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经纬

医科大学毕业,80年代旅美留学,获药理学PhD学位,从事新药研发28载。
正文

反转基因运动与反疫苗运动

(2023-01-18 04:13:40) 下一个

反转基因运动与反疫苗运动

转基因是一种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能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经人工分离和遗传修饰,重新导入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良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它新的优良性状。简而言之,转基因就是有目地的把一个物种的一段或者几段基因,转移到另外一个物种中,使它变成一个新的物种。可是由于科学普及力度不够,加上某些团体人士的刻意阻挠,使得转基因食品在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排斥。

几年下来的留心观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有一群反智倾向的人。而且这一群体教育程度都不低,从高中、大学毕业到硕士、博士甚至教授研究员都有。中国的反转基因运动声势浩大,他们随时出现在各种集会、讨论会、以及不同媒体中,不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转基因运动。他们散布许多不实信息或虚假论文,鼓吹吃了转基因食品会致癌,甚至导致不育症而断子绝孙等谬论。他们还摆示出一幅悲天悯人、替天行道的姿态,试图说服一般民众以及跟他们意见相左的内行人。

反转基因团体曾经在中国和其它不少国家成功地阻止了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并且借助新闻媒介特别是无数的自媒体,极力妖魔化转基因食品。殊不知美国三亿多人不知不觉地吃了三十多年的转基因食品如玉米、大豆、油菜、甜菜等,也没有发现和确认任何一个人因吃了转基因食品而患病、中毒或发生与之相关联的癌症。美国科学院、农业部以及食品安全部门也都先后郑重地告诉民众:经过审批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天然非转基因食品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可是当你告诉国内那些反转基因人士这些事实,他们马上会辩驳说:“虽然现在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引起任何毒副作用,你能保证100年都不会发生吗?”他们的逻辑似乎难以被驳倒。不仅如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公开造谣说 “转基因食品是美国人的阴谋”,说转基因食品会损害动物的肝、肾和生殖系统;说美国企图通过生产不同种类的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大豆等等,来控制全球其他国家的粮食经济甚至是人种繁衍。请看:http://k.sina.com.cn/article_6290663986_176f3ea32001014ius.html#/

因此在国内那样嘈杂的舆论氛围中,不懂农业生物科学的无数外行人只能见仁见智,随心判断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真假是非。

反智倾向的人不止限于反转基因运动,在过去三年的疫情里他们在反疫苗运动中也表现地淋漓尽致。

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发生以来,美国有关的制药和生物高科技公司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短时间内开发了好几款新冠疫苗。最成功的疫苗当数辉瑞和Moderna公司的两款mRNA疫苗。它们的总体有效保护率都达到90-95%之间。美国大多数民众接种了疫苗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美新冠死亡人数从高峰期每天2000-3000人降到每天200-300人,大约下降了90%,同时重症病人也显著减少。

我们知道,任何药物或疫苗都没有所谓的百分之百的安全性。疫苗的主要副作用如局部疼痛、发烧、头痛、疲乏以及发生频率都有明确的公开数据。可是国际上仍有一些“反疫苗运动”的群体和人士经常在各种媒体上发布不实信息,极力渲染、扩大疫苗的副作用和危险性。比如,他们曾经宣称“mRNA疫苗可将其基因插入人类DNA”,“疫苗可能引起不育症”,甚至散布“疫苗注射引起9000多美国人死亡”等不实信息。其实美国一年之中正常死亡约300万人,一小部分的人刚好落在接种疫苗后的几天或几周内死亡。但根据CDC相关规定,所有这些案例必须上报到“疫苗不良反应报备系统”(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即VAERS)进行登记并逐一核查。德国之声2021年组织调查了德国、西班牙、美国、挪威、比利时和秘鲁等6个国家的所有“疫苗接种后的死亡案例报告”。结果证明:在所有的案例中,公共卫生官员发现,接种疫苗和死亡之间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总之,反疫苗运动与反转基因运动的手法非常类似,就是歪曲事实,捕风捉影并妖魔化他们所反对的东西,以此来误导民众。尤其是反疫苗运动组织经常肆意扩大新冠疫苗的“可能副作用”,把疫苗的副作用和致死率描述成令人恐怖的地步,由此阻止更多的人接受疫苗注射。其结果只能让一些受骗群众拒绝接种疫苗而独自承受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发病、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

对于个人是否应该接种疫苗、何时接种等问题,我们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并从医学权威机构如CDC获取可靠的相关信息,切莫轻信一些自媒体的虚假宣传,免得让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蒙受损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tongchuanl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李儒宾'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分享。
我在美国的朋友中,也有大约5%的人有您同样的concerns, 因此没有去注射mRNA疫苗。这个事情完全是个人的决定,必须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我所反对的是那些随意散布疫苗阴谋论或故意夸大疫苗的毒副作用而唆使民众拒绝接种新冠疫苗。

另外顺告,我的旅美医生校友群有160人,其中也有2-3人对新冠疫苗不放心,但其余的150多人都认为权衡利弊之后还是要接种新冠疫苗。我自己接种了三针Moderna疫苗,注射后第二天也有低烧,但口服泰诺后没事。
李儒宾 回复 悄悄话 我看了老兄的自我介绍,原来是同行。我也是从事新药研发工作,但主要是做临床的部分。希望能多向老兄学习。
对于疫苗的问题,我一直是不放心的。所以我一直都没有打疫苗。我主要有两点疑问。
1. 以前疫苗的研究至少要十年以上的时间,现在一年就上市了。如果是一种致命疾病,例如肿瘤,那一年上市是可以的。但疫苗是用于健康人的,所以更应该关注疫苗相关的风险。
2. 新冠疫苗不能防感染,只能防重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能算半成品。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我知道人在成年以后,很少会改变观点。
所以我也绝无奢望能改变博主观点。只再追加最后一篇贴文,分享一些事实,就会住口。
我同意博主强调的“适度”的重要性。
开山造田,使用化肥以增产,开发矿产资源,兴修水库,建高速公路和铁路,这些都可以做到“适度”,而且也可以逆转。
开山造田,只影响开的那一座山,不影响其他的山。以后反悔了,可以退耕还林。中国在“三北防护林”就这样做了。
开发矿产资源,只影响开的那一座矿,不影响其他的地。开采完了,可以变成人工湖,回归自然。德国就这样做了。
兴修水库,只影响那一条河,不影响其他的河。以后反悔了,可以炸坝。美国在哥伦比亚河就这样做了。
而转基因和这些都不一样,既无法“适度”,也无法逆转。
仅举一例。
人工养殖场里面的转基因鲑鱼已经和野生鲑鱼杂交,并把人工创造的基因传播散布到养殖场以外的野生鲑鱼种群。
以下是几个链接: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BBC:“转基因鲑鱼可以和野生鱼类杂交并遗传其基因”
GM salmon can breed with wild fish and pass on genes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22694239

耶鲁环境学院:“转基因鲑鱼和野生鳟鱼杂交后代成长迅速,竞争掉河流里其他野生鲑鱼。”
Fast-grow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salmon can interbreed with wild brown trout and produce offspring that grow rapidly and out-compete other wild salmon in streams,
https://e360.yale.edu/digest/genetically_modified_salmon__can_breed_with_wild_fish_and_thrive

人工创造的转基因一旦释放到自然界,就永远无法“适度”。通过杂交,转基因在自然界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人类不再有能力控制到什么“度”为止。
记得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说把一瓶墨水倒进昆明湖,过几天墨分子就均匀分布在整个昆明湖水里。转基因鲑鱼在海洋里也是这样。
等转基因鲑鱼把天然鲑鱼挤到灭绝,这个过程就不再可逆转。地球上经过百万年自然进化而来的天然鲑鱼就从此不复存在。
我觉得人类为喂饱自己的肚子做这样的事,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tongchuanl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谢谢您的观点分享。其实这跟许多其它话题一样,都涉及到一个“适度”的问题。
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以最低限度的自然破坏为代价。比如开山造田,使用化肥以增产,开发矿产资源,兴修水库,建高速公路和铁路,难免都对自然生态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国家法规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样,推广转基因农作物对大自然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关键是各国不能滥用这一技术而造成严重的破坏自然平衡之后果。适度、慎重而有序地进行研究和推广,是政治家和科学家们的重要责任。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我对转基因食物的个人看法倒不是觉得它对人类自己有伤害,而是觉得对不起地球。
人类为自己的私利创造了转基因食物。
而这些转基因动植物不可避免地会和地球上自然进化来的动植物杂交,把这些人造基因散布传播到农业以外的大批自然界动植物。鲑鱼就是一例。
人类为了自己的数量不停增多,而使那些自然进化而来的物种不断减少,甚至灭绝。
作为人类的一员,我对人类这个自私的举动感到自责。
也许有人会说:“为了应付人口的不断增长,转基因食物是唯一解。”
那么我会说:“还有另一解,那就是别让人口不停增长。人类保持现有数量并不会造成灭绝。也给地球上别的物种留一条活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