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标题不对。
你讲的有道理,我也能听的进去。至于你说的我在言语上的不尊重婆家,我有些接受不了。因为我从来没有跟他们起过正面冲突,包括丈夫先来美国,我做到了一个星期去看望他们一次,每次都提着很多的家常用品去看望他们,而他们每次都是冷若冰霜,有时候为了家里的一些事情对我咸的淡的来一通,有时候说的很过分,可我从来不争辩,因为我知道争辩就是我的不对,而且丈夫没有在身边,我也不想去争辩。可就是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做到了每个星期去看望他们一次,尽量和他们拉近乎。人心都是肉长的,虽然我是儿媳妇,我也知道和婆家的关系不可能象自己妈妈家一样。可这么多年我们在美国,他们对我们是不闻不问。
对,你说的没有错,父母已经完成了养育儿女的责任,我没有说要叫他们现在来养育呀。而且我也没有说不给他母亲寄钱,只是说少寄一些,因为我们也不富裕,要供房子要养孩子。再说了,人哪能没有私心呢,我当然愿意多留些钱给我自己的孩子,给我们这个小家多准备一些。人呀,是要有互动的,这么多年了,他父母是什么样的父母我们都心知肚明,若我们平时关系多一些,双方都像一家人一样(不是说要和我自己的父母一样),那我能不同意寄钱吗?(题外话,公公去世前生病,我寄了多少钱,寄了多少药呀,我也是没有叫先生开口,有时候我寄完钱和药才告诉的他。后来公公的腿不灵便了,我马上自己给他买了可以手推着走的辅助推车寄去中国,这些都是没有告诉先生就自己做的)可为什么没有同意寄2千就动手?记得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先生对我说:我们以后就在这里相依为命了。当时听了这话很感动,而且一直到现在想到这句话都感动。可是他的行为是相依为命的行为吗?我的标题是到底谁亲主要是表达:到了关键时刻,丈夫还是觉得他母亲是他的亲人,而我不是,因为她的母亲有不做任何事情,不诉任何苦,就可以让他儿子对儿媳妇拳打脚踢的影响力。我为什么要给她寄2000块钱?她有自己的生活保障,而且过得很滋润。我就是计较,去年大女儿会中国去看望奶奶,回来后和我说:妈妈,我和奶奶说要买一个玩具,可奶奶说她没有钱。我说你不应该叫奶奶给你买东西,国内的东西很贵,小孩不能这样。可女儿说:南南姐姐(小叔子的女儿,和我女儿一起随奶奶出去的)说:才5块钱都不给买。女儿要东西自然不对,但转过头来想,孩子都4年没有回中国了,就给她买个5块钱的早市上玩具又怎么了?
看来我们之间的关系要照这么发展下去,估计也是步他父母离婚的后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