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
这首拗律能收在唐诗三百首第一首,得仗李白激赏之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并未脱离格律,开篇放得开,后面又能收回格律中。
所有跟帖:
•
我也认为是李白的激赏。但我这有书上说:“此诗被讼论不休”,讼,估计就是律的争议
-归来探梅-
♂
(217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5:07:01
•
是,诗仙激赏得有道理。。。
-泥鳅儿-
♂
(310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5:24:59
•
俺觉得小白就是把这首当诗赏的,不论其类型。:)李杜都对古体赞赏有加的,唐代的格律大师们谁也没说格律就比古体“高级”
-阿留-
♂
(62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5:43:21
•
正是。。。格律是一种形式,然后,它同时也是代表一种古典文字传统,严格遵守,有利于传承。。。
-泥鳅儿-
♂
(59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5:55:36
•
确实,有规可循,而且照着写出来就可以保证音律起伏,尤其适合初学音律者。
-阿留-
♂
(288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5:58:49
•
恩,大师咋写咋有理~~~
-泥鳅儿-
♂
(194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8:53:26
•
赞同!
-阿留-
♂
(0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8:54:50
•
记得某大家评论这首叠字如此之多,以至于只用了46个字,但丝毫不觉单调。而且前四句写得高古,和后四句反差强烈。
-阿留-
♂
(71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5:34:55
•
鳅儿说得对,如果不收回来这首肯定就不算作七律了,但还是好诗。其实俺觉得格律类似唐代的“流行音乐”,如果知道当时的唱腔,
-阿留-
♂
(104 bytes)
()
09/22/2016 postreply
0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