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看看“我的国”到底怎样

来源: Y自然流露Y 2024-02-15 08:37: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763 bytes)

去年中国疫情解封之后,不少海外华人纷纷踏上回故乡之路,其中大多是疫情之后没有回国的同胞。尽管机票是疫情前的一倍两倍三倍,大家还是勇往直前,因那里有我们的亲人特别是父母见在的更是急不可待地奔赴。而那些双亲已不在的朋友们倒是不急不忙,说是待机票回归疫情前的价位再考虑,因他们回国的目已不再是探亲尽孝,更多的是游山玩水,朋友同学聚聚,吃吃喝喝....

属于前者我,赶上老父仙逝,去年跑回去两趟尤其第二次陪老妈呆的较长,因而有时间深入“基层” 对国情有些了解。回来之后,那些依然不着急回国的朋友们都会异口同声询问国内现在到底怎么样?看来大伙读多了海外对国内的“负面”报道,心里七上八下不知是否,想从我们回国亲身体验中找些答案。其实咱何尝不是带着诸多疑问踏上那片土地,想搞明白到底我的国是不是如海外报道的那么不堪....

去年当我四年后首次走下飞机进入中国海关会时还真有些忐忑,生怕遇上点什么麻烦。结果从查黑码 (健康码), 按手印,填入关单,过海关, 感觉工作人员漫不经心,一切顺顺利利。我取完行李走绿色通道,什么都不查,如果包里真装有“违禁”东东人家根本就不care。不过机场到是空空荡荡的,也没什么好管的。上出租车回家,才开始感觉有些不同,咱只能现金付费,付的整钱司机都懒着找。国内一切都在手机上,打车,付钱,查路,订票,坐公交,共享单车.....,我是两次回去后才将手机,银行卡,支付全部邦定。我跟还没回去的朋友说,若回国带上手头存的人民币,最多只能从机场打个出租,下了车没有国内能用的手机绝对晕菜,不说寸步难行但也十分不便,估计路边吃个饭,没手机刷钱人家都不伺候你,所以最好找个本地的朋友接应一下。现在“我的国”已不是揣着人民币能走四方的时代了。

在北京四处溜达接触不同人,我发现百姓并不是活得“很丧”,  人家该吃则吃该玩则玩该乐则乐,挣钱就耍的年轻人不看新闻不关心政治。疫情后的百姓生活依旧,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曾经的“大白”们没有被清算,脱了白大褂混迹百姓中滋润的很。市场上与百姓息息相关菜肉蛋大米价格基本平稳,政府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后台肯定补贴不少,  晓得稳住菜篮子稳定百姓才会“不折腾”,  而之外的食品,比如枸吉子海参等非必须的营养品,按老妈说价格涨的就有些离谱。

北京三种人最多,快递,保安和环保,他们的身影处处可见,快递保证网购火爆,保安保证社会的“稳定”, 环保确保城市四处见绿。 往商厦走一走,空空荡荡,大家都去网购。原来家附近的三层楼书城,已萎缩到一层,之中老习的著作占满了入口的门面,估计离关门大吉不远。 第二次回国赶上“十一”,来北京的外地游客不少,爬长城进紫禁城到天安门看升旗依然是中国百姓的梦想,他们兴匆匆走来走去,还能看出挂在脸上的丝快乐。老外游客的身影凤毛麟角,偶见的都是东欧人或老黑。倒是公园见到不少身体杠杠已退休的六十岁上下的男女,唱歌跳舞打太极拳,抒发身体多余的能量。

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又有不同的发现,时下社会的服务机构比比皆是,比如我走访过的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公证处,房产局,各个都都有办公柜台,与银行一样人们拿号办事,不再像过往的衙门式运作让人永远摸到门路,总想着先找关系想着走后门。办事人还算负责任就是缺乏热情,一张公事公办的脸。

有关经济及就业的情况与我们海外看到的差不多,外表的红火和新闻的赞歌难掩普通从业者内心的焦虑,内卷躺平996 常挂在他们嘴边。我在珠海搞IT的 一位亲戚,五十岁出头已待业几年,他刚大学毕业的孩子专业有些偏就根本找不到工作,后来靠母亲的关系找到一家公司免费实习半年,之后何去何从不得而知。面对如此的境遇,皇城根下的百姓难免不发牢骚,坐在一起传小道分享爬墙看到外评已成为常态。

“我的国”还是 “我的国”,去旅游玩玩吃吃还不错,别过于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且没必要别回去太长,蜻蜓点水,待闹心再撤,以后就没有回国的 Desire -: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