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积极财政政策将让咱们感受到新一轮的洗劫

(2023-02-11 22:45:34) 下一个

积极财政政策将让咱们感受到新一轮的洗劫

                  2008年10月26日

何必

林毅夫……说,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三道防线;……有能力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略。)

林毅夫当然会乐观了。他什么时候不乐观来着呢?想当初,他与杨小凯就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的争论,就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信心满满。虽然二人同属中国的右派行列,可是,如果人们平心静气地看,可以发现,杨小凯的遗作比林毅夫更接近中国的实情。

对于现如今全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实在可以立此存照。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几乎每天都有着相关的长篇大论。

(何必注,略。)

(何必注,为什么没有中国领导人?难道那就不是领导人么?虽然说不是民选的,但好歹也假模假式在台上啊。)

(何必注,略。)

(何必注,这就是秦晖所谓低人权优势,更是为什么中国成为全人类垃圾场和世界飞地并成就中国人乃是全世界过街老鼠情形的地道吧。)

(何必注,略。)

(何必注,二卖国贼嘛。)

(何必注,略。)

(何必注,我一直对这个丑陋而喜欢在公共场合登堂入室夸夸其谈的主儿没什么好印象。)

(何必注,略。)

(何必注,长期看空唱衰不改吧。为什么?很简单,这是个从长计议的衙门么?朝令夕改,翻云覆雨,击鼓传花,得过且过。如此一帮子乌烟瘴气的贪官污吏,还想着有什么长期利好?歇德洛维奇吧。)

(何必注,略。)

(何必注,40%就如此大惊小怪的,没看见,内地股市已经跌去七成以上了么?击穿1800点指日可待。还是内地人心理素质好吧,跌了这么多,不还是得谈笑风生?官方媒体上继续恬不知耻地歌功颂德?谁要是敢说个不字,和谐了不说,抓起来也易如反掌嘛。)

(何必注,略。)

(何必注,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口惠而实不至,光是表面文章咧。但是,卖国求荣的路线是不可改变滴。)

(何必注,略。)

(何必注,可以注意前面金融时报有关PE和VC很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的次贷危机的说辞。)

(何必注,略。)

(何必注,中国执政党机关报如此说辞,耐人寻味。不过,人民币还是洗洗睡吧。)

(何必注,略。)

(何必注,委府何尝不知道金融乃是中国经济的泵血核心?折损银行利益,就是说明胡温公开强调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份,为此,牺牲银行又算得了什么?)

(何必注,略。)

(何必注,吹大牛吧。刺激内需嚷嚷多少年了?效果怎么样?看看杨佳,看看三鹿,看看瓮安……)

(何必注,略。)

(何必注,有中国这样的货色在,不投机还真是不行啊。)

(何必注,略。)

(何必注,老毛子好像一直就这么不知死。)

(何必注,略。)

(何必注,首先,支持中小企业是既定方针,但从来都没有落实过;其次,央行如此表态,又是个自欺欺人的把戏。实际上,在中国,任何经济领域的风吹草动,最先蒙难的注定是中小企业。多少年来一直如此。)

(何必注,略。)

(何必注,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就这么寿终正寝啦。房地产泡沫还没怎么着,北京最高委府就缴械投降啦,心无旁骛地对开发商谈虎色变啦。)

(何必注,略。)

(何必注,“跟西欧不同的是,东欧面临的主要威胁并不是其银行业会发生多米诺式连锁倒闭,该地区本土银行并不多,在此从事银行业务的大多是西方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这些银行目前已得到本国政府的救助,不会让他们在东欧的分支机构发生倒闭。”中国也快如此了吧。)

(何必注,略。)

(何必注,看到了吧,纳税人的钱就这么被糟蹋咧。国务院最近批准铁路建设的2万亿计划,又是个中南海无法左右新华门外的例证。铁老大无法无天,刘志军无人能够管,丫挺的注定不会为如此亏损承担任何责任。所以嘛,为什么官富民穷?财政政策从稳健向扩张性转变,更加强了如此委府对国民财富强取豪夺的势头啊。)

(何必注,略。)

(何必注,演出开始咧。)

(何必注,略。)

(何必注,中国左派又该嚷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吧。呵呵。)

(何必注,略。)

(何必注,190亿美元的注资,项俊波美不胜收,咱纳税人又被洗劫了一把。)

(何必注,略。)

(何必注,看看俺们中国,委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比美国式的社会主义还是要差呀。)

(何必注,略。)

(何必注,格林斯潘的名声一落千丈啊。美国佬是不是也该对老丫挺的恨之入骨呢?这时候,该没有“谁当总统无俅所谓,只有艾伦在美联储就行”的屁话了吧。问题是,老丫挺的承认错误也于事无补啊。再有,作为中国人,咱们是不是也能够看到那些平安落地的官员们被叫回去作证呢? 比如李鹏、朱镕基、江泽民……之流?吼吼。)

(何必注,略。)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田忠国

2008年10月25日 13:48

对美战争是中国崛起的可靠保障

-----泥潭中的自由经济健身运动

(何必注,略。)

(何必注,这种极左立场的说辞很让人毛骨悚然吧。)

吳庸︰世界金融風暴中的北京困境

(何必注,略。)

(何必注,略。)

(何必注,现如今,中国持如此乐观主义粉饰太平立场的人实在不少吧。)

林毅夫所谓中国具有的三道防线,就很让人忧心忡忡吧。充足的外汇储备究竟是福是祸,还没有定论;资本管制一直是中国的右派攻击的软肋,可歪打正着却成了中国避免在美国式金融危机里伤筋动骨的法宝,这也太具有讽刺意味了吧;至于说扩张性财政政策嘛,又他娘的来咧。

2002年俺在央视做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时,曾经专门涉及过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话题。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贾康

积极财政政策是反周期调控政策的中国式表述

(何必注,略。)

嘿嘿。

贾康在俺那个节目组所在的军事博物馆办公区看到我时,第一句话就是“你比在学校时胖了!”——这小子是俺的校友啊。他当时就是博士生导师啦。

当天原本设计录制两期节目,许多嘉宾都是如此,俺另一个校友陈淮就是;而被蔡昉称之为“体力好”的樊纲更是搏出位来,竟然提出一个下午录制三期!结果嘛,到了第三期时,甭说樊纲本人啦,连主持人姚雪松都已经坚持不住啦,俺在导播室里从监视器上看,丫挺的直翻白眼儿啊,急得我直他娘的污言秽语“这孙子别睡着了!”而樊纲的反应速度明显下降,很有些语无伦次,这让俺们在节目后期制作时费了大劲啦。而贾康那天到了演播室就对我说,他只准备好了一期,先录,等以后找机会再说。

俺当时心里非常明白,没有什么以后啦。那是商务电视告别演出呀。罗振宇那狗日的把商务电视送进历史啦。但俺无法对嘉宾这么说,否则没有人会为一个即将寿终正寝的节目增光添彩不是?

贾康身上带有非常明显的北京长大的孩子的做派,说话与俺上大学时的同学一个模样。当时的北京经济学院的全部生源都来自本市,因此难得听到外地口音(有北京户口但文革时在外地长大)。相形之下,陈淮比贾康的大院口吻,更像个胡同串子。

当然啦,他们共同的同班同学、也在俺节目里出现的魏小安,那则是个能够折腾的主儿啊。

业内人士都知道,贾康是个旗帜鲜明的主儿,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屁股决定脑袋,总是为财政部争取利益。

在贾康那里,注定不会为货币政策评功摆好,而是一往无前地要替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财政政策博得更大的势力范围和权力空间。因此,加大财政政策的操作力度,一直就是贾康的主张乃至混饭吃的家什。

从他的表述中可以看到,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对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来,一个是为了掩人耳目,不采用扩张性这个很刺激的词汇;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对政府来说,不管收入而管支出,不去看税负而看公共开支。

实际上,近些年来,针对贾康喜不自胜的政府收入大幅度提高,坊间有关应该减税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但是,在贾康等财政部的主儿们眼里,政府收入并没有太大问题,所谓“四乱”当然不是财政部的麻烦,从收入上说,应该是监察部的活计,从支出上看,应该是审计总署的勾当。如此,财政部把自己洗得一干二净。如此,占山为王揽权卸责各自为政,衙门乱象愈演愈烈。

金人庆、楼继伟……都是从财政部里出来的贪官污吏啊。

这种只呼吁加强公共开支而不去降低纳税人负担的所谓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权力监督与制约形同虚设的情况下,又会成为对咱们的新一轮的洗劫。再出现上面铁道部两家企业巨亏、以及中信泰富的麻烦,甭说指日可待,恐怕当下正如如火如荼地发生着,只不过宣传部门严酷噤声,不让咱们知道咱的钱是如何被挥金如土糟蹋祸害的罢了。

连温家宝都管不了包括财政部在内的财经五虎,还指望其他什么约束?作为纳税人,咱们可能是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最为特殊而鼠霉的。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吼吼!

河南人讲话:俺日嫩娘一百回!

哈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