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纽约的冬天四

(2006-11-10 00:51:56) 下一个

  周嘉这时候不得不叹服杭海的能耐,一瞬间的功夫就在自己眼皮底下,一百五十美金轻轻松松到手。杭海又陆陆续续的画了一些,虽然不象前面第一位是正价,但一幅少说也是五六十起价,有的是double,价钱就更高了。就在杭海休息的当儿,他对旁边的人说今天生意不好。周嘉好奇的问:“我看你一直画呀,那你现在有多少了?”“咳!我今天一天才五百。”杭海皱了皱眉,显得很不满意的样子,又点了根雪茄说道。“你这样还嫌少?”“我去年这个时候一天都进帐一千的,我自己的日记本都有记录。今年不行,天冷的太早。”杭海摇摇头,一双小眼又在过往的人群中搜寻着目标。周嘉又看看周围画画的人群,这里画画的以中国人为主,还有些韩国人靠在中国人的边上;两三个俄罗斯人夹在中间卖着画片;有着烧烤的焦烟味且混杂着叽叽哇哇的中东歌曲,那多半是中东人张罗的烧烤摊子。周嘉看到这群画画的人身后都有个和杭海类似的小箱子,再仔细瞧瞧,发现大家用的工具都差不多。而且画的路数都很相象,都是四分之三侧面,都是从眼睛开始画起,都是铺上点块面再用手揉搓两下。她知道这种画法比较快,但是直觉告诉她这样容易把手给画“油”掉。她不由得把这种想法讲给杭海听,杭海听了不以为然:“你是想赚钱还是来搞艺术?在街头上画画,重要的不是在于你去怎么画,而是你怎样快而有效的赚更多的钱。”

 

  周嘉回到家后已经深夜十二点多了,感恩节刚过不久,桌上还留着前夜party没吃完的火鸡肉。她这个时候才想起饭还没吃,便用餐刀割点鸡胸脯下来,就着可乐将就的吃了起来。这时候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周嘉一看是纽约的号码,又觉得有些陌生,但还是接了起来。“喂?到家啦?我是杭海啊。”周嘉这才想起留给人家自己的电话号码。“恩,是呀,我到家了。”“哦,那就好,你一个女孩子晚上一个人回去要注意安全啊。你到家了,我也就放心了。”“谢谢你呀,杭先生。”“哪里,你以后在纽约画画,别的画画的要欺负你了,你就找我,纽约的警察还让我几分呢!”周嘉虽然心存感激,但对杭海讲话里含着的江湖气有些反感。尽管如此,她还是按奈不住好奇心地问道:“警察怎么怕你了?”“他们给我开罚单的时候,我就上法庭告他们啊,有的还被我告退休了呢!唉!怎么讲呢?有的警察他就瞅准中国人怕事不会英文,为完成份额乱开罚单。就为这,我也帮人家上上庭什么的。不过他们对女孩子很客气,特别是对于你这么可爱的女孩子他们不会对你怎么样的。”周嘉听到这胳膊上立马有点发麻,赶紧说道“杭先生,我妈打电话给我了,不能和你说了,下星期纽约见,ok?”“好好好,那就晚安。”那一头也挂了电话。周嘉略微松了口气,又拨了电话给蕾蕾。

 

  旧金山的时间比美东晚三个小时,蕾蕾很快接了电话,照例是欢快的“Hello?”“你出的好主意啊!”周嘉有点没好气的讲。“怎么说?赚着钱了吗?”那头照例兴致勃勃的问。“钱一分没挣,倒引来色狼一条。”“哦?怎么说呢?”周嘉把前前后后说了一通。“恩,那你别得罪他,保护好自己。但也许他是开玩笑也说不定。不过他可以提供你一些建议啊,这样你就少走些弯路了。还有,你才开始第一天,就有人想买你的画,这就很不错呀。要有信心,加油哦!”两个好朋友又嘀嘀咕咕说了半天。蕾蕾是周嘉来美国后最好的好朋友,两人经常有什么快乐的,有什么烦恼的就互相倾诉,分担。周嘉挂下电话时便想:假如蕾蕾也在纽约该多好。

 

  接下来的一星期里,周嘉着手材料的准备。她用charcoal 在新闻纸上试了试,发现自己画的并不顺手,而用在普通的素描纸上则好很多。在她逐一做试验的过程中,她感觉用charcoal pencil 比用单纯的charcoal要顺手的多,这也是和周嘉原先受的学院派教育有关,不管是美术高考还是室内的长期作业,大多用的是铅笔或是炭铅笔。她也就是在实验创作中才会用charcoal打打初稿。她不喜欢和街上的其他人那样千篇一律的用同一种手法画画,即使是在街上画画赚钱,在她眼里,画每一个人就是一种创作。她希望获得不仅仅是金钱,而是创作中积累的经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