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作业啦!回国过年之吃喝

来源: 2009-03-18 11:46:4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PS:说实话,每次回国,我都情不自禁的感叹,咱祖国的饮食文化绝对是博~大~精~深!
--------------------------------------------------------------------------------
先不说我吃了些啥,先说我想吃没来得及吃的吧。卤煮火烧(回民朋友回避下),55555,硬是没得着机会。还有朋友给推荐的,麻辣香锅,本来是有机会的,可LD非要吃担担面,我一人又干不掉那一锅,结果擦肩而过了。

好了,话回正题,吃喝二字,基本上是我负责“吃”LD负责“喝”。我因为要开车(下一篇再讲),所以除了走之前的那一顿,基本上就是滴酒不沾。LD可是没了“DUI”这个顾虑,放开膀子大喝特喝,基本上做到天天喝,顿顿喝(除了早饭),连在火车上了没忘整瓶啤酒润润嗓子。就我家LD那种“不论红酒白酒,只要有酒精就是好酒”的理论,他这次回国,可谓“中西贯通”,红黄白啤皆不论,还在我生日那天把这4种酒一顿喝个全。啥?你问我他醉了没?这个嘛,那个嘛,我不知道,反正他是自己洗漱完毕,自己爬到床上的。

好好,说喝酒我不在行,说吃饭,我两眼放光。可这次我不得不说,我是彻底吃伤了。

你想哈,中国人过年除了放炮就是吃饭了。大年三十,我下了飞机(13个半小时),到家五点,放下包就直奔餐馆,一口气吃到夜里十一点。我家儿子女儿是早就在餐馆的沙发上睡着了;LD有酒撑着,什么时差,劳累统统扔到脑后;我是恨不能用火柴棍撑着眼皮,真不知道吃了些啥,说了些啥。后来据我老妈讲,好像饭乱吃了不少,好在话没乱讲。这顿就记得,血蛤那个腥,据说养颜,公公婆婆给我点了双份儿,结果,第二天我这鼻子上就给养出个大包来,还被人鄙视为:“洋水儿”喝多了,吃点中餐就水土不服。

这么说吧,从大年三十下飞机到正月十五,这餐馆就没少吃,早餐不算,说平均一天两顿在餐馆那肯定是多了,平均一天一顿,那肯定是有漏算的。反正是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八大菜系,吃的我都不知道什么叫好吃了。这吃饭绝对是对体力的一种考验,尤其还有两小家伙在旁。我家女儿好伺候,只要有“水晶虾仁儿”就齐活儿;儿子可不行,开始几天对烤鸭比较钟情,后来又改鱼类,最后就干脆只吃小馒头,对那些山珍海味,燕窝鱼翅瞄都不瞄一眼。一顿饭下来就看我忙活小的,伺候老的(我好不容易回去一趟,怎么也得表现下,是不?),还得和七大姑八大姨,表姐堂哥,外甥侄女打哈哈,一个字“累”,两个字“很累”,三个字“实在累”呀!后来我回我老爸老妈家住,我是得着机会就让老爸给我熬粥喝,可我这鼻子上的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去餐馆次数的增加,日益壮观起来。等到照全家福的时候,已经是任何化妆品都无法掩盖的,好在如今有PS魔光神手,才不至于成为整张照片的焦点。

要问我这次回国什么最好吃?我要是说老爸的五谷杂粮粥和婆婆的手擀葱油饼,会不会挨砖头?好吧好吧,餐馆里的菜,我对海鲜情有独钟,尤其是小虾活鱼;最爱的还是在老家无锡吃的太湖银鱼和太湖白虾。其实各种菜系吃来吃去,左不过一个“鲜”字,任何附加的调味品都不过是衬在花上的那些叶子。如果原料不好,在高明的厨师也无法变废为宝。我家丫头嘴刁是无人能及。吃遍了各种餐馆的“水晶虾仁儿”,如果稍有不新鲜,人家大小姐,嚼都不嚼直接给吐出来。不过,回美国发现,人家也是可曲可伸的,到了daycare,速冻的pizza烤烤照样吃的倍儿香。

可不是光别人请我,我也正经请了两顿呢。一顿是初三,据老规矩说“要吃闺女一刀肉”(我妹和我家小姑子都不在国内,两家就吃我这么一个女儿,惨吧?)。我被老爸老妈公公婆婆“赶鸭子上架”到餐馆,手里塞进厚厚一大本餐牌就让我做主。我连时差还没倒过来呢,一大桌子人等我点菜,这不要我的命吗?我家LD倒是好心,过来帮我点了几个驴肉,狗肉,兔肉之类,被公公痛斥:这些菜能上台面吗?还是扣门替自己省钱?吓的我立码倒回北京时间,闭着眼睛拣贵的挑。其实付钱时还真没觉得肉痛,好像用人民币不是自己的钱似的。要是换成美刀这么一褡儿递过去,估计我三天都吃不下饭了。第二顿,就是我擅长的了,嘿嘿嘿,pizza hut。

回去这一趟,别的不说,反正在餐馆里我是没看见“recession”。啥时去,都是人声鼎沸。国内餐馆网络化,信息化的水平比美国高多了。你想吃啥?说吧,打开internet, 象什么“好吃网”;找吧,地点,价格,风味,菜系,名点,小吃,评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我一朋友就跟我说,她请客的馆子就是在网上找到的,口碑好的特色菜,订好了直接拉我过来的。瞧,多21世纪。

如今国内也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满天飞。只要冠上如此称谓,价格自然扶摇直上。别说有些东西是真好吃,比如一捏就破的纸皮核桃,再比如有我食指那么长比拇指还胖的河滩大枣。现今出门送礼鸡鸭鱼肉,点心匣子自然落伍了,这天然野生,绿色有机可是趋之若骛。我老爸老妈公公婆婆家里竟是一盒子一盒子包装精美,价格不扉的玉米棒子,小米碴子,红豆,绿豆,白豆,黑豆,黄豆,花豆。。。。要说起养生来,国人认第二,绝没哪个国家的人敢说自己第一。至于是真的假的“天然野生,绿色有机”,我也没有发言权,不过不得不说,这杂粮比我记忆中的好吃多了(要不就是我老了?>_
这吃呀,吃呀,我就说,咱能不能换换,别请吃饭了,请喝茶得了。结果又遭人鄙视:吃饭能吃多少钱,这喝茶可是无底洞。真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被人好心告知我这“乡巴佬儿”:吃饭,自带酒水,几千就不得了了;喝茶论小时计算,一晚上上万可是小意思。郁闷,那天LD的同学请喝茶,我要了“雨前”,就算续了几次水,那丁点大小壶的茶价格总不会比我给他儿子包的红包还多吧?


下篇预告:回国过年之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