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改革开放的动静越来越大啦

(2023-03-06 01:25:37) 下一个

改革开放的动静越来越大啦

                                 2009年6月11日

何必

"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略。)

“著名金融学家”郎咸平又在“大放厥词”啦。

实际上,人们对改革开放的评头论足也是五花八门。

而在改革开放的出路上,则有着越来越不共戴天的分歧。

至于说,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七七八八,也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年逾八旬的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内容。

(何必注,略。)

可以看看我前两天收到的电子邮件的内容。由于文字量太大,我还是分作两次传播吧。

mujunchina

2009年6月8日 23:01

回忆录电子版

Zhao.doc

改革历程

(何必注,待续。)

而对于这个回忆录,也有着不同的解释版本。

崔之元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对于赵紫阳,现如今成为一个符号,一个标杆,一个试金石。

是不是敢于面对赵紫阳及其所作所为的评头论足,这成为衡量是不是具有胆略、魄力乃至基本立场判断力的分水岭。

对于赵紫阳是非功过的大是大非判断,归根结底,还是对六四的盖棺定论。现如今的胡温政权,对六四并不负有直接责任。温家宝当时也就是个国务院办公厅主人,并没有参与权,遑论决策权。

因此,人们说,现如今的委府并不想在六四事情上给自己弄太多负担。

但是,如果对六四有所表态,则会非常危险。

六四,意味着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迅速流失。

无论怎么样对六四进行评价,都会面临着如此绕不过去的困境。

因此,唯利是图的胡温们选择了回避,也就是语焉不详,只字不提。

如此,赵紫阳才会被弄得如此偷偷摸摸鬼鬼祟祟。

统治面临着麻烦,如坐针毡。

各式各样的骚乱此伏彼起层出不穷。

现实的乱子已然不少。

也就不必再弄出历史的包袱来无事生非。

当然也就不会拿着赵紫阳再来给统治添堵。

但问题就这么了结了吗?

击鼓传花是可能的吗?

且听下回分解吧。

哈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