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政府出面解决缴费难

(2022-12-19 00:37:28) 下一个

政府出面解决缴费难

                                       2005年8月30日

何必

日常生活中交纳水、电、煤气、电话、罚款等费用时……大部分市民都首选银行,而且是工商银行……(略。)

(说句题外话,作为主要强势于视听手段的电视节目来说,对于节目文字的把握经常出现非常明显、有时甚至是无法忍耐的错误,有些错误干脆就是常识性的。本文中一些类似“商业银行”、“占用成本”、交-缴混用[当然,这在只用配音而没有字幕的节目里观众是看不出来的,可该节目文字在网上是发布出来的]等问题,就是很突出的例证。笔者刚刚入电视行当时,就从事对节目文稿进行统筹的工作,而这方面的竞争,也将会逐步确立和影响节目的整体地位。而节目文字里还出现如此概念性和常识性的错误,显然是有问题的。)

这个节目正文里还有一段:“那么您在日常缴费中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请发短信告诉我们,也可以登陆首都之窗网站进行投票。”也就是说,这是北京市信息办就要推出的一个项目在向社会征集信息,满足政务公开的口号要求。

北京市信息办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介绍,银行就应该是以存、取、贷款、基金为主要业务,过多的其他交费服务增加了主要业务的等待时间,缴费服务应由专业的公司来实现。政府倡导不收费。

市民认为交各种费用占用时间长,交煤气费用最难,各种费用难交的前三项是煤气、电费、水费。但事实上,可以交煤气费的银行有邮政以及农行、北京银行、华夏、广发、交行、浦发、招商等15家银行,而能交水费的有建行、中信、光大等11家,电费则只能去工行。

讨论该稿件时,安排节目者认为这是条服务性新闻,旨在让观众参与这个项目的前期民意调查,给政府部门献计献策,也算是对政府的一种帮助。说到底,这种节目干脆就是条正面消息,没什么可讨论的,只是简单处理,希望观众介入就是了。

不过,一向愤世嫉俗的笔者却怎么看怎么别扭,草草浏览一下就觉得问题根本不是服务性新闻那么简单。

不错,现在缴纳水电煤气电话等费用是挺让人讨厌的事。笔者每个月都要到银行缴纳电话费,一排队就是个把小时。原来银行还曾经实施过接待一笔业务要在限定时间里完成,这种规定现在也无声无息地寿终正寝了。无论办理什么样的业务,哪怕只是缴费这种分分钟搞定的事,也要与那些动辄以小时计的主们混迹一起。

(非但如此,很多银行都把人民币业务放到最不受待见的位置,只要有VIP用户、外币业务办理者,都不用排队直接随到随办。笔者曾经交代记者去做这样一条新闻,通过外币业务优先折射出在银行方面日常工作中人民币主权地位的丧失。当然,这是另话。而国有商业银行的弊端笔者也多次讨论过,不赘。)

但是,各种所有制的各个银行也都在开展开发用户的经营活动,为此也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殚精竭虑挖空心思想方设法别出心裁,有的甚至把银行员工的收入与开发用户数量挂起钩来。因此,他们还是为了留住储户开发出了不少的服务产品。比如,笔者对银行方面无论什么业务都统一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向大厅经理抱怨时,得到的答复是:可以在银行预存一笔钱,银行方面按每月发生的实际数额扣除,等到这笔存款扣除完毕再存,如此循环,就免去了排队的麻烦;或者,可以领取一个专门的卡,用卡就可以在无人看管机器上缴费;还可以通过网上支付的手段,等等。

只是,像笔者这样为了免去烦恼而拒绝消费、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懒得与商家周旋较量智力与耐性、除了缴纳电话费外很少与银行打交道的主,或者那些退休在家借上银行缴费当口活动下腿脚的老人,才会对如此让人眼花缭乱的服务品种无动于衷。要不然,只要选择其中任何一项服务,也就不会有什么排队时间长缴费难的怨天尤人。

换言之,在市场里,企业在竞争的氛围当中,会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确保自己在市场中的存在乃至发展。而这种市场的环境越优质、竞争越充分、品种越繁多,消费者所能享受的服务也就越质优价廉。

对于银行来说,收取类似水电煤话费,也是聚敛人气的有效手法。虽然体制决定目前银行嫌贫爱富色彩日益浓重,甚至采取对小额储户收费的策略,可是在目前竞争局面里,哪个银行也没那个胆量把这种小额用户赶出去,否则将面临失去公众基础的灭顶之灾。

所以,缴费难的问题完全是可以通过银行彼此间殊死竞争中逐渐得到解决的,根本不需要其他力量推动,更不需要以其他领域的资源取代这个明显归属于金融产品服务的业务。

说银行主流业务是存、取、贷款,此话不假。但需要看到的是,缴费业务是银行拉拢潜在客户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其不得不把持的业务。目前的情况是,工行垄断了大部分缴费业务,造成了缴费难的局面。因此,最应该做的是打破这种垄断,而不是以金融领域以外的类金融服务取而代之。

现在,北京市信息办要做这种业务,并且还拿不准于“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更好,还是规范现有的零散服务公司,使之形成遵守约定的联盟”。而这种做法本身是有很大问题的。

首先,政府干预的领域,通常是在市场失灵的地带。凡是能够由市场调节的区域政府都不应该介入。具体到金融服务领域更是如此。

其次,在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下,金融服务领域有着日益高涨的准入门槛,政府以公共服务的名义把金融服务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方面有违反政府职能中只是市场监管而不是具体市场运营的原则,另一方面则由于技术方面的差池注定会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特别是在动用公共财政时如此作为,更是有滥用公共权力的嫌疑。

再有,行政许可法的出台的初衷原本就是为了限制政府权力的扩大和滥用。动用公共资源建立缴费服务平台做法本身于法无据。而现代法制社会的原则是,任何事没有法律依据政府就不可以作为。

不管政府推出的这个缴费服务平台是个实物还是个概念,都要耗费公共财政资源,即使只是拼凑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也还是要抽调或雇用专人征集人们的意见,这种开支在预算软约束的体制下更显得与现代执政原则南辕北辙。

可以设想的是,市民水电煤话缴费难,政府就要制造专门的收费卡;那么按照如此思路,其他领域里市民感到不便之处,政府也应该出面制造专项的产品或服务。比如消费信贷难,政府就从财政里启动贴息贷款;市民看病挂号难,政府制造挂号卡;市民出行难,政府制造新型月票……

想必,类似由于北京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与北京市工商银行“强强”联手才导致的牡丹交通卡的存在,也是要被政府的缴费卡所取代的。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非常荒唐可笑的结果:行政部门罚款必须到银行缴纳,而银行普遍存在的缴费难现象迫使人们还要回政府缴费。

解决市民缴费难就建立一个专门的公共服务平台,这种借口冠冕堂皇,而且很容易被媒体当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典范而加以宣扬传播。可背地里,权力就如此回归并扩大,设租寻租空间也因之而广袤无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