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军抗战为什么不"悲壮"?

来源: 2018-08-16 08:55:4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看到有人对国军悲壮的抗战历史肃然起敬就感觉好笑,难道战争就是靠悲壮二字取胜的吗?我们只要稍微看看国军的抗战史,就会明白国军的悲壮大多是些啥玩意儿。例如最悲壮的淞沪会战,把七十个师放在临海的弹丸之地,任由日军占绝对优势的海空军轰炸,常常一个师上去几个小时就报销了。悲壮固然悲壮,可上海到头来还是丢了。如果换一个战术,把日军放进内地,避开其优势海军支援再去悲壮不更好吗?

其实老共在抗战中也有很多悲壮时候,且不说远离主力的东北抗联,仅在一九四一年夏季大扫荡中,八路军就牺牲了包括左权在内的上万名官兵,为什么他们在宣传中却很少表现其悲壮

先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一次八路在山东被围,悍将张仁初胳脖袖一卷,带领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在付出重大代价后冲将出去。按国军的标准,可谓悲壮矣,估计拍电影都会多来几个慢动作。然而张仁初事后却被罗荣桓的一通臭骂,让他还自己干部,因为牺牲的很多人是红军干部,老共损失不起。

再以老爹在抗战中的经历说道道。老爹抗战时在陈锡联的三五八旅。一九四〇年秋季大扫荡,旅直机关两千余人被日军合围。政委谢富治想都没想如何悲壮地和日本人硬拼,而是沉着冷静转移部队,避开日本攻击矛头,然后找向导,从日军占领的两个村庄(相距不过十里左右)之间溜出包围圈,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突出包围圈后,谢马上组织了几次战斗。一次打日军山顶哨所,伤亡十多人,起紧撤退。一次打伏击,正碰上日军到伏击圈内吃饭休息,结果杀伤一两百人,自己伤亡一两人而已。

看到没有,这才是老共的战争价值观。在敌我双方力量相差悬殊时,首先保存自己的安全。在最有利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一旦发现战斗中苗头不对,赶紧溜之乎也。

一九四四年豫湘桂战役,川军名将李家珏部覆灭,李家珏牺牲,可算悲壮的典型。然后他早年在川军中的战友刘伯承却轻蔑地评价:李家珏笨得像头猪。日军堵了两头,你可以走两边嘛。在共军看来,一个将军把部队丢了,无论你说多少豪言壮语,无论你牺牲得多么悲壮,也是败军之将不可言勇。邓华把冀东暴动的二十万人(乌合之众)丢了,结果一再检讨,谁看过老共对此大谈悲壮?一二九师在抗战中也有多次连级单位覆灭,但上边只会追查当时指挥员的责任,从没想过这种羞于启齿的战例有一天还会变成悲壮的典型炫耀起来。

在历史上我们也见过不少悲壮的例子。第二次鸦片战争,僧格林沁在八里桥的冲锋,够悲壮吧?义和团用血肉之躯抵抗洋枪洋炮,你们又是如何评价的?而二战中,日本义和团,著名的神风突击队,到现在不少日本人还觉得悲壮。各位又是否有种沙比的感觉呢?

再看看大家崇拜的美军。记得有个总统说过:我们绝不能让美国士兵在武器不如人的情况下战斗(大意,好像小布什说过)。不管真假,美军就是这么做的。不光武器追求绝对优势,而且不让士兵冒无谓的风险,付出无谓的牺牲。你们是否觉得,被称为"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狡猾狡猾"的共军,在作战理念上更接近民主自由的美军呢?

总而言之,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不是玩什么悲壮的游戏。国军抗战的悲壮,恰恰是国军高层将领思想落后,指挥昏庸,拿士兵的生命当儿戏的结果。一寸山河一寸血,首要问题就是这一寸血流得究竟值,还是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