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歌大赛中我用马甲参赛的36号作品 <呐喊> 极其解析.

来源: 2011-05-31 00:49:1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亲爱的姐姐们,对不起,我昨天太激动了.把这个贴过来,只不过想让你们知道我曾经怎样的挣扎和绝望.

 

---------- 呐 喊----------

                        若鸿于2010.3.6

我伏在山谷底呼号

我伫立在悬崖边长啸

我沿着巨鹰的翅尖遥望

望不穿






我在丛林中疾行

我在草原上飞奔

暴风骤雨迎面袭来

眼光穿不透雨雾

只看到






我融入黄河愤怒奔腾

我汇入长江呜咽悲鸣

我环抱着千年古松奋力摇撼

却感动不了






于雪山之巅诞生

却渴望在深海之底长眠

路边行人匆匆

回望
 

谁又是谁的



 

********************************************************************************************

这个也是旧作. 就是2010年3月我被关在家里做工事的时候写的.还没做木工之前,一个人和水泥,砌围墙的时候.这首诗的题目本来叫做 <绝望> 的,参赛时把题目改做了  <呐喊>

结果.参赛后.这个被大家评为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其实,都是我换了题目后的误导,由此可见,同一首诗,安上不同的题目,其意思就南辕北辙了.

我现在,不做 呐喊 .把这首诗作为 <绝望> 给大家解惑一下.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2010年3月.和<等待>是同时发表的.写作背景也相同.所以直接把<等待>的写作背景照

搬过来.

2010年初的冬季(常规上称春季.但是很冷).我刚刚结束了第三次的"出城旅行"因为很多说不上名

堂的原因,不得不违背当初离城的初衷.重新回到城里.

接下来迎接我的是更苛刻的更隔绝人世的"狱中"生活.包括那些木工和建筑工事都是我在"狱

中""洗心革面"的"劳动改造"的成果.

那时,没有上网.出入城门.使用交通工具的自由.第一次作此文时.是通过手机拍照,然后用E-MAIL

发送给一个城外的知心MM,由她将照片张贴在网站和网友们面世的. 包括<等待>也是这种方法.

二,这首诗想表达的是 久困牢笼的绝望.

第一段,我是想把自己比做猛兽.除了哭嚎与咆哮,对于日益残酷的生存环境,它无力改变.

第二段,我是把自己比做一个迷途的旅者.他不是在做普通的旅行.他的旅行没有终点,没有期限,没

有干粮,水,和指南针.他必须一路走,一路寻找沙漠的绿洲.这个旅行的过程叫人生.

第三段,是写我的悲愤,挣扎和无奈.

这一段冒似很气势磅礴.其实是想表现人的弱小和无助.

任是猛兽也好.旅人也罢,谁能看得到滔滔河水中挣扎的你?. 我可以在黄河中尽情的奔腾,可是,谁

又能看得到我掀起的小小浪花?

我可以随着长江尽情悲鸣,满载歌舞的船只早已掩盖了我的哭声.

我可以奋力去摇撼一株直通天庭的千年古松. 可是它的针叶不会为我丝毫动容.又何以通晓天庭,

我的悲痛?

最后一段,意思很容易明白,写的是我的归去.这是哭号.飞奔,呜咽之后绝望.这是一种欲哭无泪,欲

诉无主,欲罢不能,欲语还休的绝望----不如归去.

先解释一下雪山, 要声明的是,我和西藏无关.我出生地是新疆.这里雪山不是特指.

那么"过客" 就是我归去后,还留在人间的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