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正文

《生命和家园 09》

(2024-03-13 22:45:34) 下一个

经过古陆核的持续产生和碰撞合并,也经过地壳板块活动的冲撞挤压的造山作用而导致花岗岩山系持续累积,地球上第一个超大陆,凯诺兰大陆在乌尔大陆的基础上于二十七亿年前形成了。凯诺兰大陆被称为超大陆不仅仅因为它比乌尔大陆大很多,也因为这块连续的大陆包括了当时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陆地。这时的地球也经历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沉积岩的形成。雨水中高浓度的碳酸能够腐蚀火成岩。岩石经过风化和侵蚀,随着雨水的冲刷到环绕陆地的海洋边缘,堆积形成一大片的三角洲。

三亿年之后,凯诺兰超大陆开始分解。动因应该是地壳板块运动的张力,也可能是大陆内部持续积攒的热能和张力。大陆分裂形成很多断面层。裸露的岩石的碳酸合成反应导致大气中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被吸收。大气中刚刚出现的氧可以分解另一种温室气体甲烷。地球会经历一次大规模的降温气候变化。但是,我们现在对凯诺兰超大陆时期气候的了解还不够确切。二十亿年前,离散的陆块又聚合在赤道附近,形成哥伦比亚超大陆。哥伦比亚超大陆从西往东长达一万三千公里,南北方向宽有五千公里。它总共包含五大块陆地,其中代表中国华北的古陆核可以被标定出来了。十六亿年前,哥伦比亚超大陆开始分裂,到了十亿年前又形成了罗迪尼亚超大陆。

罗迪尼亚超大陆大概出现在南半球,但是地质学家还无法确定各大陆块的相对位置。罗迪尼亚超大陆的一个特点是至今没有寻找到这一跨度两亿年的时期里形成的沉积岩。最大的可能是各大陆块聚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超大陆的内地干燥无雨,类似当今澳洲的情况。以后,罗迪尼亚超大陆分解。陆块向南极移动,再次聚合,在大约六亿年前以南极为中心形成了潘诺西亚超大陆。此时的地球还处在称为雪球的冰河期,整个超大陆被冰雪覆盖。潘诺西亚超大陆随后分裂成劳伦西亚,波罗的,西伯利亚,和冈瓦纳四大陆块。在三亿年前,这些陆块又聚合成为魏格纳首先提出的超大陆,盘古大陆。

在两亿三千万年前,盘古超大陆开始从中间分裂。大西洋的中北部打开,同时北美洲的东部和非洲东北部的陆沿开始形成。此时的北美洲和欧亚大陆还连成一个劳拉西亚大陆的整体。冈瓦纳大陆包括其余的陆地部分。到了一亿七千万年前,盘古超大陆在古特提斯海和太平洋东部裂开,造成劳拉西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分离。这时,劳拉西亚大陆的欧亚部分向南漂移,古特提斯海开始闭合。而北美洲又向北漂移,大西洋北部初成模样。到了一亿五千万年前,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特提斯俯冲带的作用让非洲,印度,和澳洲陆块向北漂移。这时南印度洋开始形成。到了一亿二千万年前,南美洲与非洲大陆分离,向西漂移。南大西洋开始形成。同一时期,马达加斯加和印度开始离开南极洲。马达加斯加很快就附靠在非洲大陆的东岸。而印度陆地一直相对快速地往东北方向漂移,在六千万年前,碰撞欧亚大陆。喜马拉雅山脉在陆陆板块挤压的造山运动中开始崛起。也就在六千万年前,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形成过程结束。特提斯海消失。北美洲和格陵兰岛和欧亚大陆分离。澳洲与南极洲分离,以相对快的速度向北移,开始挤压东亚板块。南美洲向北移和北美洲接触上。最后,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离打开了南极性洋流通道。洋流的循环冷却南极洲的温度。南极洲掩藏在上公里厚的冰雪之下。当今地球陆地和海洋的格局就基本形成了。

既然地球经历了多次的超大陆循环,我们很自然地想到现在的陆块还会聚合,将来的地球还会出现一个超大陆。非洲会持续向北挤压欧亚大陆。地中海消失,非洲和欧洲连接。澳洲同样地挤压欧亚大陆,和东南亚连接。南极洲向北漂移,衔接上非洲和澳洲。然后,大西洋开始收缩闭合。美洲重新和欧洲,非洲,及南极洲连接。二亿五千年之后,地球将迎来具有一个超大内海的新的超大陆。

—写于2022年10月9日(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