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后雨前的博客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个人资料
正文

漫话西洋冬至圣诞季

(2024-01-03 06:56:07) 下一个

12月是北半球一年中最黑暗的时候,基督教国家在12月25日庆祝每年最主要的节日——圣诞节。在瑞典语中 “圣诞节”被称为Juldagen,或简称Julen。瑞典的Julen节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维京海盗时期就已出现,是一个类似于 “冬至节”的农耕节日。公元11世纪基督教传入时,Julen与圣诞节合二为一。北欧的松科云杉(Gran)是十分常见的圣诞树树种,因此在瑞典语中 “圣诞树”称为Julgran。1872年12月24日,上海《申报》第一次提到12月25日是 “耶稣诞日”,第二年起正式称呼这一天为 “西洋冬至”或“西国冬至”。2013年圣诞节后本人开通微信,十年来对于圣诞季也时有记载。

瑞典的“圣诞老人”Jultomten原为生活在森林中的小矮人,Tomt在瑞典语中就有 “土地、庭院”的意思,十分接地气。直到19世纪后期,Saint Nicholas从欧陆传入北欧后才与圣诞老人合为一体。在瑞典最早将本土森林小矮人和圣诞老人融合从而形成今日圣诞文化的,是生于19世纪的作家和诗人Viktor Rydberg以及女画家Jenny Nyström。Rydberg被称为瑞典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在长诗《圣诞老人》中描述了北欧寒冷、静谧、洁白的平安夜——只有圣诞老人还醒着。Nyström画了很多圣诞节和复活节的贺卡,至今仍在使用,她笔下的圣诞老人都是小矮人,而不是那位为可口可乐代言的胖大老爷爷。

每年的圣诞季开始于降临节Advent,从圣诞节前的第四个星期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平安夜,这期间人们为节日进行各种准备。家家户户点燃蜡烛,挂起彩灯,整个城市瞬间明亮起来,好像天上的星星洒落人间。降临节期间的12月13日,是基督教光明的节日——露西亚节(Luciadagen),是斯堪的纳维亚新教国家为数不多的以圣人命名的节日之一。传说中的露西亚是公元四世纪生活在西西里岛的一位圣女,她头戴上面有蜡烛的花环,带食物给藏在地下墓穴的基督徒。根据北欧民间传说,露西亚之夜有超自然力量在活动,动物在这一晚会开口说话。与圣诞节一样,当今北欧的露西亚节庆祝活动已经完全世俗化了,融合了很多民间传统以及前基督教元素。

2017年12月2日农历十月十五,难得冬夜晴朗,超级大月亮洒下一片碎银。Aurora女神造访斯京,北斗七星下北极光悄然而至。还好不算太冷,那天等了大约一小时,在北极圈外强光污染的大城市能拍到北极光,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其实最让人心动的是那种与北极光不期而遇的感觉,请用你的眼睛去观看、用你的心灵去感受。极光的美图在网上可以随手拈来,然而亲眼所见的震撼是任何图片都无法替代的。2015年十月在家门口看到北极光突然爆发的情形,至今难忘。

初雪冬阳,迎来一年一度的小区圣诞市场。图书馆里书香四溢,教堂中琴声悠扬,温馨祥和的周末时光。“西洋冬至”圣诞节,早已中西混搭。比如苹果谐音“平安果”,就是国人发明的平安夜吉祥物。居然在超市看到印着瑞典语“圣诞快乐”(Gud Jul)的苹果,不过这几个金字确实值钱,一个苹果的价钱可买右下图左边的一公斤苹果。旁边是20多年前购买的定时器,几次搬家都有没丢掉,一直用到现在。某日听小儿说起,他小时候以为这个定时器是真苹果,拿起来就咬,那种失望的感觉至今难忘。第一次听他说这事儿,笑了半天。还好当年没把乳牙崩掉,只是如今把老妈笑成了表情包。

12月10日 “诺贝尔日”是瑞典特有的节日,这一天下午四点半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辞世的时刻,每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在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厅正式开始,晚七时则在市政厅举办诺贝尔晚宴。2020年Covid-19全球大流行,诺贝尔颁奖典礼改在得主各自国家分别举行,2021年则在市政厅举行了简约版的颁奖典礼,连续两年的诺贝尔晚宴以及12月2-10日诺贝尔周的大部分活动均因疫情取消,代之以 “诺贝尔周之光”光影秀,向诺贝尔奖得主们致敬!从2020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四年。那一年劳力士名表的奢品店橱窗也换上了圣诞新装,只是没有了扫货的大妈们。

降临节烛台上可以放置四根蜡烛,在降临节期间的每个星期日都会点燃一支蜡烛,直到平安夜全部点燃。从1960年起,瑞典电视台SVT每年平安夜下午三点,播出瑞典语版的美国电视节目 “唐老鸭和他的朋友们恭祝圣诞快乐”。这台节目常常位于瑞典年度电视节目收视率榜首,现在已经成为圣诞节新传统之一。当卡通主持人蚂蚁本杰明说出: “From All of Us to All of You Merry Christmas”时,节目到达高潮。自从1960年以来,Bengt Feldreich担任SVT第一位圣诞主持人兼解说员,2018年平安夜是他最后一次为本杰明配音(左下图)。次年10月21日,94岁高龄的Bengt与世长辞。不知是否由于BLM运动的影响,2020年本杰明的肤色变深了一点(右下图)。

每年圣诞季,斯京ArkDes建筑设计博物馆都要举办“圣诞姜饼屋”(Pepparkakshus)大赛作品展览,大都是年轻父母带娃参观。2018年的主题是“奢华” (Lyxen),参赛者们无论老少,均用手中的面团和糖果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图一前方是一间“树屋”,图二是姜饼版的毕加索画,图三的房子上写着“家就是放帽子的地方”,图四是一列姜饼火车,图五的“黄金浴”可以获得“土豪奖”。如果有“最懒奖”,则非图六莫属,这条狗狗不但睡不醒,还直接用了一大坨面,也不知烤没烤熟。如果精巧,狗肚子里应该塞糖当内脏,就像“叫花鸡”一样。最后的疑问是:这些姜饼屋怎样处理?反正肯定是不能吃了。

位于斯京市中心的NK百货公司成立于1902年,长期以来一直是瑞典艺术家和工匠的重要展示场所。从1915年开始, NK橱窗的圣诞标牌(Julskyltning)在每年降临节前的 “标志星期日”揭幕,营造节日气氛。圣诞橱窗具有不同主题,为每一代人,首先是为儿童,提供娱乐。2016年的主题是 “神奇圣诞森林”,第一次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创造了橱窗中的各色人物。在这里,圣诞彩灯闪烁,姜饼人在蘑菇房子里跳舞,松果奏起了进行曲,雪人天使旋转飞扬,月亮闪耀着最柔和的光芒。

为纪念人类首次登月50周年,2019年的主题是“圣诞魔幻宇宙”(上方二图)。橱窗中展示一个名叫Nova的小女孩梦中的太空之旅,她安排了一场圣诞晚会,所有圣诞礼物都进入失重状态,姜饼、小矮人、山羊与外星人奇妙相遇。2020年的主题是 “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冬季故事”(左下图),大地一片洁白,月光在冰河面上闪耀,动物们载歌载舞迎接节日,小精灵们摘下天上的星星放在云杉上,狐狸把所有朋友请到家里作客。 2021年的主题是 一个 “全新的圣诞故事”(右下图),表达在经历了三年大流行之后的神奇、怀旧以及全新体验,圣诞欢乐如期而至!北欧设计师的脑洞真大,编写了这么多美丽的童话。

2023年NK圣诞橱窗的主题是 “寻找圣诞魔法”,人们可以跟随顽皮的女孩Julia,打开NK的一扇门,进入冬季奇幻世界。在那里有一群会说话的动物:北极熊Isak、食用青蛙Gizal、装饰兔子Klara、狐狸妈妈Rickard和美丽的企鹅Zsa Zsa,他们一起踏上拯救圣诞节的快乐冒险之旅。2022年11月,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横空出世,使普罗大众亲身体验到现代人工智能的强大。NK也与时俱进,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史上第一次创造了自己的圣诞童话故事,创意概念、故事和角色都是借助AI的帮助产生的,然后由编剧进一步加工处理。

古人云: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12月里有三个 “冬至”:12月13日的儒略历冬至——露西亚节,12月21或22日的格里历冬至——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12月25日西洋冬至——耶稣诞日。1912年的民国元年,洋节元旦第一次成为中国人的节日。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蓝色大厅中有一架斯堪的那维亚最大的剧院管风琴,由一万根音管、135条琴弦组成,大厅北侧屋顶安装了巨大的音箱.上方两图为2023年元旦日,新年管风琴音乐会拉开了市政厅百年庆典序幕。1月6日 “主显节”(Trettondedagen)是耶稣降生为人后的第13天,东方三贤士前来探访的日子,在瑞典这一天圣诞季正式结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春后雨前S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噢颜颜' 的评论 : 可遇不可求!
噢颜颜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这些持续记录和珍藏 :)
记起某次散步抬头忽见极光时场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