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税收增加之痛

(2022-12-16 03:33:05) 下一个

税收增加之痛

                                              2005年1月1日

何必

2004年全国共完成税收收入25718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增长25.7%……(略。)

又是一个喜气洋洋兴高采烈的年份,税收增加给国民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活力,也给综合国力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支撑,财政上就会有了充足的保障,全方位形势大好,当然值得手舞足蹈。

其实,按照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别是消费不振之际,通常都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内容包括增加政府主导的公共开支、以及通过减税来为经济注入强心剂,降低税赋使企业能够将更都的资源投入到生产和流通领域,同时也使消费者扩大消费积极性。前几年国内消费不畅、国民经济更多地只是依靠投资带动(当然也包括对外贸易的增加,形成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给经济、社会乃至国家安全都带来了日渐严重而显性的威胁),可即使如此,实施了很久的所谓积极财政政策也只是在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公共开支方面有所动作,而在赋税方面却不减反增。现任财政部长金人庆在当税务总局局长时,就搞出了著名的全国百万税务干部为了他一个人的乌纱帽努力增加税收的壮举,在经济结构失调当口,拍脑袋要增加税收完成数额,动用大量人财物力,按照媒体的报道,也可算是横征暴敛了。应该说,税收的增加给本来就不顺畅的消费雪上加霜,使得消费大伤元气,到现在居民银行高储蓄率但依然市场不旺,也应该是增加赋税思路埋下的祸根。

同时,中国几乎是全世界仅有的向农业征税的国家,即使从2004年开始各地纷纷取消农业税,并采取了向农村家庭直接补贴的转移支付方式,并在表面上取得了农村家庭收入高于城市家庭收入的喜人成就,可如果在原本非常低下的基础上得出的收入增长率,本身就没什么实际意义。

而且,中国企业的税务负担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巨大到天文数字并依然不断增长的财政供养人口、庞大而复杂并不断别出心裁推陈出新的公共开支、强势政府威权所依赖的财政保障,等等都给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的社会带来了巨额的财务负担,形成了税负方面的沉重压力。

而所谓前来社会向权利社会的演变,宪政制度的推行,却被这样的消息弄得不尴不尬:2004年12月份,广东一城市由地方税务部门给纳税人出具个人所得税纳税凭证也要被大书特书在中央电视台当作天大的新闻宣传,并且说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尝试,日后将向全国推广。这种在经济制度中早就存在并且运行几百年的纳税人权利制度,到现在却还是小心翼翼的探索阶段,也折射出纳税人权利刚性救济制度方面的差强人意。

而就算是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税收取得高增长的实际状况又如何?同样为新华社的刊物,2004年5月24日《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最近在苏、皖、豫等省发现,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当地发展实际,盲目追求财政收入在高增长,特别是一些贫困县乡的政府,征收“过头税”、乱收费,甚至到了不惜杀鸡取卵的地步,使百姓叫苦不迭。江苏有的政府部门对国税下达的任务年增幅高达49%。一些乡村举债垫交税费,盐城下辖一个县287个村有248个村2788名原任和现任镇村干部垫交税费,总额达3269万元,村垫交11万元。水涨船高,互相攀比,放出一个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卫星。浮夸造假,竭泽而渔。根子还是“政绩工程”,浮躁、浮夸、浮华“三浮”。河南长垣县一个年财政收入不到千万元的镇,规划10年内要造万人体育场;在年降水量100毫米、蒸发量2000多毫米的兰州市一个镇,其城镇规划居然有500亩人工湖,建成后每年补给蒸发水分的维持费就达数十万元。

看了这样的内容,恐怕会对高税收所带来的喜悦大打折扣,进而对于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分析税收增长原因时所谓“全国税务系统大力推进依法治税,针对薄弱环节采取各项征管措施,加强各税种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和纳税服务,加强税务稽查工作,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保障了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的具体表征也会有所认知与感悟,并能够获得更深层面的理解。说到“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外贸进出口增势强劲,为税收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同时原油、煤炭、钢铁等资源性产品和中间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也带来了较多增收”,抛开绿色GDP里如果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扣除掉所剩下的经济增长还会有多少这样的话题不谈,只看经济增长所导致的社会效果就很难让人乐观起来;而水电油煤运、钢材水泥等领域资源性产品和中间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实际上应该算是发国难财,乐得天灾人祸。而具体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对税收工作大力支持”,朱鎔基在任时几乎用央求的口吻规劝富人纳税,以及到现在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依然是工薪阶层的现实状况,也在注释着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社会动荡基因;而不同版本的中国富人慈善榜上富豪们马不停蹄地避犹不及,也算是对税收工作的大力支持了。

好像还是没什么可乐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