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赵紫阳是中共总书记,温家宝是中央办公厅主任;24年前,温家宝在“六四”事件中陪同已经下台的赵紫阳前往广场,向学生们作了感伤的告别演讲,温家宝站在赵紫阳身后的镜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让不仅广场上的大学生和新闻界人士,还有许多中共党内人士都认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在中共高层的分道扬镳中毅然作出了生死选择:站到了赵紫阳一边!也正因为这个历史瞬间,改革派的成员对温家宝抱以莫大的期望。
(当时让人为之一震的照片)
令人震惊的是,六四清场以后,邓小平、杨尚昆和李鹏凭藉武力战胜了党内对手,镇压了学生运动,赵紫阳被撤销党内职务并软禁,他的部下要么被“抓进去”,要么“逃出去”。只有温家宝未因赵紫阳被罢官而受到牵连,既没有锒铛入狱,也没有摘去乌纱,在这场政坛地震中基本上算是全身而退,很长时间人们都没有解开这个疑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政治投机说四起,温家宝的政治品格备受质疑。更有人用反证法证明,温家宝在“六四”事件中扮演了可耻的角色,否则不会有20年的不倒和总理上位。
李鹏日记透露,在1989年的天安门六四事件中,宣布戒严之后,温家宝积极表态坚决拥护中央的方针,温家宝还劝阻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且拒绝赵紫阳要求其给正在加拿大和美国访问的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发电报,召万里提前回国的的批示。胡耀邦遗孀李昭则认为温是党内第一大投机分子,据传前任总理朱镕基甚至怒斥温是最大伪君子。
天安门四君子之一的高新,在其《温家宝传》中指出,家宝陪同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探望学生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给他布置的任务。也就是说,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温家宝随同前往,并不表明他在党内势不两立的争论当中选边站,支持赵紫阳的态度;而是一种职务行为——身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职责要求必须陪同中共中央总书记。
亦即说,这是温家宝职责所在,与支持谁没有关系,也谈不上出卖与骑墙。这个推测比较复合赵紫阳对温家宝的评价。
赵紫阳在2004年与姚监复的谈话中指出温家宝和胡锦涛都是好人,但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姚监复问赵紫阳原因何在,赵紫阳回答说,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人。
这话值得玩味,如果温家宝真的是如外界所说,是靠出卖赵紫阳爬上去的,赵紫阳可会说温是好人吗?一种情况就是温家宝太会做人了,把赵紫阳卖了,人家还得帮他数钱。
另一种情况就是温家宝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一切都是按规章制度行事。据《赵紫阳回忆录》披露,1989年5月19日凌晨,赵紫阳探望学生后因拒绝出席同日宣布戒严的大会,请假三天。在这三天中,时任总理李鹏、国家主席杨尚昆、副总理姚依林和中央组织部长宋平等人分别召开各部门会议,召集各地方领导人进京,宣布赵紫阳的“罪行”,并将其免职。赵紫阳认为这些“都是违反《党章》的”,于是他找到当时的中办主任温家宝,建议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当时温家宝指出,“中办实质上已被撇在一边了,现在所有这些部署都没有通过中办,一切活动都是李鹏、杨尚昆另外安排的,并不通过中办。如果我一定要开会,中办也可以发通知,但后果会很不好,希望慎重考虑”。后来,赵紫阳就没有召开政治局会议。尽管如此,后来在赵紫阳的罪名中还是有一条“分裂党”。
可以看出,温家宝是在职权之内,帮了赵紫阳一把,是否因此才有了赵的“好人说”?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当年的当事人不少都已经离世,如果温家宝不愿说出当年隐情,谜案恐怕永远是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