险增加最直接的影响是国债贬值,即国债利率提高。国债利率是资本回报率的市场基准。这个基准提高,意味着企业所有的融资方式(债和股都有)的成本都会上升。资本成本上升,带来未来的经营利润下降。然后,经营利润下降和股权资本的成本上升是矛盾的,如此一看,美股在未来的长期除了跌没有可以缓和矛盾的办法了。但是资本成本上升在短期不会马上影响的利润,因为现在的利润都是拿过去的资本换来的,而今天的资本职能带来未来的利润(6个月以后)。
货币市场上,国债风险导致国债贬值。这时候如果央行不出手没有什么影响。央行要出手,肯定是趁低价回收国债。这样美元流通量增加,通胀就是短期结果了。通胀就意味着涨,短期的股票、现货、期货都涨。但长期呢,股票跌,现货涨,期货看情况。
第三个是外汇市场。美元利率提高,短期造成美元汇率提高。但长期的美企经营利润下降带来的美国经济不景气,会使美元汇率降低。所以这里有短期和长期两个矛盾的变化。
所以短期来看,如果违约风险增加的话,没有央行的参与则国债贬值,股市走低,美元走强。如果有央行参与,则是国债贬值,股市走高,现货涨价,美元走强。
长期来看(六个月以后),不论央行干什么都是股市走低,美元贬值。现货长期涨的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不景气不会支持长期涨价,但是现货此消彼长有可能,那是资金炒作的结果,跟国债无关。
现在回头看看,最近以来的市场变化。国债4月份以后价格呈上涨趋势,6-7月之交价格有个小跌谷,月中回探后月底又开始稳中小跌。美元指数3-4月跌。5-7月间每个月一轮涨跌,7月底的几天微涨,3个月整体趋势是不明朗的涨。股指4月涨,5-6月跌,7月涨上去最近又跌下来。
所以,特别是最近债股跌,美元涨,这是在国债违约风险增加和央行不动作的短期效果。也就是说市场认为的国债违约风险最近十增加趋势,违约的可能性在增加,主要因为时间越来越短。看来8月2日两党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现在假设两党还需要再半年之内才能解决问题,就是说美国债违约半年的话。违约的数额越来越带,可以认为风险越来越高。长期股市美元全跌,央行不出手不行。肯定放出更多的美元捡便宜回收国债。央行和白宫是分开的。白宫违约,央行获利。反正美国人都是。央行可以捡那些已经被违约的债券回收,减低白宫的违约给美国未来经济的危害性。至于央行什么时候动作,未来六个月内是肯定的。因为国债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在六个月内肯定上各大公司报表了。那时候再动就晚了。
这样在央行的动作之下,股市、现货看涨。但是央行都作能否换回经济增长也不一定。因为靠通胀引发的经济增长可能,与国债导致的利润较少的可能会相抵消。我觉得通胀只能让局部增长,而国债的影响是全局的。所以央行的动作只能捉襟见肘,还是需要国债最终才可以解决问题。
国债的本质
靠借新债还旧债的,都是周转问题。这个周转,象滚雪球只能让雪球越滚越大一样。资产负债表越大,周转就比利润来的越重要。这个周转,实际上就是买(credit)别人的现在,卖(debit)自己的未来。如果别人来逼债,自己是杨白劳那肯定死路一条,不在乎对方是不是黄世仁。但是自己如果是黄世仁的,那就不一样了。美国就是黄世仁。杨白劳是没法跟黄世仁逼债的。也就是说,黄世仁违约自己是没有风险的,只有好处。杨白劳承担风险。所以如果70朋友们你自己评估一下,觉得你自己是黄世仁的一部分的,可以不要难过,或者不要太难过,要不最多假惺惺难过一下。如果觉得自己是杨白劳的,也不要太难过,因为不仅仅你一个人,全世界大多数人民都是杨白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