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领袖们开始担心:中国和欧盟正走向贸易战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随着经济紧张局势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欧洲在华顶级商业集团担心布鲁塞尔和北京正处于贸易战的边缘。

据南华早报今天报道称,近几个月来,欧盟委员会发起了一系列日益引人注目的调查,并因中国明显不愿意扩大欧洲企业的市场准入或减少对工业补贴而感到沮丧。

最引人注目的调查涉及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补贴,将于六月初结束。预计7月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临时关税。

当一方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或限制其产品的市场准入来报复另一方的政策时,就会发生贸易战。

中国欧盟商会会长延斯·埃斯凯伦德周四在布鲁塞尔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历史先例,我担心会遭到报复。”埃斯凯伦德警告说,针锋相对的交流可能会让中欧关系陷入“螺旋式下降,这对双边贸易来说将是毁灭性的”。

这位丹麦高管表示,他希望局势的紧迫性能让双方回到谈判桌前。不过,他对于事情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并不乐观。

埃斯凯隆德表示,过去欧洲曾遭受过“信誉问题”,中国决策者认为将欧洲市场武器化的威胁并不严重。据他说,“我仍然认为,在某些地方,人们有一种感觉,最终欧洲没有意愿推动这些事情,或者也许你可以与一些欧盟成员国交谈,他们会进行阻拦干预。”

铁路、太阳能、风能和技术领域的大量贸易和竞争调查已经证实了这一建议。这些都将阻碍中国企业进入庞大的欧盟市场。

据该报道,这位丹麦高管希望形势的严重性能够促使中国紧急转变态度。“我认为欧洲现在正在努力解决可信度问题,”他说。 “这是一种说法,‘你现在最好集中注意力,因为事情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继续下去了’。”

埃斯凯伦德对“委员会能够以对中国有意义的方式采取行动”的快速发展表示惊讶。他用乌克兰战争的酝酿进行了类比,当时美国情报部门警告称,在 2022 年 2 月全面入侵之前,俄罗斯军队在边境扩散。

“你可以看到边境上的这些行动,但你还没有真正按下按钮……媒体让我们充分了解部队的调动,”他说。

“我们担心可能发生的是,这些事件会自行发展,并成为一种自我强化的厄运循环。我认为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种情况发生的风险。”

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欧洲和中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的避雷针。

欧洲人认为,中国的补贴导致高科技和绿色产品生产过剩,而中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吸收这些产品。然后货物以较低的成本出口,相对开放的欧盟经济是合乎逻辑的目的地。

尽管一些人欢迎廉价商品的涌入以帮助欧洲的绿色转型,但官员们担心它们可能会削弱当地供应商的利益,并使他们破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在法国表示,“中国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埃斯凯伦德警告说,必须认真对待这些担忧,重要的讨论不应迷失在语义中。

埃斯凯伦德说,“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中正在发生的所有这些事情,包括库存增加、利用率低、通货紧缩压力、利润侵蚀、市场份额损失等等。” 他指出,这些都是通常与产能过剩相关的事情。“但这也可能是国内需求低迷造成的。

该商会最新的会员调查发现,对中国的信心处于历史最低点,46%的企业认为产能过剩是一个问题。商会负责人认为问题可能会变得更糟。





PUBLICIT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