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土匪抢县城是不容易的,城外就一辆马车接应,能带走的有限,没技术的愣头青抢一堆破烂就回家敝帚自珍了,给同行耻笑。 有技术veterans动手之前都是要靠墙想大半天的:我是要金银细软呢,还是古玩字画呢,然后点测,哪儿有宝贝一目了然,最后进城定点清除。 如果说抢县城是一门技术,这点测简直就是一门艺术!有人论证了:测准了随便一抄都是宝贝,测偏差了,等于当回保洁进城收了圈垃圾。江湖上流行的方法很多:日出测日头旁边的云;找中灰;拍黑人测脸你就瞎了,测他手里花的绿叶再+X档,等等等等。。。。 很多具体方式那是不传之秘,要么老子传儿子,要么师傅传徒弟,点哪儿,测哪儿,每个县城都不一样,外人是不知道的。一句话:土匪,不是谁都可以当的。
如今,土匪干工作可不是镰刀红缨枪配马车了。 地下有GPS装甲车金属探测器,天上无人机,城外火车接应。这土匪是越来越好干了。 怎么干?一句话:向右向右再向右!管你垃圾宝贝我全城扫荡,火车拉回去再慢慢玩。 下面这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得来的。
Histogram 靠右,但是没挨着最右边,整张图没有过曝的地方,最大程度了记录了画面信息。
回家裁一裁,曝光拉回来,白平衡,锐化,刷刷,就得了。
Veterans 说你这是简单粗暴不艺术, 对了,这种抢法的beauty就在于基于科学原理的机械粗暴。 我全部注意力可以放在对焦和构图上。这是个极端的例子,我构图都是回来弄。 当时这个看好的最佳机位让给同去一位摄友,她拍好了,我来已经错过最佳时间。我就张开口袋向右向右再向右,全装回来再说。 不好看?你说咋改就咋改,全部细节我都有。
Veteran又说:“曝光要根据审美和兴趣,我感兴趣的是画面最左边那颗树上部,这细节你没捞着 (histogram最左边挨着边缘,欠曝了)” 慢着,俺还加减两档bracketing了。 这么说吧,GND + bracketing +向右曝光,俺基本上算是掘地三尺,整个县城翻了个底朝天。 从县老爷家压箱底的宝玉,到街头小童手里的蝈蝈,统统带走装火车!
有人说:有必要吗,差不多就ok啦,正确曝光暗部看上去已经很好啦。 俺是这么想的: 开着火车来的,不装满不亏的慌嘛?Historgram最右边1/5区域不用, 等于浪费了一半芯片记录信息的能力。(具体理论,The Luminous Landscape 上很多文章) 全卷下来, 等再过10年,显示器技术进步了,或者审美趣味改变了,我回头翻翻仓库,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玉不值钱了?宠物更精贵?跟我来,当年我抢的蝈蝈在这儿!
最后聊聊Live view。 向右曝光,原来都是曝一张,看histogram,调整参数,再来一张,过曝了,调整,再拍一张,浪费快门啊,怎么叫简单粗暴一键搞定呢? 用Live view实时显示histogram,参数变化了,histogram也变化,看到快碰着最右边了,按快门,喀喀喀三张 bracket出来搞定! 原来是打一枪,看看,再打,现在有了夜视仪加激光瞄准镜,你还是打打看看再打吗? Live view优点不光是曝光了,用D800的同学们, 尼坑官方已经说了,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机器解析力,推荐用live view精确对焦。 别上来就F16了,live view放大10倍看看 F14, F11景深够用不,不然衍射死你。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一句话,有新技术,就最大程度利用。现在都机器片羊肉了,您说还是手工片的肉吃起来香。。。。某些情况下,Maybe。
农民一个,丢下锄头就当土匪了。 说得不对的地方随便砖我,俺也跟着学学您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