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闲话“不孝有三”

(2023-08-09 11:20:09) 下一个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一句妇孺皆知的古话,不过大多人只是记住了“无后为大”这种不孝,其它还有几个“不孝”倒没有多少人去探究。察其原因,恐怕是这“无后”与生殖紧密联系,而这生殖关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实在有些自我愉悦的成分想想过去有多少人纳妾,用的就是这一条冠冕堂皇的理由,直到今天的巨贪们也以同样理由去找几个小三生n个二胎。那“不孝有三究竟说的是什么,这倒很少有人关心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语出《孟子·离娄章句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对于这段话,从来有不同的解释,但人们多以赵歧《十三经注》为权威性解释。赵氏认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可见,赵歧是把“绝先祖祀”作为最大的不孝。把“无后”作为最大不孝,主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然。因为初民之始,就确立了以崇敬天道、祭祀祖先为核心的信仰,所谓“敬天法祖”,礼之大也。古人认为,死后有子孙祭祀,灵魂可以得到安息,血脉代代相连,永远传承而香火不断。想那一代又一代祖先的牌位,左昭右穆,庄严神圣地置之于宗祠之中,初一十五,香赭不灭,秋日大祭,子孙绵迭,这是中国人一种崇高的民族信仰和精神寄托。与之相反,如果没有子孙,死后无人祭祀,则为孤魂野鬼,灵魂永远不得安宁,其阴间处境极其悲惨。因此,不娶妻、无子嗣当然是对父母乃至祖先最大的不孝。

只是,这“不孝有三”中的“三”应非实数,孟子的《离娄章句下》又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用今天的话说,孟子认为不孝有五种情况,一是四肢懒惰,难以赡养父母;二是酗酒聚赌,忘了赡养父母;三是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四是放纵声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五是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里“不孝有三”变为了“不孝有五”,其实,“不孝”之状又何止五种,“三”者,多也,谓无有穷尽之义也。总上之议,孝与不孝,除了“无后”之外,大致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不能好好赡养父母,使其不受冻馁之苦,这既包括“诚不能也”,也包括“是不为也”;反正不管怎样,不求给父母锦衣玉食,但一定不能让父母能不饿肚子、不受寒冻。二是自己务必严格要求自己,走正道,毋邪淫,如果品行不端,行事龌龊,或使父母受辱,甚或连累父母,这便是不孝。仔细思量,真正做到了这二个方面,让父母生活有依靠,心情不苦闷,也就基本上尽其孝道了。至如有人说让自己做高官发大财,与“孝”似乎没有太大关系,最多也就是光宗耀祖而已。而且,绝对不能做贪官赚黑钱,到时候恶报一到,锒铛入狱,甚或命丧刑场,那真是个不孝之至极。

而且,我们还有许多与孝有关的传统俗语,往往片面理解,谬误流传。比如“父母在,不远游”就常常被胸无远志的人当作固守一隅的挡箭牌。事实上,圣人还有“游必有方”的下文。是句出《论语·里仁》篇,方:原由,道理。这句话意思是说,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要长期出外,当不得已必须出去,一定要告诉父母为什么要出去,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并且把父母的供养安排妥当。今天,我们真的不要曲解圣贤的意思,如果真是“父母在,不远游”,那“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怎么实现?而且,固守家中,不去外面谋生活,倘家无余粟,难道和父母一道守在家中挨饥受冻,这是孝吗?绝对不是。所以,当下时兴“常回家看看”的话题,与“父母在,不远游”实在是异曲同工,其谬一也。

于是又想起了“七不出,八不归”这句老话,大家都误以为是说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其实,这种说法也是谬种流传,其本意也与孝道有关七不出”是说出门前,如果有七件事没办好就不要出门。那七件事啊,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也,也就是我们说的打开大门的七件事。昔时男人是家中顶梁柱,当家人出门,不安排好父母妻儿的生活怎行。“八不归”是说出门后,如果有八件事没做好就不要回家。八件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也;这是古人衡量做人的八条基本道德准则,出门在外,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连累父母之举,而这正是涉及到孝与不孝的问题了。

要说孝道,究其根本,真还不是“无后为大”的问题,清人王永彬《围炉夜话》里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百善孝为先”,这还真为中的之语,孝居百善之先,换而言之,善良是孝的根本。一个人心中恒怀仁善之心,那么,就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举凡丧尽廉耻之事,都会尽量约束自己不去做。这样一来,内则家有余粟以养父母,外身无劣行以辱父母,如是则孝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