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冀南的平原游击队队长—马神 -------------李好斌(夏津县人武部副部长)



每当人们看到电影《平原游击队》《平原枪声》,都会为我游击队打败日本鬼子的战斗精神和故事所感动,甚至会追问故事来源地和主人公的原型,其实,电影只是描述我华北千千万万抗日游击队员的缩影。但在鲁西北平原县,当年确实有一位名震鲁西北和冀南区的游击队队长,他就是平原游击队队长马神。由于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北平

原、恩县等属冀南区,建国后一段时期才又复归山东省,所以,平原游击队队长马神的事迹鲜为人知。

乱世中参加革命

马神,原名马立朝,平原县腰站镇塘坊村人,1907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里。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平原县战地动员委员会除奸股副股长、平原游击队队长、鲁西大队队长、运河大队副队长、运东大队副指挥长、冀南二军分区夏津独立团团长、冀南独立四旅第十团团长等职。

七七事变后,马神联系了沙庄、塘坊两个回民村青壮年三十多人的义勇军武装,在当地坚持活动。

1938
年初,我八路军六八九团、七六九团、第五支队和津浦支队一举歼灭了盘踞在平原五区腰站的顽匪李俊兰部,我党在平原五区腰站建立了禹、恩、夏、武、平、高游击根据地,组织军民广泛进行抗日活动,马神就积极地为我军介绍情况,筹措军粮等。同年秋,马神率其游击小队参加革命,任平原县战地动员委员会除奸股副股长,不久任平原游击队队长。

平原五区一带土匪、杂团较多,曹英臣是横行在腰站一带的无恶不作的土匪,我党决定除掉这伙土匪,镇慑一下周围的土匪、杂顽,便委派马神和津浦支队新一营副营长曹丕堂承担这个任务。一天,曹英臣正和几个狐朋狗友在腰站十字街上的一个饭馆里打牌,正当玩得得意忘形之时,马神开枪结束了这个土匪。在较短的时期里,马神采取各种手法,神不知、鬼不觉地先后除掉了象曹英臣这样的土匪四、五个。很多土匪、杂团一提到马神就谈虎色变,闻风丧胆。一天腰站大集,一小股土匪到腰站集上抢东西,正在作恶之时,突然发现马神的一只鞋正在鞋匠那里修理(马神是跛脚),认为马神在此,土匪们丢下手里的东西,仓惶逃窜了。19393月,鲁西区三地委在夏津县城东房庄建立,地委机关以三义成杂货铺为掩护秘密开展活动,一天,一伙土匪到杂货铺抢劫、绑票,把庞钧同志绑走,马神利用腰站赶会,他跳上戏台,要求土匪马上放人,不久庞钧安全而归。

马神还宣传我党我军政策,用抗日救国的道理去感召他们,使得一部分杂牌武装参加了我军,如张春岭部(四十余人)参加了我军。恩县有个社会头面人物于子云,在鲁西北各界影响很大,有不少土匪、杂团的头目拜于他的门下,马神在参加革命队伍以前也曾拜于为名誉老师,我鲁西北特委派马神同志利用师徒关系,促使于子云向我党、我军靠拢。我党与于子云建立了比较密切的统战关系,于利用他的名望和影响,曾为我们掩护干部、传送情报、购买药品等,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19394月,平原游击队与禹城武装工作团等合编为鲁西北大队(也称鲁西三大队),马神任中队长(连长),在王克寇政委的领导下,同日伪军作战多次,消灭多股日伪军和土匪杂团。

英勇战斗在运西

1940
3月,因卫东地委忽视了统战政策,打击了当时比较靠近我们的刘化璞团,致使刘纠集了十几个杂团共约两千余人包围了我地委机关和部队,历经几天的激战,三大队也被迫转移到鲁西根据地。县、区的地方武装被打散。马神得知我高、恩、夏、平等县的一些区县武装在运河西边又整顿起来,建立了鲁西中队,他毅然地离开家乡奔赴冀南区的运西,并收拢了原五区游击队的战士,编入了鲁西中队的一个小队,马神任小队长。由于马神严守军纪,经得起艰苦生活的考验,在历次战斗中表现出了机智、勇敢、指挥果断的战斗才能,被任命为冀南六分区基干营副营长,成为冀南六军分区的警卫武装。1941年夏,冀南军区决定开辟运东。马神率部配合大部队接连拔除除了高唐一带几个伪军据点,震慑了敌人。1942年,马神率部在四.二九、六一、九.一二等反扫荡战斗中,为保护冀南军区和六军分区党、政、军胜利突围,经受了考验,做出了贡献。七月,马神任鲁西大队大队长,在清河、武城、枣强、垂阳、故城等县率领部队打了很多胜仗。特别是在日伪军为切断我军于群众的联系,化装成我军到村子里叫门,使群众受到残害,致使群众不敢开门。马神想了一个办法,叫门时把跛脚从门缝隙里伸进去,辨别真假,受到群众的热情接待。


开辟运东显神威

1943
1月,冀南区党委决定第三次开辟运东,六军分区武工队由部队上选调营、连、排级干部和地方干部五十余人组成,番号是运河大队,马神任副大队长,后改为运东指挥部,宋东旭任指挥长,马神任副指挥长。在这次开辟运东中,马神充分发挥了地熟人和的作用,在分化、瓦解、争取日伪军、杂顽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盘踞在高唐、平原、夏津、恩县一带的伪军、杂顽,听说马神带兵过来了,就小心谨慎地龟缩在据点中,不敢轻举妄动,特别是和马神交过火的,更是心神不定,惶惶不可终日,有的干脆弃暗投明,当了八路军。恩县有个外号叫傻炮子的土匪头,听说马神带兵过来了,就主动带着人马投靠了我军,有的则和我们建立了统战关系。

马神率十三中队(鲁西大队一中队)五十多人,在到达平原腰站的当天,就消灭了民愤极大的邓协臣匪团的一部,接着在土屋、张华伏击了日伪军。趁敌人立足未稳,打跑了谢化武,除掉了范庙据点,惩罚了刘宝忠部驻胡庄据点的伪军。腰站位居四县的枢纽,是西进的咽喉,敌我力争的要地,邓协臣部在此扼守。为拔除这颗钉子,我军不断予以袭扰和伏击,迫使其狼狈撤逃。在我部的困扰下,郑官屯、胡庄两据点的伪军于1944年春节前后逃之夭夭。在此期间,平原伪县警备大队先后派到沙庄据点的两个回族中队长周扬西、金XX,马神以民族关系和他俩建立了密切关系,使其为我们服务。秋后,重建了平原县大队,马神兼任平原县大队队长。

活动在运东平、恩、夏、高等县交界地区的运东大队十三中队和十九团的三个连,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的战斗和工作,使局面为之一新,参军、支前、生产等各项工作都开展得热火朝天,群众把腰站誉名为小延安。当年十月后,运东游击区根据地已纵横三十至三五公里,可与冀鲁豫军区的部队取得联络。在著名作家杨朔散文集《七勇士》一文中,就详细描述了我运东抗日武工队一个英勇顽强的战斗事迹,也是他们开辟运东根据地的战斗缩影。也就是在这期间,马神这个名字叫响了。马神原名叫马立朝,人们背后亲切地称他为马瘸子,在开辟运东工作一次次的战斗胜利后,运东地委书记杨中一笑着称赞马立朝说,你真是一个神瘸子,马立朝也笑着说:好了,按你说的我就改名马神吧。从此马神一名名声大振。

由于平原腰站已成为鲁西北和冀南六军分区抗日活动的大本营,日、伪反动派把它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想要拔掉它,集中重兵向五区革命根据地多次进行反扑。1945226日,日伪纠集了刘、谢、王等杂团共千余人和五十辆大车对我平原五区进行扫荡、掠夺,企图破坏素有小延安之称的五区革命根据地。这天,天刚破晓,化装成伪军的日军从东南方向(禹城)朝我军驻地梨园村包抄过来,双方一接火,敌人的歪把子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一起开了火。马神同志一听枪声,就知道是日军来了(当时只有日军才有这样的武器),不一会儿,我军侦察员回来报告说,东北方向也发现敌人,可能是从平原来的日、伪军,马神同志当机立断,一是带领部队跳出敌人的包围,寻机打击敌人;二是火速通知驻窑上村的我十三中队转移,以防不测。

当马神率部队来到马颊河东岸时,发现从西北、西南方向涌来大批的日、伪军,才知道是从恩县、高唐来的。形势非常紧张,恰在这时,十三中队也转移到了这里,其指挥员郭廷印、吴书笺正围绕部队向哪个方向突围的问题发生争执。一个说向东,一个说向西,前有敌军阻拦,后有敌人追击,时间不能拖延,又不能轻举妄动,以免造成恶果,马神问明情况后,果断地命令:向东突围,从而部队安全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随即马神率部与敌人兜开了圈子。转战于五区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神出鬼没把敌人弄得晕头转向,而我军借机对敌人进行了狠狠地打击,当行动至小李庄一带时,遇上敌人一个排,押着五十辆大车由东向西(腰站)方向进发,我部用一个排的兵力向大车队冲击,毙伤敌人七、八个,余敌逃窜,夺下敌人五十辆大车,卸下牲口让群众牵走,卸下车轴埋起来,紧接着部队转移到了望海寺休息和擦拭武器,准备战斗,敌人反而损兵折将灰溜溜地撤退了。这次突围和战斗的胜利,使干部、战士深刻地体会到马神英勇果断的军事素质,人们把马神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冠上了神奇色彩传为佳话。

转战南北建奇功

一九四四年冬,我十九团十二连,在连长韩玉琦、指导员滑军率领下,奉命进入平原四区打击顽匪刘宝忠部,刘宝忠是四区的顽匪头子,土皇帝,日军占领平原后,他投靠日军当了汉奸,多次枪杀我抗日人员和战士,在四区建立了五、六个据点五百余人。并在四区各村设有情报网,只要我军一进入四区,他很快就知道我军驻地情况,他还有一个四、五十人的车子队,自称快速别动队,枪支装备好,人员都是他拉土匪的嫡系。为了保存实力,他从不派出大部队,就利用车子队行动迅速的有利条件,对我军进行偷袭,但从不恋战,打了就走,你追他就迅速逃遁,你住下,他就又来骚扰、袭击,我军几次追击都未取胜,马神同志听说后,对韩、滑二位同志说:我去会会这个土皇上,马神针对我部一驻到四区,刘宝忠的车子队专干偷袭这一特点,决定设计打一下敌人的威风。

一天,马神将一支部队埋伏在四区的张老虎村东南的一座二郎庙里,另一支部队于第二天早晨天亮时公开在庙南面的村庄打枪,故意吸引敌人。果然不出所料,敌人上了钩,九点多钟,车子队就来了,他们把自行车放在二郎庙附近,向前走了几百米,就开始向村里打枪,投掷弹筒,我军还击,敌人还是老一套,见我军冲了上来,掉头就向二郎庙跑,企图骑车子逃窜,这时,我埋伏在二郎庙里的部队冲杀出来,堵住他们的退路,前后夹击,这伙土匪乖乖地缴了枪,收缴了他们的车子,干净利索地消灭了车子队,我军无一伤亡。匪首刘宝忠为此大哭了一场,哭着说:把起家的老本丢光了,我算是败在马瘸子(马神)的手下了

一九四五年二月,马神提升为冀南军区夏津独立团团长(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任军分区副政委),率领部队向日、伪、杂顽大反攻。第十九团三营两个连的兵力包围攻打旧城至恩城之间的侯王庄据点,据点里驻着伪军两个中队约200人,我军头一天晚上包围了据点,第二天一早,首先进行政治攻势,由指导员滑军同志向敌军喊话,讲明我军政策,但敌人畏缩在据点里充耳不闻,无动于衷,直到第二天下午,战士们怒火燃烧,坚持要求攻击,我军正准备强攻,团长马神赶到,他站在岗楼下,高声喊道:王常贤(伪中队长)连喊了几声后,王战战兢兢地在炮楼顶上答了话:是马大叔吗?”“兔崽子。你知道是你大叔到了,还不下来接我。王说马大叔,你别生气,我不知道是你,我就下去。随率其部投降我军。就这样,没费一枪一弹,据点里的敌人缴械投了降。同年十月,马神率部将平原三区大务集据点包围,接着大骂据点的伪军头目陈连勤,陈被迫无奈缴械投降,一枪未发拿下了据点。六月,马神随冀南六军分区司令员周发田到平原作战,马神亲自参加战斗,四区的大张、五区浦河两据点被围后,慑于我军的威力,不战而降,又经过激战攻克了小屯据点,大魏据点的敌人答应投降,不料被突然赶到的日军接走,战后,在腰站召开了祝捷大会。七月底,马神率部和兄弟部队参加了夏津西、夏津北战斗等战斗,日寇投降后,参加了解放夏津、高唐等县城的战斗。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马神率领部队转战于高、恩、夏、武、平、故城、枣强、茌平等地,配合兄弟部队作战,连续拔除了敌人几十个据点,基本扫清这些地区的日、伪、杂顽势力。十二月,马神率部参加了解放衡水城的战斗,战斗结束后,冀南独立第四旅宣告成立,下辖三个团,夏津独立团改为第十团,马神任团长。独立旅奉命到元氏地区监视敌人。19461月独立团开到聊城、博平地区与敌作战,攻克高唐双庙等数座敌据点,歼灭大部守敌。四月,马神任夏高平剿匪指挥部副指挥长(保留第十团团长职务),以马神为主组成平原、恩县、故城、武城四县联合剿匪指挥部,参加了一系列的剿匪战斗,消灭了十几个还乡团。七月二十八日,高唐、平原的还乡团联合进攻平原五区,马神率部猛打猛冲将敌人赶出郑官屯南,随后敌人进行了三次集中兵力反扑,均被打退,午后,五百多还乡团又从北面扑来,敌人想两路夹击,马神命令部队一部坚守郑官屯,一部北上迎敌,将平原还乡团击溃,毙伤杂顽、还乡团一百二十八人,俘虏敌人中队长、区长等四人,直至基本肃清了盘踞在高唐、平原的伪顽还乡团。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伪军的残酷扫荡,当地杂顽军的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鲁西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极其艰难。为了减轻群众负担,马神同志经常教育战士无论到哪儿都要尽量地少给群众添麻烦。部队每到一村,群众都甘心情愿把好吃的、好喝的慰劳部队,马神都一一谢绝了,他还经常教育战士尽可能多地为群众做好事,自己虽然是瘸子,但他身体力行,带头帮助群众干这干那,急人民所急。四三年秋天,部队驻在李申、白庄、大小李庄等村,这些村的人们生活极其困难,连下地的种子都没有。马神同志教育战士,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勒紧腰带,省出些粮食来支援百姓。部队供给由每人每天九两减到七两,把节余的粮食当作种子全部送给了老百姓,他还亲自带头用晚上休息时间帮助群众种地。群众感动地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真是咱人民的子弟兵,时刻关心着人民的疾苦。

建国后马神任夏津军分区司令部动员科长、衡水军分区司令部通讯科长、河北省第六劳改大队大队长等职。一九七二年六月三日,因患食道癌,病逝在平原塘坊村。马神,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名字,连同他在战争年代的英雄事迹,在鲁西北、冀南区一带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笔者曾多次采访过他手下的战士,他们都说马神善于游击战战术,跟着他打仗心里放底,打仗赔本的买卖他从来不做。一九八四年,在原冀南六地委(夏津地委的前身)党史座谈会上,与会的老干部提到马神这个名字,都赞不绝口对马神非常缅怀。二○○二年六月,笔者同《德州市军事志》主编唐玉壮到衡水军分区搜集资料,原负责军事志工作的王浩亮主任介绍说,他在军事志资料搜集采访工作中,很多离休的老同志至今对马神的战斗故事称赞不已。
http://jjee1950.blog.hexun.com/14914086_d.html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