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关于敌后抗战的回忆 (四)

来源: 2017-02-07 08:40:3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行唐县,组织联合县政府与做杂牌军工作 

 一九三七年十月,我结束了在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的学习生活。想到不久就能以公开的身份参加敌后抗日工作,我感到非常兴奋,恨不得一下飞到目的地。我和随校几个毕业生一起下了五台山,一路下坡,以日行军90里的速度。步行来到阜平县,我们脚上都打起了泡。在阜平县休息了一两天,组织上决定让我到行唐县工作,担任县司法科长兼实业科长,后来又担任了口头区的区长。 

于是,我来到了行唐县最北边的一个叫雨岭口的村子。当时,这里的根据地还处于初创时期,人员较多,物资缺乏,生活也比较艰苦。我和几位先来这里工作的人,每天吃的是小米饭,清水煮罗卜条,没有油.更不用说肉、蛋之类。我们对这种艰苦生活很不习惯,我向民运部负责人反映情况。后来阜平民运部负责人仇友文同志寄来了十元钱,我就买了几斤红糖,拌在小米饭里吃。没吃几天就倒了胃口,搞得天天呕酸水,很不好受。当然,比起在前方流血牺牲的战士们,吃这点苦,是算不得什么的。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的工作有了进展。根据地由北向南发展到一个较大的镇子,叫口头镇。条件比开始强多了,并且开始组织建立了战地动员委员会,也就是半群众性的半政权的组织。由于它是临时机构,不能行使政权的全部职能,也不能制定统一的法令。 

当时,口头镇北区是我共产党八路军所在的根据地。同时行唐县还有两支国民党的杂牌军,一支是西区李树林的军队,另一支是东南区夏维礼的军队。这两支军队各有二、三百人,连一个营的兵力都没有,官多兵少,而两个人都号称为一军之长。为了更好地抗日,我行唐县委决定与这两支军队所占的地区联合起来,组成联合县政府。于是,由我出头与他们两方联系,让他们各自推选出合适的人选,三方联合起来,组成了县联合政府,地址设在西城子村。三方代表开会推选西区代表孙亮为县长,我担任司法科长,教育科长由东区代表张明温担任,临时县政府秘书由孙亮从城里邀请来的马醒民担任。 

临时县政府主要负责管理小学教育,办理民刑事案件,安定社会秩序,以及发动群众组织各村政权等。至于战时的动员、发动群众、组织武装、筹粮筹款等,由三个区分别进行,县政府的经费也由三个区共同分摊。这个联合县政府在几个区之间起联系协调的作用。有关人力、物力、动员各方面的事务、各区人民的呼声,分别向各区反映并协调解决。 

临时县政府虽然把八路军所在的北区,与两个杂牌军盘踞的西区和东南区联合起来,形成了—个临时性的行政机构。但是在两个杂牌军之间原有的矛盾都没有解决,两个杂牌军的队伍都是些乌合之众,双方却各自为政,互不相让,经常为一些小事引起事端,我就常到这两个部队进行调解,做团结工作。有一次,两个杂牌军之间,发生了武装冲突,情况很危急。我带着北区八路军指导员同县长孙亮等几个人去调解。双方的主要矛盾是人力和物力的动员。我们先找到东南区夏维礼了解情况,他表示只要互不干扰各自区界内的事就好办。还派了一个代表,随同我们一道去李树林部。但是在到达李树林部队的时候,对方以为我们几个人是夏维礼的士兵,未停止射击。我们下马卧倒后,枪声仍然不停。幸好指导员有作战经验,从兜里掏出一块白手绢起身,边跑边摇晃边喊:“我们是八路军。”还是这一招奏效,对方看清是八路军,枪声才停了下来。李树林派代表把我们迎了过去。经过我们的劝解,李树林也同意我们的解决办法。双方达成谅解,这次冲突就这样平息下来了。一个时期之内双方都相安无事。 

一年之后,夏维礼的部队突然对李树林部队进行袭击,打散了李树林的部队。这次由于是夏维礼毫无道理地挑起事端,他自知理亏,事后便偷偷地率部队逃到冀中,企图投奔顽固派张荫伍(张荫伍当时是跟八路军制造摩擦的专家)。但是,夏维礼的队伍军纪很坏,沿途偷、抢老百姓的东西,引起冀中地区群众的极大不满,不断地向当地政府申诉告状。后来由冀中地区的一个县政府向夏维礼的部队提出警告。他们表面上虽然接受,背地里却依然如故。在这种情况下,我八路军冀中某部实在忍无可忍,将夏维礼的部队缴械改编。从此夏维礼、李树林的两支杂牌军被淘汰了。 

在联合政府工作了一段时间,也就是在夏维礼、李树林第一次冲突之后,我又回到北区由县委直接领导的根据地担任区长工作。主要是在我巩固区进行征兵和动员公粮以及其他战时的动员工作。我们在征粮中实行合理负担的制度,而不是按土地的大小平均负担。因为那时的地主、富农不仅手中的地土质肥沃,且都有一些副业收入,多负担一些抗日的粮款是合理的。而多数老百姓家里的土地较差,本来就长不了多少粮食,再按土地面积分摊就会加重贫苦群众的生活负担。所以根据地政府就采用了根据土质好坏,收入多寡实行合理负担的办法。 

在实行合理负担这一办法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个办法在我巩固区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在没有建立根据地的地区是有很大困难的,尤其是地主、富农势力大的地方阻力更大。为了使合理负担的办法更好地实行,我们采取各种办法,做这方面的宣传工作。我在夏维礼政治部小报上写宣传文章,同时配上讽刺画,画一个小人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包袱压得抬不起头来。另一个大个子背着一个小包,悠闲自得。利用讽刺画上的鲜明对比,来说明现实中,地主、富农与老百姓的负担的不合理现象。通过这些办法,我们的合理负担工作开展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