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列车遭遇超强沙尘暴所附带的信号

(2023-01-01 22:43:00) 下一个

列车遭遇超强沙尘暴所附带的信号

                           2006年4月14日

何必

12日晚上,遭遇了新疆沙尘暴的特70次列车晚点了30多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北京……(略。)

12日,网上发布了这次列车中的照片,看上去非常恐怖,列车的窗户被沙石击碎,用被子挡着,这趟从新疆开到北京的列车将于当天到达北京。这注定是个非常具有电视表现能力的新闻,我所在的两档节目——《首经》和《城市》都排出了记者,到北京西站等候列车的到来。

原本,通告这次已经晚点的列车将于下午5点多抵达北京,如此,晚上19:35分开播的《首经》完全可以在北京地区独家首发记者从火车站发回的电话报道(由于路途交通状况以及后期制作过程等条件的限制,当天节目中出现画面在目前的情况下不可能),并且于次日发出影像消息。可不成想,我们的铁老大根本不配合,明明已经到了豫冀地带这样非沙尘暴区域,可却让这次列车继续晚点,从17点延迟到20点,活生生把首经一条首发消息给扼杀了。

而且,与该节目关系甚笃的北京西站方面,在这条消息的采访方面却设置了很多限制。记者到达西站后,火车站党委副书记声称,不得在列车进站时到站台上采访,只能由车站方面安排该次列车的乘客到出站口外的特别区域接受采访,避免由于列车晚点而引发乘客不满情绪。这种体制当中的全民腐败(利用公权力谋取包括乌纱帽在内的物质与非物质利益而剥夺公众的知情权)之举,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而当记者将这种情况回馈给办公室时,我就直截了当表示,买站台票进站,不理睬车站方面的限制,将列车损害状况和乘客第一反应直接全部拍下来。车站方面怎么着也不敢把记者轰出去。

看看那趟列车的惨状、听听乘客和列车员对于惊心动魄那一幕的叙述,我们能想到什么样的情形?

列车窗户玻璃都是经过钢化处理的,并且是双层,而这种钢化玻璃竟然被飞砂走石打碎,乘客描述那石头有拳头般大小,这样大小的石头漫天飞舞,是什么样的状况?如此质量的石头即使从桌面上自由落体到身体上,也让人受不了,更不用说在天空中飞舞横行,如果打到人体上,被触及者还不顷刻间一命呜呼了!

设想一下,在滚滚黄沙和漫天走石当中,那趟列出停在戈壁滩里,赤条条地承受着沙石的轮番攻击,车身左右摇晃,很有可能刹那间化为齑粉。

我们总是能够从《未来水世界》、《后天》之类的美国大片里看到自然界对于人类侵害的模拟,可那些不过就是利用剧作家想象力谋杀观众财富的游戏,而在21世纪的中国,这一幕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这两天的消息说,美国已经就扬沙和浮尘漂移到其上空而向中国提出抗议,这帮子米国鬼子,隔着一水汪汪的太平洋还说三道四,没看见小日本和韩国人都已经拿中国输出沙尘没辙,只能告到国际上去?

按照这种气象灾害的分级,应该是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级别。而12级狂风所造成的灾害,应该是属于超级沙尘暴了。我们的邻邦蒙古在这场沙尘暴当中有8人死亡,几百头牲畜陨命。

这次列车遭遇超强沙尘暴事件中不幸中的万幸,就是没有人员死亡。但是,躲得了初一,能躲过十五?这次庆幸列车除了一侧的玻璃全部被打碎之外没有遭遇太大的损害,那么下一次还能如此侥幸躲过劫难?

可想而知的是,如果乘客为此丧命,铁路部门也许会依据火车票当中的保险而赔付2万元人民币,其他的也就活该了。政府注定不会因为经济发展导向中对自然的破坏而导致气象灾害向受害人进行任何赔偿或补偿的。

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着,我们为此欢呼雀跃着,而这种增长对于自然环境无可挽回的破坏,必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而这次列车事件,就应该当作是个明确的信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