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 89学运:不失败没天理

89学运:不失败没天理 2013-06-03 08:53:58阅读(724) 评论(15)

首先说明,我没有替中共说话的意思,其次,我也没有批评民运的意思。历史是我的专业,我只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为什么六四必须失败。当然,事后诸葛谁都能当。不过历史研究者都是事后诸葛,只是有些人能从事后诸葛变成事前诸葛而已。

89学运,热热闹闹,当时我在天安门广场没少转悠。看着学生宣传民主自由确实有意思,起码学生发给大家的东西,人们收起来了;政府发的东西,满地都是。

从表面上看,绝对是学生说的好听,民主啊、自由啊、宪政啊,放在现在也好听的很,反腐败更是得人心。既然学生这么有道理,为什么还说学运不失败没有天理?绝对不是像鲁迅所说,中国人都是冷漠的围观者,随时准备拿出馒头,去沾革命者的血。学生运动的失败就在于,那帮学生生活在象牙塔里,那个年代真是象牙塔,人情世故全不懂。习近平说的空谈误国,放在他们身上一点都没错。

为什么这么说,当时学运的核心是要宪政民主,宪政民主是什么?能吃吗、好吃吗?把当时的工人农民拉出来问问,谁知道啊,是不是?方励之等精英们觉得自己都知道了,全中国人就应该觉得好,怎么可能嘛。拿自由说吧,这个中国人起码从字面上能看懂,只是知识分子与学生宣扬的自由,与民众认知的自由一样吗?或许他们理解的自由自始至终就是可以随意闯红灯等等的自由。也许70%的学生也是这么认为的。也就是说,他们宣扬的东西,放在一大部分中国眼里,是压根不明白的东西。要说能引起共鸣的,只有一个反腐才不是空话题,只可惜,这是个次要的不能再次要的话题。

这里不得不提“89学运”的前辈——“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为什么能成功?先看看人家的口号:“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在当时的背景下,除了买办资本主义,估计是个人都恨头上的“三座大山”,谁不明白?争得全社会的认同,不是一小部分人的自得其乐的游戏,这才是“五四”成功的最大秘诀。

看看后来的发展,“五四运动”的重心从前期北京学生运动转移到了上海的工人罢工。共产党说的没错,工人阶级有力量。学生阶级嘛,就是战斗力为负的渣,把工人阶级这个主角引出,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反观六四,惨不忍睹啊,当时大家明明为了经济人心惶惶,你不说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让大家有肉吃有酒喝等等,反而用宪政民主来忽悠大家,说什么宪政民主了就都好了。这和百姓一贯的认知不同,对不对?你就把欧美吹的天花乱坠又如何,百姓一辈子受的什么教育?资本主义是坏的,不能要。这么洗脑了一辈子,你说用资本主义那一套来救国,那不就只能自己跟自己玩了吗?

没有得到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同盟,这是学运必然失败的原因。不懂得见好就收,是六四事件发生的必然原因。

当时,中共的诚意是很足的。一个执政党,愿意和“造反派”(中共定义)坐下来谈,怎么也不能说是做戏吧。虽然中共的思维也很僵化,但双方能坐下来,就是个契机。结果后来都知道了。要不说学生闹事成不了气候呢,一点不知道变通,还真以为真理就是万能的,能胜过一切。学了那么多年的毛泽东思想,也没把老毛那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领悟了,非要和中共硬碰硬,你能硬得过枪杆子?开玩笑嘛。

有网友说:

本来,对话是一个妥协的契机,如果由此建立对话的机制,将功莫大焉。然而,吸着氧气的那位学生代表却完全地绑架了对话,一句“广场上没有什么民主集中,只要有一个同学不同意撤离,我们所有人都不会撤”彻底地关上了通往妥协的大门。对我而言,此时学运已经结束了。在戒严后发生的事只能算胡闹。广场上的同学很可悲,他们高呼着民主的口号,却容忍被一群无视民主基本原则的人们牵着鼻子。下次记住,如果呼吁民主的人本身践踏民主的原则,那必然是一场忽悠。从这点看,四十年代的民主运动和89年的运动并无区别…

这话一语中的,逢场作戏博也说过类似的话,学生要是懂的给中共面子,结果也会好看的多。

所以说,学生实在不适合站在前线上,最多只能做初级阶段的主力军,用全民易懂的话语、煽动各个阶层联合起来一起抗争也就是了。最后能领导革命胜利的,永远不会是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国历史几千年,有哪个朝代是书生立国?抛去王莽短命的新朝。所以说,只要如果日后还是只有学生闹事,那结果也只能失败。不过,毛泽东对于起义闹事等方面的论述很精彩,建议学生闹事之前先好好学下毛选。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