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个人资料
正文

【五灯会元】断臂求法之:佛之妙用

(2021-02-11 16:49:59) 下一个

牛头山法融禅师者,润州延陵人也。姓韦氏。是四祖的旁出法嗣。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发。后入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有百鸟御花之异。

唐贞观中,四祖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奇异之人,乃躬自寻访。见师端坐自若,曾无所顾。祖问曰:“在此作甚么?”

师曰:“观心。”

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

师无对,便起作礼曰:“大德高栖何所?”

祖曰:“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

师曰:“还识道信禅师否?”

祖曰:“何以问他?”

师曰:“向德滋久,冀一礼谒。”

祖曰:“道信禅师,贫道是也。”

师曰:“因何降此?”

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之处否?”

师指后面曰:“别有小庵。”

“大德高栖何所?”法融禅师这句问里充满禅机和陷阱,问的是佛在何处?。四祖如果答错了,就会被法融禅师揪住鼻子,哈哈哈。“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四祖这句答,我的评价是前面一句答得恰到好处,“或东或西”,属于多此一举,反而画蛇添足了。“不决所止”就是无住,无所用心处。

遂引祖至庵所。绕庵,唯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这个是甚么?”师无语。少选,祖却于师宴坐石上书一佛字,师睹之竦然。祖曰:“犹有这个在。”师未晓,乃稽首请说真要。

法融禅师面对四祖可是一点不怯场,四祖何等人物,唐太宗都请不动,如今就在眼前,他还是要不断的试探,甚至讽刺,“犹有这个在”只因为四祖见到虎狼吓了一跳。可惜,他遇到的是四祖,马上被打了回去。

“这个是甚么?”四祖问的是佛性是什么?言下之意,吓一跳也是佛性啊。能被惊吓,难道不是佛性吗?当法融禅师无以未对的时候,四祖慈悲,写下一个“佛”字,告诉他这就是佛性,就是佛。法融禅师依然不知所云。但法融禅师好在我慢去除,随即请求开示。

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瞋,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是了,是了,什么叫任运无碍?四祖说得明明白白。“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任何有意的为之,都和无所用心相背离,诸恶如此,诸善亦然!只要起了善恶之分别心,就落入两边。

师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

师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当有五人达者,绍汝玄化。”

”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 所有的法门,都是对治法,无论是打坐,入三摩地,持戒, 念佛,都是对治法。 八万四千法门,全是对治法。可是空性,是不需要对治的。故,佛不以法得。

祖付法讫,遂返双峰终老。师自尔法席大盛。

心无生死, 不受生死,

心无三界, 不受三界,

心无取舍, 不受因果,

心无菩提, 真正菩提,

心中无佛, 你就是佛。

把一切的浮尘去尽,山穷水尽时, 那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就是本地的风光。  把一切的浮尘去尽, 你就可以无限的去感知, 这就是道。可是两千六百年来, 又有几人, 真正明白它。

 

今天大年三十,多加一篇,祝大家新年快乐,牛年吉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