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菊

落叶也是有言的,只要你用心去倾听。
正文

钓鱼的乐趣

(2023-02-07 10:20:19) 下一个

每年到了早春的时节,心底里就滋生出一份小小的盼望。常在网上查看天气和水温,巴望着水温快点爬过摄氏10度(华氏50度)的刻线。因为知道,这标志着一年中钓鱼的季节就要隆重登场了。

水边长大的孩子,大多好鱼。这几年闲余时间多了,住的不远处刚好有个大水库,便常到水边消磨时光,每个周末几乎都要报到一次,如果天气好得不行的话,还要被诱去加点班。冬天里几个月不能钓鱼,真有点按捺不住。

国内钓鱼,多用浮漂,鱼线甩出去,眼睛就盯着漂,看到下沉,就是鱼咬钩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沿用这种办法,后来就跟老美学,拿掉浮漂,让鱼钩下沉,有时一直沉到底,然后不断地抖动鱼竿,让鱼钩悬在想要的深度,假饵在水中漂游,并不断的跳动,像个活的小鱼苗,引诱鱼来咬钩。这种钓法有点挑战性,因为深度不好把握,拉得太早太快鱼钩落下的深度不够,太慢了也不行,容易挂钩。不过熟练以后效果倒是不错。想像一下,你把鱼饵放到鱼的眼前,就好像拿块糖果在小孩面前晃悠,小孩家那能扛得住那份诱惑,何况那可怜的鱼儿?我有时觉得,国内钓鱼还是有点民主风格君子派头:饵甩在那里,咬不咬钩悉听尊便。美国人有点把鱼当人一样去研究,找到致命的弱点,真是残酷得有点不讲“鱼性”了。

真要细说钓鱼的技术,那还是有点说道的,并不是钓竿一甩,就等待奇迹出现那么简单。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时候,在钓鱼高手边上站一会儿,就能学到不少东西。鱼跟人一样同属生物,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对食物的追逐,寻求安全的庇护和生活的舒适。有关钓鱼的所有技术中,感觉找鱼是最关键的,因为鱼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水里的,大部分水面并没有什么鱼(人工养鱼池塘另说)。如何找到鱼,就得从食物,庇护和舒适去考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鱼有不一样的习性,所以要因鱼制宜。具体点说,要看你是在哪里钓鱼,海钓和湖钓是两码事,小池塘跟流水哗哗的河浜也不一样。还有季节,天气(主要是水温,气温,阳光和气压,有时甚至还要考虑到月亮的圆缺),水中的食物分布,含氧量,水底的地型地物等都有影响。

不同的鱼有不同的钓法,这点对鱼翁来说是常识,但新手往往看不到这一点。比如钓鲶鱼就要粗竿粗线,用大钩,带味道的腐肉做饵,时间在早晚比较好,因为鲶鱼多在晚间和清晨进食,地点要选在水底有洞穴或倒木处,因为鲶鱼喜欢隐蔽的居所,这有点跟鲈鱼相近,但鲈鱼不像鲶鱼那样老待在水底,而且鲈鱼不喜欢带臭味的鸡肝,假饵快拉效果更好。

这几年,钓过几种不同的鱼,除鲈鱼(包括大嘴鲈鱼,小嘴鲈鱼,白鲈,条纹鲈等)和鲶鱼外,还有各种太阳鱼(bluegill,有点像国内的小鲫鱼),莓鲈,美国鲥鱼,walleye,鳟鱼, 甲鱼等。其中,我最喜钓的是莓鲈(crappie)。莓鲈不大,最大的也不会超过3-4斤,一般的都在半斤以下,样子有点像国内的鲫鱼,但比较偏平,少刺。草莓以小鱼为食,肉质细润,味道鲜美,没有鲤鱼,鲶鱼那股土腥味。在我看来,莓鲈是鱼族中的女士,不光是形象,更是习性。这种鱼对环境特别的敏感,在饮食上也挑剔得很。鱼饵太大了不行,不中看的也不食。除了春天几周的产卵期外,其它时间都娇慵的像个小姐,再好的饵食,如果在一尺开外,就懒得追逐。最奇怪的是,对饵料的颜色还敏感,今天喜欢黄绿色,明天毫无来由的喜欢银白色了。钓莓鲈最大的技巧便是如何找到鱼。莓鲈对水温和光线都很敏感,通常待在水中薄薄的同温层附近,同温层在水面以下半米到20米不等,视季节和气候而变。所以,钓莓鲈通常先要花时间去找,如有人在钓,可以问一下钓多深,用什么颜色的假饵,节省点时间。莓鲈咬钩很轻,所以要用小竿细线,如果不用漂的话,全凭手感知鱼在咬钩。有迟钝点一点的,钓了好几年也寻不到那种轻轻的鱼触钩的快感。

相比莓鲈,鲶鱼就是另一种风格,咬钩迅猛,稍不留意,可能竿子都要给拖跑了。美国的鲶鱼大的能长到好几十斤,凶猛得很,上钩了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大多数时候,是线被拉断,除非你的鱼竿鱼线够结实,你有足够的耐心和运气。美国的野生甲鱼也很多,不过甲鱼很小心,总是要先试上千百回,再那么小口咬一下,很难把握住机会抖竿锁住。甲鱼的嘴小,有时候好不容易上钩了,拉到半道没准又跑掉了。在美国,最大众化的鱼当属bluegill,这种鱼到处都是,鱼很小,但很容易上钩,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刚到美国时我也加入其中,钓了好几年的bluegill,留下了初到异地时许多难忘的记忆。对于比较专业的渔翁来说,最好玩的就数钓鲈鱼了。鲈鱼凶性大,用三寸左右的塑料假饵,钓的时候收线要快,这样可以激发鲈鱼的攻击性。鱼翁们喜欢钓鲈鱼,就因为拉起来有拼劲。当然,这种鱼肉质也很好,清蒸鲈鱼也算是一款名肴吧。

说到钓大鱼,当然得数海钓,常在电视上个人家钓鲸鱼,那种搏斗,不禁令人想起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曾读过渔魂王的文章。可惜我还没有这等经历,主要是不想经历海上的颠簸。听办公室的同事讲到阿拉斯加也可以钓到大鱼,大的也能到200斤一条。或许到时脑袋发热了,就要去试试了。暑期去阿拉斯加,一边旅游,一边垂钓,看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中国自古就有垂钓记载。历史上最早的渔翁恐怕就是姜子牙了。姜太公其实算不上是真正的渔翁。渔者多低调,姜太公是反其道而行之,鱼钩离水三尺,还不用鱼饵,谓之曰愿者上钩。这实是一种做作,就像现在的明星想法吸引媒体的眼球一样。不过,天不负姜老太公,文王这条大鱼最终还是上了钩,这一钓,钓出了个800年的周王朝。纪晓岚大约也是喜欢钓鱼的,这可以从他的诗中读到:“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近代文人中林语堂喜好运动和钓鱼。他的那篇“记纽约钓鱼”很有名,相信不少人都拜读过。

无意否论,我爱好钓鱼伊始于嘴馋。不过很快,垂钓就变成是一种放松和健身运动了。我喜欢垂钓时的境况,那种大自然美好的景色。满眼的翠绿或金黄,各色的虫鸟花草,还有湖面上茵茵的烟波,常给人一种浩渺静怡之感。没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苍凉,也没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寂,有的只是简约和宁静。幽静能让人忘掉自我,把自己深深的溶入到大自然中去。只要到了水边,多少烦恼心事和着脑中纠缠不清的程序,都会随着那鱼线一齐的抛出。在我看来,钓鱼实也属一种雅事。大湖之滨,小溪之畔,依山傍水,心无旁骛,凝目钓竿,超凡脱俗,既可怡性,又可健身,如果再加上口福之乐,算得上是一举三得了。

钓鱼是识人的好机会。人在水边钓鱼,和在牌桌打牌一样,人性尽显。有的人钓鱼的时候有霸气,旁边有人时就不高兴。我有几次见到一个黑人带上两个儿子,把鱼线甩得四散,让别人不能靠近。那个黑大哥腰间还露出手枪。我怜惜小命,每次都自觉地离得远远的,成其所好。几年前也遇上另一位很热情的黑人,教会了我不少的钓鱼技巧。还有一位来自越南的移民,钓技高得难于想象。看他钓鱼,好像他的眼睛就长在鱼钩上似的,能够把鱼钩直接送进鱼嘴里去。再淡定的人,跟他站在一起钓鱼都有种无形的压力,就像笨学生跟学霸同坐一桌那样的感受。好在那位周末不大出来,让我等业余钓手能够从容些,也算是积德了。俗话讲,小中见大,有时候从一个人甩竿和收线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大大咧咧的甩竿的动作干脆不羁,鱼饵下水时那咕咚一声能惊得水里的鱼跳出水面或逃之夭夭。脾气急躁的人收线往往风风火火,把渔轮直摇得呼呼作响。心思慎密的人会把渔具盒整理得像渔具店里待售的渔具。个性活泼的的人会逗的旁边的渔友们开怀大笑。

钓鱼也是一种修练,要的是一份静气。在这喧嚣的尘世中,人常变得很浮躁。钓鱼,也就是另一类的修行,逼迫着人暂时放弃俗世的纷扰和欲望,静下心来,感受鱼线那突然颤动所带来的简单的快感,享受着简朴所带来的幸福。

钓鱼讲究的是火候。一则小猫钓鱼的童话,说尽了耐心的重要。除了耐心,把握提竿的火候也很重要。太早了,鱼没有上钩,晚了鱼就跑了。刚学钓鱼的人大多都是看不准火候,浮漂刚有动静,就迫不及待的收线,忙得个满头大汗,收效却甚微。人生也是如此,有的人整天劳碌,动静大得满世界都知道,收获却不佳,有的人深谙时机的成熟,无声无息中就干成了大事。

钓鱼钓的也是人生的智慧。俗语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鱼也是,最容易上钩的鱼,往往是最贪的鱼,因为贪,就丧失了判断力,丧失了抵御诱惑的能力。钓鱼,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其实藏着某种人生的深意,尤其在这个巧取豪夺、相互算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垂钓者,每个人又可能成为别的鱼饵或钓上的鱼。钓鱼讲究个专心,一方面讲的是注意力的集中,另一方面讲的却是要懂得取舍。取易学,舍却很难做到。会钓鱼的人都知道,要想钓到更多的鱼,你必须要学会舍去,一定的时间地点,只钓一种鱼。然后针对这种鱼选择地点,渔具和饵料。人生也是如此,有些人什么都想得到,结果只能是包袱太重,心力分散,最后往往是什么也得不到。

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钓鱼之乐已不在成果。无论钓到与否,或多或少,都不重要。我们所需要的仅是让心身暂离喧嚣,回归自然,享受点简约,从容和淡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beijingconnection 回复 悄悄话 丰富的垂钓经验,深刻的人生感受,谢谢分享。钓鱼最大的乐趣在鱼上钩的那一瞬间,一种成功的喜悦,也如同一种交好运的感觉。当然钓鱼的手段有点儿“卑鄙”,以欺骗和狡滑的手段获得成功。所以用“钓鱼”来形容的计划好像是贬义的。
deniro1 回复 悄悄话 仅仅是钓鱼,就有多少回忆啊
deniro1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好????
markyang 回复 悄悄话 文章太好了,以前在UTAH湖边钓过很多次,但是没有积累经验,现在只有几次海钓的经验,还是靠船主找到鱼群才行
柏舟泛流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能不能给各种鱼贴个图片。问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