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本周经济欧洲无限火力救欧元中国耗尽改革红利密集核准刺激项目

(2023-10-25 23:48:58) 下一个

本周经济欧洲无限火力救欧元中国耗尽改革红利密集核准刺激项目

2012年9月9日

何必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日程安排……(略。)

来看看本周经济的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来自俺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呵呵。

施工噪音里的写作。

本周嘛,除了经济新闻之外,俺遇到相关的事儿也是不少滴。本周一,俺试图将弄这些个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经济内容的事儿整体性转移出去,因为长年累月每天都必须拿出固定时间来应付洋鬼子中文媒体,太劳神费力啦,并且,在俺看来,这完全就是个太简单的劳动咧,每天7封邮件,挨个打开,第次点击新闻标题,打开标题的新闻链接,然后将所打开的链接的内容复制下来,粘贴在纯文本文件框里,然后将纯文本里面的内容粘贴到WORD文件里,说到底,干的不过就是复制—粘贴这么简单的事儿,只不过需要有些责任心,别有遗漏或者重复就中咧。这样的事儿很容易吧?可是,就是他妈找不到能够帮助俺干这事儿的人。今年此前,已经找过仨人咧,都望而却步,赶上本周,俺以为事不过三,终于有人口出狂言说干这种活儿是“傻子都能干”的事儿,从周一开始就去干咧。结果呢?每天按照FT中文网、路透中文网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做成三个WORD文件给俺发送过来,俺一检查,遗漏的太多,就分别向对方指出来,告诉如何改善,而其中,就属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相关阅读”最不是人的,没完没了的“相关阅读”,而且一相关就能够相关到猴年马月去,如果不像遗漏,就必须在以前的文件里查找是不是曾经“相关”过,而且,该网站非常不负责任,很多都是文不对题,同样的内容,标题却不同,或者标题与内容说的完全是两码事儿,这很麻烦是不是?结果呢?对方问是不是可以不弄华尔街日报而只干其他俩,俺大惊失色——如果要是那样的话俺还找什么帮手啊,自己分分钟就都给办咧。最终,到了周四,人家对俺说不干咧,每天占用的时间太多啦,得五、六个小时,虽然俺说开始毕竟不熟悉,俺弄这些个玩意儿不仅仅是复制—粘贴而且还得分门别类再进行归档,也用不了那么长时间,可人家就是不玩儿咧。不得已,俺只能自己再重新自己弄,而且将对方已经弄过的内容一查找,遗留的大概有三分之一,没辙,都自己补上吧。这样,周四晚上打羽毛球回来筋疲力尽,却得补上内容,熬夜到很晚。周五起床昏昏沉沉,中午小憩一会儿,

下午小憩完了,昏昏沉沉起来,打开华尔街日报的邮件,刚刚复制—粘贴了没几个,却发现所有内容都再也无法复制咧,尝试FT和路透,都可以一如既往地做,那显然不是俺的电脑的问题,而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事情。那时候,已经到了周五下班的时候了,也就是说,该中文网在周五下午下班开始,禁止复制其网站网页的所有内容咧。为什么呢?访问其网站主页,没有给出任何相关解释。俺琢磨着,或许,该网站每个标题链接网页正文后面都会不厌其烦地注明“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但是在中国特定的知识产权氛围里,这种声明都被当做狗屁,没人搭理。大量复制翻译转载的现象层出不穷,太多网站都以转载华尔街日报相关报道为主要内容咧。因此,这是不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保护自身版权的一个举措呢?如果是,那么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可是在进行一个非常大的赌注,在FT、路透们虎视眈眈,并且像纽约时报等洋鬼子媒体纷纷接踵而至抢滩中国内地的情况下,却出此招数,无异于自杀式行径;而且,以华尔街日报的口碑,非常差劲,但凡复制粘贴过洋鬼子中文媒体相关内容者,都知道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是最令人咬牙切齿的,网站架构做得比FT和路透差远了,每天都会让受众感觉到头疼;去年俺碰到那个荷兰资深媒体人,闲聊之际这个荷兰洋鬼子就提及,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总编辑是个非常憎恶中国人的美国佬,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虽然在中国进行着作业,但却对中国没有任何好感。是此之故,俺也就感觉该中文网的内容如此增加读者的浏览障碍制造无端的阅读成本,也就在所难免咧。这种事情,当然也算是盎格鲁撒克逊人越来越厌烦和憎恨中国人的一个具体表现。但是,如果禁止读者复制,而是要根据默多克的原则逐渐采取付费制的话,那么就必须敢冒在中国曾经被网民人手一个的263电子邮件信箱突然之间收费结果自取灭亡到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复存在的风险。俺们姑且不谈互联网收费可能性以及盈利模式会如何,只是看,263收费让自己死得很快也很惨,瑞星金山们因为奇虎360终生免费模式而一败涂地溃不成军,周鸿祎采用免费杀毒软件方式一举将几乎全部对手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也因此,周鸿祎才具备了去年3 Q的与腾讯的你死我活、以及现如今风生水起的3B门里与百度和搜狗的搜索引擎之争。从收费到免费易,从免费到收费难,这是个连傻都知道的事儿。另一方面,更为生死攸关的是,现如今的中国正在迅速向着后中国挺进,如此剧烈转型时期,对于洋鬼子中文媒体来说,最重要的是扩大中文网的读者群,使得日后在中文网领域里占得先机。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却不然,采取了最荒诞不经的手段。很是龌龊而弱智吧?如果俺如此猜测和推想是成立的话,那么该网站成为众矢之的也就为期不远,并且也会迅速像263.net,以及fm365.com等等那样很快进入历史。如果明天开始的一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还是如此状况的话,那么该网站以及默多克再度犯下了极大的战略性错误就是显而易见的了是不?

对俺来说,如果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内容无法复制传播,就目前俺所掌握的资料库容量看,影响并不会很大,尽管每天少了数以万计文字量的内容,但也只不过会让俺每天传播的文字量减少幅度不会很大。(本来,末日情结之中,俺这一段时间已经加大了传播的文字量,别像小沈阳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儿那样——“人死了,钱没花了”——当然喽,在此的钱则指的是资料。)只不过,以后没有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内容,会是有些许遗憾和欠缺,俺不得不将其看作自动弃权放弃离场者,权作一个太不识时务的王八蛋咧。这能够节省俺每天不少时间。实在话,如果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就这么寿终正寝的话,那么其在中国以及中文世界里,就像默多克臭名昭著的英国《世界日报》那样,留下一个遗臭万年的恶名。不知道FT和路透们会不会步华尔街日报之后尘,不学好。但无论如何,如果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如此状况是个开端,那么就是个非常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或许,内容所致,这是不是俺最后一期本周经济新闻盘点,就看下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是如何表现咧。

本周经济还是五彩乱缤纷的吧。

本周五报道,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因需求下滑--摩根大通。这自不待言。

本周五报道,债市收益率变化折射中欧刺激新政有局限。虽然说欧盟与中国不约而同出台了刺激经济的措施,但从债券收益率看,效果不彰,影响有限。这很耐人寻味。

欧洲那边如何?

本周一报道,调查:仅1/4德国人认为希腊应留在欧元区。这是不是可以看做“民意不可违”呢?越来越多的德国佬已经对希腊忍无可忍,大多数都认为希腊可以或者应该退出欧元区,恐怕很是墨菲定律效应吧。

本周二报道,欧元区各国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出现分化。这不新鲜,利率变化实际上反映出欧元区内部区域经济不平衡状况,而且还会愈演愈烈。

本周二报道,南北欧企业融资冰火两重天。前面一条说中部以及东西欧利率状况差异,而如果从南北融资状况看,也是如此。西欧和北欧一向富足,其他地方日益贫瘠。

本周二报道,穆迪将欧盟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穆迪还是闲不住吧。

本周三报道,借款成本差异令欧洲央行有计难施。统一的央行,不统一的经济状况,当然难以为继咧。

本周三报道:政策会议召开前欧洲央行内部分歧严重。本来嘛,欧洲央行内部就是不同成员国各自代表争权夺利的地盘,不同国家的利益,当然也就你死我活咧。

本周三报道,法意领导人呼吁欧洲央行出手压低成员国公债收益率。为了收益率而收益率,不管压低收益率是不是符合经济规律以及所有成员国的利益。

本周三报道,银行监管角色将为德拉吉的欢乐夏日添彩。上周俺就说过了吧,ECB如果拥有了监管欧元区6000多个银行的职能,那将是何等风光无限啊。只不过,这是不是又一个揽权卸责的王八蛋之举,不妨兔子等着瞧。

本周四报道,欧洲央行不拟设定收益率上限。德拉吉胡闹了不是?玩火自焚吧。

本周四报道,欧洲领导人呼吁欧洲央行采取强有力行动。病重乱投医,政府希望央行加大力度,但恐怕事与愿违。

本周四报道,欧洲经济下滑趋势加剧 欧央行举措效果堪忧。这就是个尴尬的现实。欧洲经济太不给力,就算ECB一手遮天,也力有不逮。

本周四报道,穆迪下调葡萄牙和爱尔兰的上限评级。这已经是穆迪本周第二次在欧元区大打出手咧。

本周五报道,欧洲央行:将动用无限火力拯救欧元。哪儿来的“无限火力”啊,太让人啼笑皆非了不?

本周五报道,欧洲央行推出新的不限量购债计划。这种景象,与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之前的美国很是相像吧。不管什么样的垃圾,都被奉为至宝,大肆购买。如此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出,让欧洲乃至全世界(包括中国)的股市一时间像吃了蜜蜂屎那样兴高采烈节节攀升,但其中的雷区显而易见。如此在垃圾债券购买上如入无人之境,最终会是何种结果,很是让人忧心忡忡不?

本周五报道,德国媒体警告欧央行提供无限援助或毁灭欧元。德国佬如此态度,与前面法国意大利的立场大相径庭,并且,德国媒体如此报道实际上反映出德国包括央行行长甚至摸壳儿本人的态度,也就是说,在对ECB动用无限火力不限量购买成员国债券问题上,德国与欧元区乃至欧盟成员国的分歧日益加深。何去何从,让人拭目以待。

美国佬那边呢?

本周三报道,美国8月份供应管理学会制造业PMI降至49.6。情况还是不那么美妙。

本周五报道,疲弱的美国经济发出乐观信号。而俺更是从本周诸般经济现象里感悟到,所谓“中美之间恐怖的金融平衡”,最终是以美国乐观而中国完蛋为结束。穷鬼中国把钱借给富豪美国使用,最终美国还是干掉了中国,彻底赖账咧。

亚洲呢?

本周一报道,亚洲制造业下滑态势进一步加深。

咱中国涅?

本周一报道,证监会放开保险资管及信托产品开户。又是个救市举措吧。

本周一报道,周小川称银行间债市日益重要 推动信用债市改革已有部际共识。周小川又在胡喷了吧。中国王府之间可能产生什么“部际共识”么?银行间债市那是什么?咱们都知道刚刚爆发不久的LIBOR丑闻吧,英国佬尚且如此,中国可能会不无法无天么?

本周一报道,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意外跌破荣枯分水岭。太牛啦,官方PMI指数也不问青红皂白和统计造假直接跌破了分水岭,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向了吧。

本周一报道,中国8月汇丰制造业PMI创41个月最低。又是个创纪录吧。这种纪录让俺赏心悦目。

本周一报道,中国央行拉长逆回购询量期限 暗示无意降准。央行继续胡作非为,扰乱金融秩序。

本周一报道,人民币近五个月首现收破中间价。等着吧,大规模贬值无奇不有咧。

本周一报道,交银财富景气指数下跌 房价上涨预期上升。经济下滑,房价上升,如此景象太让人唏嘘不已了吧。

本周一报道,汇丰中国8月份制造业PMI终值降至47.6。这是个新低不?说三季度中国经济会触底反弹者,面对如此数据该摇头晃脑喋喋不休什么呢?

本周一报道,中国经济去杠杆压力甚于去库存。杠杆率居高不下,所谓金融创新学得不错吧,到现在怎么样?作茧自缚不?

本周一报道,《人民日报》敦促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储备。党报如此声音,当然是中国经济危在旦夕的反应啦。

本周一报道,中国制造业8月份出现新的疲软迹象。没完没了下探,终于胡底?

本周一报道,穆迪:中国改革措施对评级有积极影响。穆迪傻呵呵,知道对中国来说,改革意味着什么么?屠宰场绞肉机耶。

本周二报道,国际油价上涨 出台刺激措施预期盖过中国数据疲弱影响。屋漏偏逢连夜雨,经济低迷,国际市场油价却节节攀升,他奶奶的。

本周二报道,行业协会:下半年中国煤炭需求将持续低迷。如此,发电量、钢铁产量、货运量等等会是什么样,不言自明了吧。

本周三报道,中国交易商违约潮加剧大宗商品低迷。大量违约出现,与时俱进中国特色不?大宗商品市场因此一蹶不振,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起死回生?后中国时代?

本周三报道,中国的刺激措施已达极限。这与谢国忠的论调如出一辙。

本周三报道,汇丰8月份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2.0。别看处于荣枯分水岭之上,但是如果比其7月份的53.1,还是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本周三报道:中国大中型钢企7月份共亏损约20亿元。钢铁业完蛋了吧。

本周三报道,沃尔沃上半年营业利润同比大跌84%。李书福会如何解释如此局面?瑞典人会如何应对如此惨状?但凡遇到中国人,死有余辜。

本周三报道,中国“浑水”声名鹊起 个股做空时代迫近监管待完善。如果做空中国概念股的风潮在中国内地上演,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如果亨得利查诺斯以及美国香榭们进入中国内地,那将会是何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就目前情势看,做空中国已经成为新的时尚,比演艺圈儿的大猩猩小星星可牛大咧。

本周三报道,中国体制弊端凸显削弱宏调政策效果。洋鬼子娓娓道来说,经济下滑未止步体制弊端消减宏调政策效果,财政收入目标高企企业减税减负初衷好落实难,当务之急是重启改革议程切实推进经济和政治改革,应全面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就是我党及其委府是属狗的许进不许出,什么改革啊,扯蛋吧。

本周三报道,标普:中国钢铁行业未来处境越发艰难。标普又粉墨登场咧。中国钢铁业死翘翘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吧。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啦。

本周四报道,中国工信部下调2012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预期。这种下调,迫不得已。

本周四报道,专栏:中国经济的政策牌不再灵验。中国经济对政策依存度过高,全世界有目共睹。而当政策效应迅速减退时,中国经济还能够指望什么呢?

本周四报道,高盛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全世界都做空中国了吧。

本周四报道,中国发改委核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昨天俺的文字里用了不少文字评价如此举措,实际上,温家宝已经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彻底用光经济政策工具,把所有的好处都往自己身上揽,把所有的麻烦都留给继任者。如此两天之内密集核准逾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项目,太能够说明问题了吧。

本周五报道,中国批评欧盟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调查。摸壳儿刚刚离开中国,欧盟就对中国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规模之大令人咋舌。欧盟与中国俩经济危机中的难兄难弟,自相残杀,或者,欧洲人心知肚明,中国气数已尽,破鼓万人捶,死猪不怕开水烫,无论如何如此反倾销调查不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规模也就不在话下咧。

本周五报道,沪综指放量收升3.7% 创近八个月最大涨幅。回光返照,末日狂欢,难以为继。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