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佚名:尼采为什么说 上帝死了

(2008-06-02 07:38:48) 下一个
1888年底,德国思想家尼采写下了这样的话:“我知道我的命运。总有一天,我的名字要同那些对最可怕事物的回忆联系在一起。”几天后,尼采精神分裂症发作,被收容进了精神病院。一般人知道,尼采的名字与“上帝死了”的断言联系在一起。但一般人不知道,尼采的名字还与另外一句名言联系在一起——“消灭害人虫”。1900年8月25日,尼采这位毁誉交加的疯狂思想家终于病逝于德国魏玛。  

尼采的上述预测果然不错,历史真的把他的名字与“最可怕事物”联系在了一起。尼采逝世后不到30年,他的思想就被德国纳粹党全盘接受并付诸实行。1943 年8月,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库尔斯克大战——在苏德之间展开,德军失败,德国-苏联间的攻守态势从此逆转。同月,盟军彻底占领西西里岛,意大利军队崩败。在大厦将倾的危急势态下,神经质的希特勒居然还不忘给他的倒霉战友墨索里尼送来一份生日礼物——全套24卷的《尼采全集》。  

特定的话语,只能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传达出它真实的涵义。中国“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纯粹是一个文化批判口号。尼采“上帝死了”这句名言,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很容易解读成“传统价值观该死亡了”的意思。但是,对当时的德国排犹主义者来说,“上帝死了”不仅是一个文化批判口号,也是一个种族主义口号,他们十分容易把“上帝死了”这句话理解为“犹太人该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尼采的著作中充满了歇斯底里的谩骂,他说犹太-基督教价值是奴隶、贱民、败类、畜生的东西,是衰退的民族的阴谋,是“奴隶造反和奴隶的欺骗性”,“欧洲的衰落——取消被奴隶污染了的价值”,必须“铲除衰退的民族”。尼采认为,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兄弟,是犹太人用于欺骗和软化其它民族的阴谋。犹太人自己信犹太教,相信自己民族是特殊选民,从民族优越感中吸取力量,而将基督教的平等和博爱推给其它民族,成就了自己,超越了别人。尼采的结论是:“我们更高贵,保存我们胜于保存那群畜生。”在排犹主义情绪的环境中,尼采彻底否定“犹太-基督教”文化的背后,就是彻底否定犹太人。尼采说:“说这类人(犹太人)是灾难性的,是因为他们蛊惑人心------发明‘上帝’这个概念,是用来反对‘生命’的概念——‘上帝’的概念包含着一切有害的、有毒的、诽谤性的东西,它把生命的一切不共戴天的仇敌纳入了一个可怕的统一体。”因此可以说,“上帝死了”这句话,是尼采砍向犹太人精神支柱的利斧,表达了尼采对“犹太-基督教文化” 的仇恨、挑战和决裂的态度。  

充盈在尼采著作中的这种疯狂情绪和观点,在当时的德国有深厚的基础,这就是对犹太人的深刻仇恨。尼采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德国社会排犹主义情绪的高度抽象和凝聚。情绪的理论化过程,是情绪的自我证明的过程,而情绪一旦完成理论化论证,就会成为影响人心的力量。德国反犹主义的情绪,在尼采著作中有着最极端最强烈的表述。不从这个角度去看尼采,我们就无法真正洞察他狂乱的话语背后的真正意图。在这个意义上,“上帝死了”这句话,是影响最深远的德国排犹主义口号。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思想界,是一个充满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思想界,尤其以德国最为突出,德国极端民族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尼采说:“国际民族群体的产生已经有了可能,它们引为已任的是培育主人民族,未来的‘地球主人’。——一个崭新的、巨大的、建筑在严酷的自我立法基础上的贵族政体,这个政体将使哲学强人和艺术家的暴君意志立足千年——高等的人类。”哲学强人的暴君意志——尼采?艺术家的暴君意志——希特勒?高等的人类——地球的主人——当然是日尔曼雅利安人。纳粹党走了这样一条路:以统一的雅利安民族血缘为凝聚力,以雅利安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为纽带,以雅利安民族的至高利益为号召,将整个民族打造成一个铁血军团,在强权和暴力的控制下,与其它民族或国家作铁血之战,争夺生存空间,雅利安高贵民族一统世界。劣等民族没有生存的资格,优等民族必须清洗全球。  

德国极端民族主义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首先将矛头指向了犹太人。尼采说:“这个民族(犹太人)虽然搞虔诚的骗术,却自以为天衣无缝,颇为心安理得。它认为,假如它去布施道德,别人可能不会严加防范。假如犹太人以天真的姿态出现,则危险性就增大了。假如你们去读《新约全书》,切不可失掉自己握有的那点理智、怀疑和狠心的基础。出身卑微的人一部分乃是庸众,他们乃是受人敬仰的上流社会的渣滓,甚至在没有丝毫一点文化味儿的环境中混成了人,无教养、无知识、根本不知道精神世务中竟会有良心,就像——犹太人。”排犹主义不能代表德国种族主义的全部内容,但却是最为核心的内容。纳粹党以排犹为号召而兴起,以消灭劣等民族(犹太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等)为已任,近600万欧裔犹太人在纳粹党的集中营里被害。  

值得注意的是,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几个世纪的情绪积累和思想储备的结果。怨恨仇视犹太人,歌颂强权、暴力和战争,并不是尼采的专利。尼采之前,德国思想史上影响最为巨大的新教创始人路德(1483~1522年)在其晚年,就疯狂攻击犹太人。但是,路德把对《圣经》的信奉和对犹太人的攻击分离开来。尼采则把对犹太人的攻击延伸到了《圣经》,深入到了犹太人的精神领域。尼采以后,德国思想家斯宾格勒在他《西方的没落》一书中,也继承尼采的思想,强调血缘、强权、暴力和战争,为大屠杀的行动正名,为德国极端种族主义推波助澜。就算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黑格尔(1770~1831年)也没有摆脱极端民族主义,他在《历史研究》中强调,天命(绝对理念)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天命落在东方人头上,第二个阶段,天命落在希腊-罗马人头上,第三个阶段,天命落在日尔曼人头上,“日尔曼精神是新世界的精神”,国家至上和从事战争,就是天命对日尔曼民族的要求。从黑格尔强调的 “日尔曼精神是新世界的精神”,到尼采所强调的“基督教道德乃是江湖骗术”,这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联系的过程。  

十九世纪中后叶,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全面兴起,无数思想家和政治家不断给它滋养。到二十世纪初,希特勒纳粹党则展现了它的核心内容,它脱下画皮,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尼采心中有自己的国家理想:“国家,就是有组织的非道德(反基督教道德)——对内,警察、刑法、等级、商业、家庭。对外,权力意志、战争意志、掠夺意志、复仇意志。”如果我们说,这是魔鬼出笼现身,尼采一定会笑纳这个说法,因为他自己早就说过:“魔鬼自古以来就有甘当承受诽谤和遭受污蔑的兴趣 ——我们是魔鬼的大救星。我们把伟大和恐怖相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