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到死心如铁】

来源: 弓尒 2016-03-07 19:56: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678 bytes)
回答: 【背负青天看北京 巨幅图片】弓尒2016-02-25 20:18:30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着了、几茎华发。

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

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    陈 亮《贺新郎》

 

-----------------

贺新郎

【宋】辛弃疾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
记当年、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

  2、注释:

     老大:年老。那堪:怎么,那能。

     元龙臭味:是说与元龙气味相投。元龙:陈登的字,东汉末年人,以天下为己任。《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陈元龙有“湖海之士,豪气不除”的称誉,对不能忧国忘家的许汜不予理睬,受到刘备的赞许。臭味:气味,情趣。 

    孟公瓜葛:与孟公建立了情谊。孟公:陈遵的字,西汉末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性情放纵,好客。瓜葛:牵连、关系。《汉书.游侠列传》:“陈遵字孟公,杜陵人也。…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硬语:豪迈刚劲,不合时宜的话。

    渠侬:他人,指在朝当政的人。渠侬:吴语对他人的称呼。

    汗血盐车无人顾:良马被人用来拖笨重的盐车,无人过问。比喻人才被埋没和受到屈辱。汗血:良马名,产于西域大宛,传说它流出的汗颜色如血,号称一日千里。盐车:相传伯乐乘车经过虞坂,有骐骥 (骏马)伏盐车下,见之长呜,伯乐下车泣之。

    千里空收骏骨:是说买了千里马的骨头也是徒劳的。比喻无人重视人材。《战国策·燕策》载:君王要买千里马,使臣以五百金买了千里马的骨头,于是许多人闻讯后纷纷选送千里马。骏骨:骏马的骨头。

    中宵舞:闻鸡起舞,志向远大。《晋书.祖狄传》说祖狄“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补天裂:用神话女娲补天的故事,比喻收复中原,统一山河的理想。

------------------

 其次,两首词都善于运用典故,极好地为感情的抒发作了铺垫,而且使情感的表露直率中蕴含蓄,十分耐人寻味。辛弃疾是用典的高手,这首词用典是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词中,作者提到“元龙臭味,孟公瓜葛”,元龙是三国时陈登的字,具有湖海豪气。一次,许汜去访,陈登却不与搭话。晚上,元龙自己睡大床,却让许汜卧下床。原来,元龙所以蔑视许汜,是因为在天下大乱时,许汜无救世之意,反而是求自己安逸。孟公是汉代陈遵的字,陈遵待客非常热情,每当客来,豪饮大醉,并不惜把客人的车辖扔到井里,要把客人多留一会、多留几天。作者用元龙、孟公的典故,一方面抒自己忧国之情志,另一方面表自己与辛弃疾的友谊。下阕,词人继续用典。“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这里用了三个典故。“汗血”,也称“天马”,是一种千里马,流汗如血。“盐车”,据《战国策·楚策》,骏马拉着盐车上路,久行不歇,结果“蹄申膝折”,大汗淋漓,浑身伤痕累累,伯乐路上遇见,怜惜不已,抱头而哭,骏马“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千里空收骏骨”的典故源于《战国策·燕策》:燕昭王即位后广招贤能,郭隗就讲了一个古代君王以千金求千里马的故事,说涓人去找千里马,三个月才找到,可千里马已死,于是用五百金买了马头。君王大怒,涓人说,死马尚且花五百金买来,何况买活马呢,人们一定欣赏君王爱千里马的。果然,不出一年,来了很多千里马。郭隗对君王的意思是爱惜人才、先从我开始。词人连用典故,不是为显示自己,胡乱堆砌,而是借典明志抒情,很好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怀,抒发了郁积心头而不便明言的不平之鸣。

  陈亮的词也多处用典。首先,伊尹、诸葛亮两人在词中出现,就是用典。伊尹以天下为己任,帮助汤讨伐暴君桀,将老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而诸葛亮对刘备,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竭尽全力辅佐蜀。陈亮就是伊尹、诸葛亮这样的忠臣,可统治者无人解察,作者真是报国无门、欲哭泪涟啊!词人不直抒胸襟,但以古代君子自喻,心意自然可明。“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一句,两处用典。一是《战国策》云:“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作者以此表明知音之少、与辛弃疾交遇之深。二是李白诗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地三人月”,隐括了李白的诗意,表达了自己孤独的痛楚和怀人的心情。“风从云合”一句,暗用《周易》的典故。《周易》中有“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的句子,意思是古来圣贤,大多是有好的际遇才干出惊天的事业,表明自己不为目前的处境而感伤、要等待风从云合的机会成熟这样的心迹。“卧百尺、高楼斗绝”用的是陈元龙忧国忘家的故事。陈登心忧天下,一次,一位忘了国家大益而要退求田舍的朋友去看望他,他居然不理不睬,自顾上床而卧,原来,他对只顾小家庭、不念及国家利益的人是不屑一顾,要与其断绝关系的。陈亮要学陈元龙,不与那些无国家之念的人相齿。 
   
  两首词是应和之作,其格调、内容、写法都是比较接近的。但辛弃疾毕竟是词坛高手,跟陈亮比,也确有其略胜一筹之处。细读两词,陈亮的作品比较拘泥一点,对两人间友情的渲染较多、较浓了点,而辛词则起笔不凡、走笔不俗、落笔不臼。从其对当时国家形势的揭示、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抨击、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渲泄来看,辛词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而在塑造形象、抒发理想和情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理想情感和浪漫主义精神,也就是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善地交融起来,创造了艺术的优美境界。

 

--------------------


【简析】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北郊带湖访问作者。作者和陈亮纵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复国,极为投契。陈亮在带湖住了十天,又同游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后来,陈亮因朱熹失约未来紫溪(地名,在江西铅山县南),匆匆别去。辛弃疾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从时间上看,这首词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 
 上片写友情。前四句以陈登、陈遵作比,说明作者与陈亮思想一致、情投意合的深厚友谊。中三句写他们旷达的胸怀与不慕富贵荣华的高尚情操。后四句写他们为国事担忧而发的恢宏议论以及因无人响应而产生的牢骚。下片论国事。前四句从抗战派与投降派的尖锐矛盾出发,提出了为什么祖国遭受分裂这一严重问题。实际上是?quot;南北分裂,已成定势"这一投降主义谬论的批判。中四句,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摆出了人材不得重用却又高喊搜罗人材以致堵塞了收复中原的通路这一严酷现实,揭露了投降派坚持屈辱求和打击抗战派的反动政策。最后四句,通过"男儿到死心如铁"和"补天裂"这样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们争取祖国统一的决心。 
 这首词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和陈亮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所结成的战斗友谊,抒发了他们坚持抗战,志在统一的壮志豪情。 
 这是一首唱和词,但与一般酬答往来的庸俗之作大不相同,它写得感情饱满,痛快淋漓,内容丰富,形象鲜明。值得提出的是,这首词始终注意描绘和歌颂陈亮这一胸怀大志的人物形象。就全词来看,作者的笔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历史人物来赞美陈亮的宽阔胸怀与远大理想;二是通过对时政的抨击和对"富贵"的蔑视来突出陈亮的高尚品格;三是通过陈亮的言论"男儿到死心如铁"来歌颂陈亮为国牺牲的决心和坚定立场。词中把写景、抒情、用典、使事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http://cn.rocidea.com/roc-13908.aspx?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