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高速路管理部门一定胜诉

(2022-12-19 00:26:14) 下一个

高速路管理部门一定胜诉

                                   2005年8月24日

何必

近日,朝阳法院受理了一起高速公路服务纠纷合同案……(略。)

这个案子在社会上还是很受关注的。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就是此文中提及的另一个人物庞兵因为高速路堵塞的原因状高京开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求高速路管理部门退还部分管理费的案子不久前刚刚审理完毕,并以庞兵败诉为结果。而且,到现在,凡是牵涉到高速公路管理费用的诉讼案通常都是以路政管理部门最终胜利为结局,不止是在北京,在全国各地都是如此。

想来,无论是胡凤滨,还是庞兵,整个诉讼请求只是要求路政部门退还所收取的10元钱高速公路管理费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诉讼请求连10元钱都不到,分明是在无理取闹,为了几块钱打官司,闹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说他们是在找茬炒作也不为过。

而如果这么说的话,为了牡丹交通卡100元补卡费把与北京市交管部门联手的工商银行告上法庭并最终胜诉的记者喻山澜、为了在地铁上厕所花了5毛钱使用费没得到发票而把地铁告上法庭又为了在火车上消费却没有得到发票把铁路告上法庭且败诉的法学硕士郝劲松,大概都是属于这类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的主儿。这种作风与笔者太有相似之处了,也时常被笔者在节目里和稿子上放肆吹捧一番,认为社会就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人,因为鸡毛蒜皮较真,主张自己的权利,让那些作威作福惯了的衙门官僚知道,不可以忘乎所以。

今年以来,因为交通而打官司的人越来越多。与把杜宝良三番五次叫到法院谈话不让其做买卖没钱差点家庭破裂而不得不撤诉、喻山澜因为执法电子眼没有经过检测不具备执法资格因而处罚与法无据状告顺义区交通队但至今被顺义区法院一拖再拖不同的是,庞兵刚败诉,又来了胡凤滨,后面还不知道跟着多少人呢,似乎不能简单依据发改委有关高速路收费的文件一判了之,否则会招致更多的人对法律的嘲笑与轻蔑。因此,法院还是召开了这么一个研讨会,对日益频繁的状告高速路的案件进行讨论。

参会记者形容这个会开得一边倒,成了为高速路政方面鸣冤叫屈的会。这种局面的出现也是可以意料的:当下,类似的听证会、研讨会,根据身份和立场选择参会人员,已经是走形式的老套路,面对每天在高速路上行驶并忍受盘剥的千万人来说,声音却被别有用心地压缩到最低,而高速路管理部门方面却被放到莫名其妙的居高临下的位置,形成了话语的绝对主流。如是,真不知道召开这种毫无意义的研讨会有什么作用,还不如一纸判决把胡凤滨扔到庞兵的窘境里完事。

高速路管理部门强调要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必须采取一次性收费方式,如果按照里程来分段收费就会造成拥堵,可真拥堵了的庞兵却活该倒霉,或者说,高速路方面话可以两头说,怎么着都是有道理的;说现在是负债经营收费还不够支付银行利息,这话我倒宁肯相信是真的,国有企业嘛,不亏损倒是件新鲜事了。如今,北京又有哪个国有企业不是如此?扩大点说,又有哪个公用乃至公共事业部门不是如此?水、电、煤、气、医、教、运等等,哪个不是负债运营?

别说什么国外高速公路大多数都是不收费的,有些则是根据机动车排量有利环保取费,那与北京的情况不同。现在,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天方夜潭。原本,国有企业之所以为国有,就因为其具有公共品性质,也就是说,与非国有企业单纯的利益取向不同的是,国有企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必须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的企业使命。在公路收费的国家标准里明确规定,要考虑使用者通行费负担的公平合理性。但是,现在的情况是,高速路管理部门以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为借口,完全闭口不谈公平。这种赤裸裸的逐利倾向的确让人心惊肉跳。

当然,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本身就在官僚体系当中,几乎完全同化于官僚运行体制程序,也就释然了。他们要是不如此聚敛民脂民膏倒是奇怪了。

8月23日《北京日报》喜不自胜地宣称,截至7月底,本市实现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55.1亿元,同比增长22.7%。企业所得税的强劲增长是财政收入迅速攀升的重要推动力量。此外,其他税种也出现了一定的增长。前7个月,增值税累计实现39.4亿元;营业税累计实现228.0亿元;个人所得税共实现49.5亿元。在支出方面,截至7月末,本市共实现一般预算财政支出4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7%。企业挖潜改造支出、教科文卫事业费支出等事业发展支出进度相对较缓。

所以嘛,企业挖潜改造是不重要的,只要能收钱就行了;至于说教科文卫支出,那才是要取之于民用之于官呢。这种新闻被当成是可歌可泣大吹大擂的正面素材,从媒体方面就显示出无能:要知道,无论是从中国目前向民间榨取财富的恶劣程度,还是从经济发展到现在阶段应该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或者从如此高比例财政收入增加并非社会发展正常现象、印证了社会上对于以往“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到现在“共产党会多税更多”演变的真实性,都不应该把这种消息如此大张旗鼓地铺天盖地。稍微有点常识的新闻人都会知道,这种宣传让人看上去只能是越发郁闷,只能给构建和谐社会进程抹黑添堵,影响安定团结大好局面的形成、美丽与维持。

今年1月4日《中华工商时报》消息,来自于国家税务总局的快报显示,2004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2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增收5256亿元,总收入和增收额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

人们更注意到,4年间税收收入翻一番,每年平均25%的增长率,远快于GDP(遑论GNP)的增长速度,这是何等暴利的地带!现如今还有哪个行业能如此高不可攀的投资回报率?庞大的税赋门类、飞跃般的增长速度、巨大的赋税金额,摆在纳税人的面前,该如何评判?说是苛捐杂税大概也没有什么不可。

如此,再来看这起简单到了全部诉讼请求只有区区不到10元钱的闹剧,虽然案情清晰,线索干净,庭上控辩利落,可的确折射出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甭说法院少有地为这么个案子召开研讨会,就算是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辩论,结果还是胡凤滨庞兵们败诉。因为否则这社会就成了吴法宪的妹妹,无法弄了。

谁敢担当政府汲取财政能力下降、税源枯竭、国库空虚、国力衰退的责任?不知道大河有水小河满?不知道凡事都应该以大局为重?不知道还是应该讲贡献?尽管小河有水是大河不干涸的前提、大局绝不仅是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以其构成里每个成员的幸福为要义、贡献一定与获取对等,可那是资本主义的说辞,而且也没有中国特色不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