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古歌让我们搜索到了太多

(2023-01-16 00:03:57) 下一个

古歌让我们搜索到了太多

                                    2007年3月6日

何必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与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公司联合主办的2007互联网创新领袖国际论坛近日在京举行……

有关google的网络段子是什么?网络时代的我们,应该熟练掌握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要学会如何从一根狗毛追溯到狗的主人曾经得过什么病。  

其实,现在疲于骗钱糊口,而没有功夫去使用俺对冷嘲热讽所有扒粪出来的事务精雕细琢使之更加混帐的能力。想起来,也就是非典那段时光,除了自行车蹬出火星子来在空旷恐怖的北京街头溜达打羽毛球之外,其他时间都蜗居租住斗室里跟丫挺的电脑屏幕和键盘叫劲,活生生把当时很多网络上流行的段子加以改变充实完善然后再行传播,结果被逃离非典到了美国的央视同事王未名发现,有些文字竟然连俺的名字都不署地出现在当地华文报纸上咧。气愤知识产权之余,也还是印证了俺作为乌鸦嘴的价值嘛。可后来,孤零零的生存压力挤兑得俺喘不过气来,放下了编制段子和流言的活计,一心一意地在媒体里人模狗样地一本正经起来。

如果要是还有非典那功夫,我肯定能够编纂出什么不着四六的玩意儿来,把那GOOGLE——以我对英文只认识10.5个字母的水平,还是用其中文名字“古歌”吧——挤兑到人嫌狗不待见然后乐不可支。

这古歌是个什么狗屁玩意儿?Google 高级搜索手册《Google Hacks》一书作者雷耶尔•多恩菲斯特摇头晃脑人五人六着:“Google 搜索明显是一种进步,驱使一个人进行Google 搜索的那种好奇心,必定满足了某种更高的文化意义。但很不幸,网络时代的很多人已经相信,如果某样东西 Google 上没有,它就不存在。”

我们从中太可以找到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情调了,甚至,在古歌时代,凡是古歌上没有的,世界上就不可能存在。于是,古歌霸权就如此粉墨登场,古歌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全部规定性也就喷薄而出,并在米国人的狼子野心里成为统领全世界的岿然不动的权力。

中国人不也是对此津津乐道?去年5月22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事实上,这涉及到了产业商业模式设计规则控制权层面的问题。其中提到的中国人现在如果模仿比如古歌的成功,恐怕连屁味儿都闻不着。这大概也算是所谓后发国家劣势的自惭形秽。

被称作互联网思想家、was网络服务创始人布鲁斯特•卡尔对全世界循循善诱着说,“很明显,虚拟信息潮可能比以往任何媒体都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现代社会在意识形态上的波动。这种波动本身就常常是无所不在的现代媒体一手制造的。”做进一步的解读,那就是泡沫本身就是类似Google这样的技术霸王们精心策动和别有用心地发布传播的。

去年7月3日快讯,(何必注,略。)

而当中国出现了与古歌进行抗衡的百度时,人们却发现,百度的的确确在中外文化的夹缝中投机取巧。去年8月9日快讯,(何必注,略。)

可人们也注意到,就是这个编辑部,在对古歌进行了肆无忌惮的吹捧之后也曾经进行过如是评论:Google是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第一家将巨大的破坏性创造力结合以罕见商业成功的公司。Google每每以自己的方式挑战外界想象力的极限,其行动及成绩则在不停的改写众多商业规则:它极大改变了整个网络业的商业模式乃至思考方式,也将广告业推到升级的临界点。未来的Google之路会怎样?拉里•佩奇曾说:“最终的搜索引擎应该能理解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并永远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虽然Google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搜索引擎,但距离其理想仍相去甚远。同时Google也在经历着自身的进化,按照现在的速度,Google将可能在两年内全球拥有超过2万名员工,到此规模后,Google一直采用的管理模式很可能成为效率的瓶颈,一场变革不可避免。

按照如此路数,世界本身并不存在,而是被搜索出来的。纽约国会图书馆现任馆长詹姆斯•H•毕灵顿表现了冥顽不灵者对新生事物的殚精竭虑,“整个世界沉迷于流行文化而不能自拔。Google的网页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远远比不上亚历山大图书馆之于古希腊。作为一项研究或粗浅调查的起点,Google可能很有用。但在很多时候,它只是一条通向文盲的呓语、故弄玄虚的宣传和鼓噪的途径。它的历史太短,大多数网页1995 年后才被创建,而且其中还有超量的性、运动和流行歌手。其引以为豪的搜索索引算法是基于流行性,被其他网页链接得越多,它在Google中的级别就越高。”

很热闹吧?其实,对于与时俱进的我们来说,但凡说及此类事情,都必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面对中国特色。

王未名给我发来了BBC的相关文字。

2007年01月23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3:02北京时间 07:02发表

 转寄朋友   打印文稿 

“无国界记者”首次正式访华

(何必注,略。)

可这次访问的最终结果如何呢?不欢而散。

嘿嘿……

当我们热衷于与国际接轨、热衷于商业模式领域话语权之际,蓦然回首却看到,中国对于互联网的管制再一次登峰造极,雅虎、古歌等等国际互联网巨擘为了商业利益对企业社会责任避犹不及无一例外都成为中国当局进行舆论控制的帮凶,中国成为屏蔽言论方面史无前例严厉的地界儿,并且成为世界上专制国家竞相效仿的典范。

此时我们必须面临的紧迫问题就是,到底古歌缺德,还是我们本来就活得多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