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童年和京城零食小吃 (一)【活动】

来源: 2009-03-26 19:23:1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幸福童年和京城零食 (一)

认真地说、说,在七岁前,俺的童年幸福甜蜜。别的不说,先说说俺尝过的零食和小吃吧,馋死你。

豆汁儿是不能不提的。京城有种说法: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

豆汁儿其实是用绿豆做的,其实是粉坊做粉丝滤下来的渣滓,呈淡黄绿色,一股酸酸的味道,要喝上一阵才会习惯的;有人也叫它“豆滓儿”。老北京中有些人宁可跑很远的路,也要喝上一碗,所以俺们老人家叫这种人为“豆汁儿腿”。天坛北门对面有一家老店很棒的。说道那些吃客,冬天缩颈,夏天大汗,一副乐此不疲的调儿。 不过俺一般在姑姑家里喝,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姑父认为:豆汁儿必须配上酱菜吃。




这张照片在网上找到的,和儿时吃的不一样,还有焦圈:)

豌豆黄听说原来是宫廷里吃的东西。现在搞清楚了那是是豌豆泥和糖调味后蒸成的切成小块,像发糕一样,含的水份还是很多的,吃起来带一种豆腥气。用白豌豆做的最好吃,如果没有白豌豆就只好用绿豆啦。
  



糖串儿(也就是“冰糖葫芦”)说起来是打耳光也不肯放的东西,它是用竹签穿上山楂果和山药块成串的,裹上一层糖浆,冷了便显得晶莹耀眼。吃起来甜中带酸,一个爽字怎聊?




还有果丹皮,桃脯、山楂糕;(报告:俺有过很多的蛀牙:)



背景的果丹皮很新鲜,和上海食品店买的绝对不一样


当然还有驴打滚儿、炸糕和江米条,累了,下次再聊啊。




这是江米条的长像和做法:(来自网络)

1)把糯米泡15天后发酵。

(2)将磨泡的黄豆做成豆汁。

(3)把(1)的米导碎以后用豆汁和清酒和面蒸出来。

(4)把蒸好的年糕放在石臼里捶,再放到面粉上变得稍硬时,做成一定的模样晒干。

(5)将晒干的江米条放在温油里,再加火炸出来。

(6)把煎好的江米条,完全除去油后,抹蜂蜜并蘸豆沙。

现在想想,最幸福的还是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