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社区腐败将导致中国社会万劫不复

(2023-01-11 00:19:28) 下一个

社区腐败将导致中国社会万劫不复

                           2006年12月3日

何必

时代庄园的业主委员会马上到期,但就在换届选举的时候,出现了两个“筹备组”……(略。)

看了这样的报道,明显可以知道节目本身是有问题的。

赶上了我周末不上班,也无从向记者询问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并要求修改稿件增加内容以交待得清晰些。现在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也是一头雾水。

最简单的问题就是,究竟是业主与物业之间出现了矛盾,还是业主之间发生了分歧?显然,问题牵涉到了业主委员会改选、以及选聘物业、和指责业委会挪用公共资金等不同的领域。

而节目中,缺乏对物业、以及带有物业痕迹的另一方业委会筹备组方面的采访,导致新闻主体含有硬伤,这种硬伤又由于没有其他相关的介绍,在整个节目中都留存了下来。

那些现场对业主采访的同期声也语焉不详,其中第二个业主“希望物业好的话,他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业主,不愿意正面沟通,正面沟通的话是没有道理的”的话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根本没有辅助性说明,完全成了也许连记者本身都还没弄清楚的事。

退一步说,即使这话可以向着对物业及其友好的筹备组方面不利的方向理解,那么还是违背了客观公正的新闻原则,缺失了另一方的声音,使得整个报道成为了一派当事人的一面之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根本无法表现业主之间的对立,是显而易见的采访不到位。

至于现有业委会是否挪用了维修资金、如此怀疑是怎么产生的、到底是现物业为了能够继续待在这里而采取的障眼法,还是业主们确凿的心思,都没有做任何说明。

实际上,现在各个新建居民小区里发生的纠纷,已经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近几年,北京市各个居民小区里发生的对簿公堂的事件,以每年翻上三到五番的速度增长着。最为激烈的就是,去年11月到12月,北京市朝阳区法院针对拒绝缴纳物业费的业主实施强制执行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从媒体上看到全副武装的法警对手无寸铁的业主连拖带拽,当着业主的孩子及其眼睛中充满恐惧和困惑的神情,把其父母当众带走进行拘留。这种明显秉持偏袒开发商和物业的立场、对公民悍然动用选择性执法手段,招致媒体几乎众口一词的声讨,后来不得不偃旗息鼓悄然撤退,却将小区里的纠纷保留下来,并以不作为的态度在客观上纵容着纠纷的逐步升级。

也是在去年,面对日益增多的社区纠纷,北京市东城区委府曾经由区司法局出面,组织了这类纠纷的调解组织,也引起了社会的非议,一方面,调解的目的并不是息事宁人,而是为了降低诉讼发生几率,说到底是为了委府的政绩,这样的调解表面上是对司法资源的节约,实际上却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行政思路;另一方面,动用包括房屋、人员、设备、资金以及司法资源来进行如此动作,使得纳税人将为此付出更多而且被为所欲为地挥霍的成本。从结果上看,该调解组织到现在门可罗雀,业绩黯然,凸显出委府公信力的摇摇欲坠。

到了今年,居民小区里纠纷更加风起云涌势不可当。媒体面对此起彼伏的纠纷,已经出现了疲态,懒得报道五花八门的社区纠纷。

与此同时,社区纠纷却更加密集而凶猛。媒体经常能够收到社区发生血腥事件的消息。有数据表明,针对北京市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社区里发生暴力冲突的已经在所有社区冲突中占比高达70%,越来越多的人在冲突当中被打得头破血流乃至终生残疾。

我的朋友和曾经的同事(我现在借住的房子就是其帮忙找的)、现北京市人大代表张耘在《中国改革》2006年第5期上发表《透析北京物业纠纷》中指出,中消协信息网,北京市整体物业服务水平之差、服务收费之高,为其与上海、深圳三城市之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物业管理”课题组对北京70个居民小区的调研结果,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过严重纠纷的小区占到了80%!其中产生肢体冲突和暴力冲突的占37%(不包括受到威胁和恫吓)。这些纠纷中的“导火索”是因为业主共用财产被严重侵犯和剥夺的占60%。……来自中国社会调查所的调查数据显示,物业管理公司侵占业主权益的情况普遍存在。北京大约有将近4000个居住小区,其中90%的小区都存在着物业管理公司利用小区共用部委和设施设备牟取私利的情况。……警惕物业公司的黑社会化……

于是,由我所在的《城市》节目对此进行了漫长而系列的报道,并由新近结识的余晖所主导的《权衡》杂志以文字形式作为主打题材,发出了“物业暴力”的新词汇,在全社会迅速扩散。

作为北京、很可能是全国社区纠纷标志性典范的北京美丽园小区,今年就发生了物业对业主施加暴力导致业主被打成重伤的事件,此后又发生了业主对业委会发出明确不信任信息、要求更换业委会动议的事情,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不可开交。到现在,该小区的一举一动都被当作是社区走势的风向标。

可以预测的是,物业与业主的纠纷并不会持续下去,如此势均力敌的局面不可能维持多久,诸多暴力事件的升级,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委府的存在。

虽然委府在主观上并没有保护业主的意愿,利益上与开发商-物业的一致也致使委府更乐意与前者达成攻守同盟,但无处不在的纠纷形成了社会性的浩荡祸害,并像瘟疫般迅速蔓延,迫使委府不得不在更高的关乎自身存在的利益进行考量,修改游戏规则而逐渐有利于业主,打压开发商和物业方面的权力空间,最终,如果中国社会还能够在崩盘之前苟延残喘,那么业主的花钱买罪受的状态必然得到转换,从而确立业主在社区的主人地位。

但接下来的问题会更加严重而旷日持久。中国社会从来没有过民主化的经历,到现在的封建专制也让全社会都在权力的淫威下匍匐前行。

虽然,我并不认为民主是个什么尚佳的社会治理方式、以及终极的价值表现。但对于中国时下的民主,却根本不抱任何的希望。

对于现在流行的所谓1980年代是人文系、1990年代是财经系主导中国社会,进入21世纪该有宪政系(也有人说是什么社会系会)来轮流坐庄的说法很不以为然,也因此对诸如从权力社会进入权利社会,从法制社会进入法治社会,从居民社会进入公民社会等等自欺欺人的说辞嗤之以鼻。

我非常清晰地记得,我在国外时能够看到国外媒体对不少前民运人员在国外所作所为的报道。2001年王若水葬礼上,各派民运人员打得不亦乐乎,争权夺利,党同伐异,最后当地警方不得不强行介入制止这些中国海外精英们的打斗叫骂自相残杀,让我对中国的所谓民主前景有了切身的感受。

焦国标出国后声称要挖所有中国人的祖坟,也实在让我不寒而栗。

我不认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不认为依靠什么宪政系或者社会系就能够将中国带出水深火热。

现在我们的委府并非民选,这是个铁定的事实。基层选举中贿选的广泛存在让我们体会到中国特色民主的真实情致。人们对于陈水扁的发票案耳熟能详,可转念就会联系到,这在大陆算个屁事,连个村长所发生的发票案值也会大大超过阿扁;马英九涉嫌经济案,这在大陆也算个屁;民进党、国民党的黑金,在大陆算个屁……光是一个陈良宇,被中纪委查实的个人财产就有3个多亿;而有趣的是,前两天网络上公布官方成立了个什么针对贫困群体的公益组织,而在标题上不经意间透露前最高领导人之一捐款100万元的消息,立即引起哗然,人们都在议论,一个国家领导人靠了什么就会有动辄百万元的开销?这则原本想拍马屁的消息紧接着就神秘地消失了。

应该说,中国社会距离民主化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以我个人来说,到现在为止,我只是在大学第一年时受到过一份什么选票,我随便划拉了班上某个很内向的人的名字上去,算是对选举的开玩笑,此后就从来没有收到过任何选票,更甭说参加过什么选举。

在各个办公室里的犄角旮旯里,可以看到写着别人名字的选票被乱七八糟地搁置和抛弃着,人们对于权利意识的淡薄也算是触目惊心了。

近来,我总是收到一个什么组织群发的电子邮件,希望能够公开声明拒绝参加选举,并将弃权的选票汇总到该组织,以形成对如今委府以及人大存在合法性的直接质疑。我对于如此举动的作用很是怀疑,即使是在有一些知识和民主意识的人群当中,这究竟会产生多大的效果?所以,我对这类邮件一直采取不作答的处理方式。

当局出于维护权力和统治的考虑,在像成立社区业委会上设置了重重障碍,就如同禁止传销只准许单层直销、以及众所周知对于那个不言自明的所谓邪教的镇压(可笑的是,我在央视供职时,曾经出国,而其间央视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在办公室里对着领导大声呼喊“我不是××功人员”、“××功是邪教”来证明自身的青白,这种公然侵犯人权的行径就发生在中央电视台的办公室里。虽然我从来不相信这个功那个教,但对如此做法实在哑口无言,幸好当时我不在岗,否则可能早就因为拒绝这种侮辱性质的强求而从央视滚蛋了)那般生怕社会组织化程度哪怕些许提高将会危及自身岌岌可危的存在。

但是,居民们平时行权方面的漫不经心,却在社区里、在自己须臾不可或缺的居家生活中得到了负面的反馈,致使居民幡然猛醒,为了自身的切实而事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方方面面的利益而死缠烂打。

这时候,人们意识到,平素里对让渡权利采取麻木不仁的姿态,在自己居住的社区里是行不通的。权利的让渡直接关系到自己和家人生活品质的优劣,于是人们开始对社区统治者发难。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种认为社区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之际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最佳场所的说辞,不无道理。而认为社区民主的推进,将会是一个貌不惊人但政治危险性极大的导火索,却实在危言耸听了。

实质上,权利的让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从让全世界称道的中国的家庭上说,组成家庭意味着权利的让渡。

只要出现权利的让渡,就会形成个人权利之外的集体权力,在家庭里就表现为在家庭组织结构下的家庭框架中诸如参与、讨论、决策之类的权利所豢养的主持权力,也就形成了该组织中的公权力;社区中更是如此。

按照国际上的定义,腐败是利用公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那么,只要有公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着腐败发生的条件。

我一向认为,腐败存在于人的心目当中,缺乏民主传统、在等级森严社会秩序当中存活、被宣传无时不刻剥夺知情权的中国人,形成着王东成所说的以权力腐败为核心和动力的全民腐败。

中国社会中的腐败最大的发源地是在家庭。而由一个个家庭所组成的社区,就是各个腐败组织利益的交汇点,于是就成了血肉横飞的屠宰场。

在道德沦丧的当前,公平和正义已经是异常奢侈的遥缈幻象,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恬不知耻来放逐着时代精神,为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增光添彩。不管是红心鸭蛋里苏丹红所表露出为了区区小利不惜残害同胞生命的丧心病狂,还是任凭自家的鸽子把排泄物弄到楼下的阳台上,都体现出,在委府的英明领导下,只要到了哪怕家庭之中的公共区域,就会形成所谓的公地悲剧,就会出现我喋喋不休过的那些景象,即将所有“公共”都贫困化垃圾化厕所化。不管是公共空间,还是公共事务,抑或公共管理、公共财政、公共文化、公共医疗、公共教育、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事业……

于是,这种缺乏最基本公共生活准则的人群,构成了现今的中国社会。在社区里,就成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枉顾他人的状况。

可怕的是,即使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当下中国人的道德状况里,形成多数人暴政也是顺理成章的。

因此,社区腐败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而社区腐败将会是中国社会中耗费资源最严重的领域。它将让整个华夏万劫不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