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明褒实贬 其心可诛
出处: .评《中国远征军》—明褒实贬 其心可诛 - 乔羽 的博客 - udn博客
4月13日,「中国时报」报导了大陆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内地热映的新闻,并认为“该剧呈现了历史性突破,中共正在逐渐回归抗日历史真相,而《中国远征军》一片就是最能反映政策现实的最新影视作品”。 很遗憾,相信撰写该报导的中时记者肯定没有看过这部影视剧。
该剧导演董亚春先生在影片首映之前义正辞严地表示:“这是一部最有沉重历史使命感的电视剧,我们要客观、公正的还原历史,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良心”。然而, 笔者看完该片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在这部号称“史诗”的大片中,以下人物连一个镜头都没有,甚至连名字都没有:蒋介石: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廖耀湘:新六军军长;郑洞国:新一军军长、驻印军中方总指挥;陈诚:中国远征军首任总司令;李鸿:新38师师长;李涛:新22师师长。
上述这些历史人物为何要将其湮灭?该片倒底想说明什么真相?
二、在片中,著名的「十万青年十万军」运动居然是全靠共产党动员宣传,才得以号召那么多青年学生弃笔从戎,与国民政府却几乎无关;而滇缅大反攻也靠共产党来宣传鼓动;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被描述成当时发行量并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共产党人为维护国家团结抗战,作出了最大努力。
三、该片花费大量篇幅敍述戴笠将军结党营私,如何指使手下潜入新38师,企图扳倒孙立人,将新38师拥为己有,不知董导演是掌握了什么确凿证据?还是别有用心的意淫?片中一再将戴笠描绘为行事只看于己是否有利,丝毫不顾及抗战大计的卑鄙小人。
四、该片几乎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陪都重庆之生活如何灯红酒绿、糜烂堕落,重庆国民政府是如何之腐败;而对于抗战,国民政府的高官们被刻画的极其麻木不仁兼且无能,以片中的说法:“他们上班时间只会讨论股票与女人”。
五、著名的「缅甸同古保卫战」之撤退,史实是:当时国军第200师已被日军四面包围,弹尽粮绝,官兵们都认为必须撤退,戴安澜师长多次致电杜聿明军长请求允许突围,最后在廖耀湘新22师的协助下方得以成功脱险。而在片中被描述成士兵们不想撤退,而是国军长官部因不愿与日军作战而强令撤退,广大士兵对此很不满意,结局虽同样是撤退,但微妙之间,该片制作方可谓“用心良苦”。 此次同古突围,200师根本就无法将战友的尸骸带走,影片中虚构了中日双方协议停战处理尸体一幕,而史实是日军在战后将200师两千多名阵亡官兵埋葬,立碑「支那勇士之墓」,按史实来处理不是更震撼,也更客观吗?
六、该片为了丑化国民政府,无所不用其极,如财政部税警团一节:为征兵,税警团在大街上强拉学生入伍,学生不从,税警团便对学生横加殴打,甚至勒令学生集体下跪。众所周知,当时税警团的薪资待遇不仅远高于普通陆军士兵,也高过政府员警,在录取考核上也甚为严格,史实中的税警团历次募兵,报名人数皆远大于录取数,孙立人将军、黄杰将军等皆出身于税警团。
七、该片着重描述中国远征军是如何打败仗,甚至不惜笔墨,刻意将男主角之一的谢孝彰塑造成为一个疯子,指挥国军大败,伤亡惨重;而对远征军棠吉战役、胡康河谷战役、孟拱河谷战役等大捷,尤其廖耀湘新22师在瓦鲁班一役,缴获日军18师团司令官田中新一的关防大印,击毙其参谋长,这是抗战期间绝无仅有的大捷。这些国军打胜仗的史实,该片居然根本就不拍摄了。
八、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为刻画国民政府不体恤基层官兵,冷血残酷的一面,片中安排了一位少尉军官在缅甸身负重伤,只有搭蒋中正的专机去重庆才能救治,结果机场宪兵队见死不救,不允许该少尉登机。笔者不知,全世界那一国家的少尉受伤会要求搭元首专机,否则就是元首冷血;共军的少尉会要求搭乘其最高领袖的专机吗?领袖的卫队会同意吗?董导演的心态也过于阴暗了,而该片为这名少尉安排的结局是:浴血抗战多年,未死在日寇手上,却被国民党的奸徒暗杀;真是可笑,史实是数十万远征军将士他们的人生终点,多是葬送在共产党的屠刀之下。
九、 该片的敍述手法非常“特别”,这5分钟是前线血肉横飞的战场,下5分钟便是重庆的达官贵人拥著舞女,一派歌舞升平,而中间并无任何情节的联系。这种“特别”的手法,此片无数次的出现,董先生可算煞费苦心。
本片无中生有,美化共产党,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不美化“伟大的党”,该片根本无法问世。然而,有必要将国民政府如此丑化吗?这是“客观、公正的还原历史,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良心”吗?该片既然对戴笠领导的军统如此有兴趣,为何不提一下八年抗战期间,军统有18000多人英勇牺牲,就在缅甸的野人山便有7名军统的女报务员集体投崖自尽!该片既然花费无数胶片描述重庆的生活如何之腐朽糜烂,为何却对长达五年半的「重庆大轰炸」只字不提?
认真还原抗战历史真相,殊属难能可贵,然而“禁映、禁播”固然可怕,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幌子下愚弄人民篡改历史更是其心可诛!该片制作方自称此片已有邱毅、陈文茜等多位台湾人予以好评,并有多家台湾电视台正与其洽商购买播映版权。如果属实,那台湾人民不久便可在电视上领略60年前共产党的风采,更可领略当代共产党人的“智能”。
一位日前被中共拘捕的作家,曾在「亚洲周刊」撰文「岂容青史尽成灰」,笔者以为为使这位作者的失去自由有价值,戴笠将军的后人、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国军200师、新一军的幸存老兵、蒋委员长侍从室的继任者、「十万青年十万军」运动的参与者都不应可耻的沉默,理当挺身而出,以诽谤罪在海峡两岸予以提告,无论会怎样之曲折艰难,都绝不容青史尽成灰,否则又有何面目面对先烈。
出处: .评《中国远征军》—明褒实贬 其心可诛 - 乔羽 的博客 - udn博客 http://gb.udn.com/gb/blog.udn.com/dannyqao/5329162#ixzz1UI3tiQ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