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意识显现内容是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可以是看似残酷的,能否把恐怖片转换成轻松的都市片?》

(2022-01-13 13:27:48) 下一个
 
【问】:在清明梦里可以将恐怖片换成轻松点的都市片吗?
【答】:有时候确实会体验到一边做梦一边明白这是梦,这就是所谓的清明梦。如果梦里的故事看似恐怖,但明白这是一场梦这样的明白已经减轻了害怕,也许梦中的角色依然在惯性的害怕中,但已经变味了。当你明白这是一场空性的经验流(俗称梦),就不会有要求经验流的内容从恐怖片转换成轻松的都市片的。如果有这样的要求,就表明没有清明,就等于仍然把经验显现出来的故事内容当成是真实实在的了。你看看这是不是很微妙的?我建议你去品味有可能体验到一边做梦一边明白这是梦的情况,特别是凌晨半醒的时候有可能体验到。也许这个时候在梦里还在飞奔逃离某个敌人,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不知道为什么明白了在做梦,飞奔还是在进行,敌人没有退去,但那种较真没有了。
在梦中突然明白这是梦就是敏感度的提高,敏感到这个经验流是完全空性的,空性的不等于没有内容了,也不等于内容变轻松了,而是发现无论内容轻松或沉重,都是完全不会对你造成影响的。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就是:一切看似在发生,其实没有发生,仅仅是看似而已。用比较究竟的话说就是发现一切经验内容都不会结晶不会留下痕迹。用最究竟的话说就是:一切看似是某个情况的情况其实无法确定为这个情况,即无限地无法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思想念头升起说:“这个体验很恐怖,我不喜欢它,要逃离它或改变它”。敏感度不高的就会相信这个思想念头的逻辑,当真相信这个体验会伤害你或留下结晶的,既然这个体验当真会伤害影响你,当然逻辑合理地要逃避它,改变它。敏感度提高了就会立刻察觉那个思想念头是一个幻觉逻辑,这个幻觉逻辑假定了有一个“你”在参与“恐怖经验”然后“你”就受害了。敏感度提高了就明白了这个经验是空性的故事流,那个“你”也是故事流里面的一个幻象,真正的自己却不真的在故事流里面,虽然感觉上好像在参与,其实没有参与。没有真参与却不否定在感觉上参与了。所以,不但对“我”这个故事角色不当真了,对“感觉参与”这个感觉也不当真了,对故事内容的具体形式也不当真了。
你不必等到做梦的时候才能敏感地察觉,一点都不要等待,就在当下此刻,你就可以立刻察觉当下此刻的思想理智的判断。当下此刻和做梦有什么差别?你能确定这不是梦?你能确定现在不是睡着?你能确定现在不是“死后”?你能确定现在就是“活着”?其实这些都是思想概念,无法真正确定所有这些思想概念是成立的。你可以敏感地察觉到思想念头在判断当下此刻的情况,是乏味?是害怕?是悲伤?是后悔?是期望?是逃脱?是失望?是高兴?是满足?其实,不要相信思想念头概括出来的一切情况,看到了这些思想理智编织出来的判断结论,看到它们了,就一笑置之了。对一切思想理智编织出来的判断结论都保持一种质疑态度,那么逐渐地你就会类似清明梦一样明白一切思想念头告诉你的情况都是谎言,“恐怖”就不是恐怖了,“悲伤”就不是悲伤了,而是说不出来的放松。好像你沉浸在无限无法定义中,对于思想理智定义出来的渺小的感受一点都不在乎了。慢慢地你发现一切思想念头本身就好像是自己神圣的能量流在流动,而不再对思想念头叙述的内容当真了。也许思想念头还是在叙述“难受啊难受,痛苦啊痛苦”,但味道变了,你吃惊地发现原来“难受”也是可以享受的能量流动,原来“痛苦”也是可以享受的一种能量流动。
【问】:这个世界的显化 是不是一旦某些东西被超越了 这个显化就立刻改变或者没有了?
【答】:这个“世界”不是实在的。其实它不是世界,只不过思想理智定义它为世界。思想定义出来的“世界”是不成立的,它不是世界而是你自己(即THAT)。当我说《超越》这个词,你思想上理解的超越和我说的超越不是一回事。你思想上理解的超越是超越某一个“东西显化”。NO,我没有要你超越“东西显化”。我没有要你超越“世界”。我指出的是超越“世界”这个思想概念。再强调一下,超越的是概念定义,而不是超越显现效应。显现效应(你说的显化)是完全空性的无害的,不需要超越显现效应。而是超越思想理智上把这个无害的显现效应定义为有害的有结晶的“东西”或“情况”或“世界”了。比如眼前你看到了“一个人骂你”,如果你相信了思想理智上形成的概念定义:这是一个人,这个人讨厌我,他可能对我的利益造成伤害,你就会痛苦了。但事实是,这不是一个人,这仅仅是一种意识显现效应。也没有一个人讨厌我,“讨厌我”也是意识显现出来的感觉效应,不是实在的情况,因为没有一个“我”可以承受“讨厌”。承受讨厌的“我”根本无法确定在哪里。你会发现整个这句话的逻辑都不成立。你超越的是思想告诉你的逻辑概念,而不是超越显现效应。也许在显现效应中依然看似有一个人在骂你,甚至打你,但你已经明白了根本不是这个情况。效应上依然如故,但你已经不参与到故事中去了。更进一步,“骂你”不是骂你了,而是自己的意识能量流了,“打你”不是打你了,而是自己的意识能量流了。“你”这个感觉也不是你了,也是自己的意识能量流了。
但是,我没有说身体不可以还击,如果自己的意识能量显现中出现了“打身体”,那么“身体的还击”还是同步的意识能量显现。并非明白了这一切都是自己意识能量显现效应,而要制止效应中的看似的故事情节。你不会有制止或影响故事情节的要求,因为它们对于你来说已经是空性的了。
你觉察到了故事中“被骂”,也觉察到了“反应”,也觉察到了“跑开”或“反击”,无论反应如何都是THAT的事情,你不再拥有“被骂”和“被骂后的反应”,你会感叹一声显现的神奇,居然没有故事的自己可以显现出如此逼真的故事来。
总结一下:超越的不是意识(或经验)显现效应,超越的是思想理智判断它们是各种情况的认定。超越的是“拥有这些思想判断出来的概念定义”,超越的是对思想理智判断出来的概念定义的当真。
是的,有可能意识显现效应也可能因为你对思想理智的解释不当真了而改变了。但这不是“你”改变的,这不是“你”的意志,而是TA自发自动的。我的建议是,只要有一点点对“你”这个利益体当真了,就不要期望意识显现效应会改变。你的重点不是期望把故事变成了轻松的都市剧,而是训练敏感度,发现一切显现出来的情况其实不是思想理智告诉你的那个情况,而是无限自己本身,是无害的。敏捷地察觉到一切“改变心”就是一种当真心。
【问】:看到先生以前的一篇旧文,是很推崇尼萨格达塔的。我也很喜欢尼萨所讲的, 特别是Consciousness and the Absolute(中文出版名《意识瑜伽》)这本书看了有几十遍。喜欢归喜欢,但是对尼萨讲的关于终极的内容还是有些不确定,或者说是不愿意相信。我能理解并认同心智的消亡,但关于尼萨说的意识“最后”也会消失就是听不进心里去。这也是向先生请教的原因。先生对尼萨的教导进行了“维护”,或者说先生的观点和尼萨的别无二致(在我提的这个问题上)。
按先生所说,意识(觉知)是THAT的一种功能、效应、作用,但并非一直伴随THAT,只是THAT的众多效应的一种(虽然没有举例还有哪些)。如果是这样,那意识就不会一直存在,但也不会消失了就再不生起出现(THAT的意识的这种游戏会不停玩下去的),所以不能把意识的消失当做修行的成果或指征(证明)。而是我即是THAT(意识象影子一样,是否伴随不用关心),只要“我是个体我”的这种错误的心智模式消失就好了。(心智消失,或者用拉马虚的话说是“思考性头脑”的消失)
【答】:上面说的都很好。我只是补充一下你的评论:“按先生所说,意识(觉知)是THAT的一种功能、效应、作用,但并非一直伴随THAT,只是THAT的众多效应的一种(虽然没有举例还有哪些)。“。
首先,无法定义“意识(觉知)是某一个陪伴THAT的属性”。这种想法是把THAT分拆成一个是主体,另一个是属性了。虽然我们常常会在语言上方便地这样说,但这是思想编织出来的隐性幻觉。
让我换一个看法:意识就是THAT的一个样子,但THAT可以有无限的“样子”。每一个样子不是THAT所附属的属性,而*就是*THAT本身。不好认为“样子”是陪伴THAT的某种属性或功能。THAT的样子是无穷的,它好像是一条终极的变色龙,一直在变色。某一个“色”就被思想理智定义为“意识”或“觉知”了。其实,把THAT比喻成“变色龙”也不准确,因为THAT不需要变色,THAT同时同步地显现出无穷的“色”来,但思想理智看不出无穷的色,只看到某一种色,就把这个色定义为“意识”或“觉知”。如果你把THAT定义为“意识”或“觉知”这一个色,就等于把THAT抽象成为一样有限的属性了。其实,THAT同时显现出无限的色来,或用物理学的概念,THAT同时显现出无限的维度(DIMENSIONS)来,思想理智却只能感受到貌似有限的“三维”。我们能否就此定义THAT为三维?不能建立这样的定义!
你说“还没有举例还有哪些DIMENSION”。我说你思想上的理解是错的。错在你把THAT看成是一种称为“意识”或“觉知”的单一属性了。当下此刻THAT同时同步显现出无限多的样子,只不过思想理智看不出来,抽象成单一属性,错误地把无限降格成“有限”了。这个明白就够了。如果你明白了这个,这样的明白就会对“意识”或“觉知”这个概念定义一点都不在乎了。以前我做过这个比喻,现实奇怪到无限,如果你把世界上所有的阴谋论都叠加起来,都不及THAT的亿万分之一的奇怪。THAT完全不是思想理智告诉你的那个单一情况,而是无限的无法定义。思想理智理解炸了都无法明白THAT。但好消息是,你不是思想理智,你就是THAT本身。思想理智无法完成的任务,你可以。就是因为你就是THAT本身。THAT的神奇就是你自己的神奇,THAT的敏感度就是你自己的敏感度,无二。唯一要做的就是看清思想理智告诉你的“世界观”完全是忽悠,没有一个思想想法是正确的。这个“做”不是真的具体做什么,而是训练敏感度。
思想理智也认为经验意识是万变的。这是不是THAT在万变?当然我们可以把THAT比喻成“变色龙”,但这样的比喻还是不究竟的。其实,如果你敏感度提高了就会发现,“万变”的其实不是THAT,而是思想理智试图抓住无限维度却无法抓住,只能在一个概念一个概念中跳来跳去,好像注意力不断地跳动,这就会在感觉上产生“一切万变”的思想幻觉。我没有建议你去消灭万变这个思想感觉,而是发现“万变”其实也是一种思想理智上形成的感觉而已,不真的表示你自己在变化。世俗佛教一直说“万变无常”,没错,经验显现当然是万变无常的,但看着经验显现效应的是什么?就是思想理智!其实就是思想理智上形成了“万变无常”的感觉,却不能把THAT定义为“万变无常”。所以,不要把“万变无常”当成是一种真理教条,也要对这个“万变无常”的感觉不当真。然后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的奥秘了。
有趣的是,你可以观察,注意力不断地跳动,就会在思想理智上形成看似逻辑合理地故事情节了。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东西上,一直盯着它看5分钟,比如你盯着一面白墙看5分钟,你会发现这堵墙不再是墙了,好像活起来了,里面的每一点好像在震荡了。注意力集中,逻辑故事就没有了。注意力移动就把逻辑故事幻觉出来了。注意力的移动就等于是思想理智在运作。注意力的移动会产生“时间流逝”幻觉也会产生“因果关系”幻觉也会产生“事情在发展”幻觉。这些幻觉看似不同,其实是同步幻觉。
细微地察觉一切意识显现的微妙,你越了解意识玩的把戏,就越可能超越意识中形成的死的概念。
关于这句话:“但关于尼萨说的意识“最后”也会消失就是听不进心里去。“
我理解你对这句话听不进去。为什么听不进去?因为听的就是“意识”这个可有可无的效应。当意识听到意识本身会最后消失,多可怕啊!这就等于要了“意识”的命了,当然听不进去,而且会恐惧这个说法。一旦把自我定位设置在“意识”这个幻觉定位上,就是“我是”当成最重要的自我定位了,那么“我是”的本能就是要幸存下去,能幸存下去多久就幸存下去多久。NISARGADATTA说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我是“,第二个概念是“意识“,其实这两个概念是等同的,不真有“意识“之外的“我是“,反之亦然。但我现在让你退一万步看,真有“意识“这个东西升起了吗?没有!这个“意识升起“是幻觉效应,意识只是看似的是意识这个东西,其实这不是意识,这就是THAT本身的一个样子!你不该把THAT的一个样子定义为从THAT中生出来的“意识“这个东西吧? 从来就没有“意识“这回事!既然从来就没有“意识“这回事,那么还有“最终消失“这回事吗?从来没有来的,怎么可能消失呢?这就是佛陀在《心经》中强调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识“这个概念是意识本身定义出来的幻觉,哪里有什么“意识“?既然没有这回事,就没有属于意识的生和灭,当然意识这个不存在的东西也不会带来增加或减少,这个“意识“完全是空性的效应。只有思想理智这个幻觉才懂意识这个幻觉,幻觉懂幻觉,但“A懂B“这个幻觉逻辑循环是空的,因为“A“是幻觉,“懂“是幻觉,“B“也是幻觉,整个逻辑是幻觉。
放心吧,没有什么会出现了,也没有什么会消失,只有不生不灭的你自己(THAT)。如果你认为什么出现了,什么要消失了,别相信这个思想幻觉。
【问】:在给先生在脸书留言提问的第2天早晨醒前做了一梦(那时先生还没有答复)。
梦中我去到一个实验室看研究成果,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或生化)科学实验,并且刚已完成。实验室的地点就在居民小区街边的门市房(看曾经住过的小区),但是进了屋(里面一二层)之后,我知道这里面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和技术。也是到了这里才知道我是这项科学实验的规划者或设计者,来看研究成果(听到成功的消息来的)。
进屋之后看到里面有三个科学家(男的,都穿的白衣服,搞试验常穿的那种),但我感觉气氛不对,且他们都不说话。旋即想到,他们这是要拿我做实验(当实验对象),实验已经成功,没必要再拿我做实验。但是(我知道)他们确实要这样做。而且梦中的我也知道,如果他们对我这样做了,我是不可能活着的(或者是要先杀掉再实验)。在现在发帖的此刻,我才意识到,他们是要把实验成果应用给我,做实际应用(哈哈)(实验已成功,没必要再用人实验)
这时我看到身后的门没关,赶紧向外跑。其中一个科学家拿着手术刀快速向我走来,这说明(梦中的)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跑到大街上,街两边都是居民楼。但可能是因为时间太早,街上空无一人。只跑了几十米就被这位科学家追上。这时感觉到空中极速的气流,像水流,但却不是风(空气密度有点大)。科学家示意我,如果我跑的话,他会把我像风筝一样放到天上,而且那样也会死。所以我选择了和他回到实验室。
进了屋之后,我知道等待我的也是死亡,我就和他说,请让我死的时候不要痛苦。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化实验室,他们做到这一点并不难。科学家同意了我的这个请求,拿起了一个注射针管,我知道针管里的液体如果注射下去会无痛的死亡。这时梦就醒了。
这个梦的理解是,求道者想要来(梦中去那个实验室)收获修道的果实,但这个果实就是“求道者”的死亡。最先进的实验室就是最高超的教导。从明亮先生昨天的回复看,特别是第2次的回复,把我的那个问题一句一句拆开,并且顺序打乱,句句都在破除,而没有按我问题中的原意去回应。这种毫不留情的做法,给“我”的感觉就像我走进实验室(原为验收成果)手持手术刀走向我的那位科学家。我聘用的科学家没有把成果交给我(这与那个梦我梦里的预期大不同),伸向我的却是闪着寒光的手术刀和让人一剂即死的针管。
【答】:上面这个梦故事显的蛮惊险的。如果你这样解释这个梦故事情节,当然是可以的。有这种说法:明白好像就是“我”的死亡。但不要当真地认为有一个“我”会死亡,特别是当真地相信“身体”因为“我”的死亡而无法幸存了,好像等于是生理的死亡了,这个是过份解读。《明白》与否和经验故事中的“身体”健康不健康死亡不死亡无关,因为《明白》不发生在经验故事流中。甚至可以说,明白了以后,经验故事中的那个“我”感觉或“我是”感觉依然在的。不会因为明白了就没有“我”感觉了。但明白了以后,“我”感觉只不过是好用的工具,当有人喊我名字了,“我”就会回答。当有人和我交流了,还是会用“我”这个概念来完成交流的,不会变成用“第三人称”这种好笑的交流方式。记得以前我看到过某些佛教徒用第三人称写文章说话,把我笑死了。如果你认为明白了以后就没有了“我”这个感觉,那才是当真了,完全没有明白。 当我说“我”的时候,不会产生“中心”感幻觉,这个“我”只不过是一个词,并不真代表有个装在身体里面的中心“我”。明白了以后,身体该干啥就干啥,该玩就玩,该工作就工作,没有变化,只不过明白了这个“身体”内“身体”外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意识能量显现效应,是无害的。
“我“死亡了吗?“我”这个感觉还是不变的,但对“我”这个概念的当真消失了。那个装在身体里面的“我”找不到了,不等于没有“我”感觉了。需要对感觉当真吗?不要,一切感觉都是意识能量显现效应,是无害的。只不过不要把‘感觉’当成是感觉到的那个情况。
意识显现效应常常会显得很残酷无情,有太多的无法忍受的显现形式会貌似地出现,它完全可以显现出妻离子散的景象,完全可以显现出家破人亡的景象。经验显现中出现的生老病死是是太普通了,每个人都要经历,迟早的事情。关键在于发现上述这些“情况”都是思想理智编织出来的故事逻辑概念,不是实在的情况。如果你当真相信有一个“你”会妻离子散会家破人亡,当真认为有这个“你”会受到伤害,那么这个当真相信就会不留情地显现出这些情况来。对于当真的那位,意识显现形式是可能看似很残酷的。你越对思想解释出来的情况当真,那么经验显现效应就越会显现出更多的看似的威胁。越怕死的那位其实是在招徕这个情况,自己做实了自己相信出来地幻觉,害怕和被害怕就是一个互相反馈的意识显现效应。迷在这个死循环中的角色“我”会很难受的。
我不是说每个人都会经历某些残酷的情况,但如果经验能量要显现出这些情况来,根本就不是角色“你”可以控制左右的。就算有时候看似通过角色“你”的努力故事情节转变了,其实这个“努力”和“转变”还是故事情节的同步效应。这种“转变”不是真转变了,就是故事的一部分。关键在于看破思想理智的定义,而不是期望改变故事情节或逃脱故事情节。就算把身体杀了,也逃脱不了思想理智对故事情节的当真,你是无法逃脱对幻觉的当真的,你是无法消灭幻觉的效应的,你只能看破它们而不再把它们叙述的情况当真了。
你会问我:但是我还是害怕恐惧怎么办?压制害怕和恐惧是没有效果的。思想理智是非常狡猾的,也许你这会儿压制了这个情绪,它会以更狡猾的形式出来忽悠你。最有效的态度是,允许害怕恐惧情绪流过,但在允许这些情绪的时候,察觉到它们都是思想念头告诉你的谎言,发现害怕的那个对象其实还是你自己的神圣意识能量显现效应。这个看破才是重要的。对于“害怕”或“恐惧”不要持有认真的态度,反而自嘲会比较有效:“哈哈,无限的THAT还会害怕它自己的效应,好笑死了”。
【问】:先生你說的明白是「覺察」嗎?
【答】:“察觉”就是敏感地发现。可以说察觉了就明白了。因为你在察觉的同时就和幻觉概念脱离了。
【问】:两个月前我体会那个无法说,不不验证那体会。我确认,我明白了那不可说。我们都是醒觉着的,只是不认得,认出了就醒过来了。百千万次的轮回原来只是这一念之间。这真是比宇宙还大的笑话,可又真的不好笑。两个月前的孤独和现在的孤独几乎是宇宙极的差异。哈,妙,想到了你 哈哈哈
【答】:这个看法是可以的。无法确定地定义THAT是睡着或醒着,就像你现在无法确定在梦中还是睡着还是醒来。假如昨晚梦中的那个角色“你”也要去确定情况,他通过梦中的经验显现来看,他看到了梦中的阳光,就可以断定“是醒着”。但现在你已经不在梦中了,就明白了这样的梦中断定是忽悠,虽然梦中的情节看似醒着,其实一直是睡着的。同样道理,现在你能确定这不是睡着?不是梦中?不是醒着?都无法确定。如果你都无法确定现在到底是什么,怎么可以那么肯定地认为当下一切都是思想念头告诉你的那些情况呢?
也许当下此刻就是“死后”了?也许当下此刻已经是“下辈子”了?也许?你看看,这些思想概念完全无法被确定成立的。那么当下此刻是什么?
思想理智告诉你,现在是“不爽”,你能确定吗?如果你仔细看看这个“不爽”,越看它就越看不清这个“不爽”到底是什么了。一切思想理智编造出来的故事是经不起仔细察觉的。
孤独?是谁在孤独?如果你可以找到那位孤独的“你”,也许可以说孤独这个故事情节是成立的。但你找不到这个“谁”,又怎能对“孤独”这个感觉当真呢。思想理智会升起无限多样的感觉来,都不要当真。
【问】:脑子里但凡有一念 要放开 都是“控制”/着相 离‘不当真’还有一段距离; 会想到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当如是观
【答】:你看,这就是敏感度了,察觉到“要开放”的思想念头升起其实这就是思想上的控制欲。思想理智把当下此刻解释为“没有放开”,然后要把“没有放开”转变为“开放”,这就是幻觉逻辑。当即你已经是THAT了,已经是无限?了,但思想理智看错成了“禁闭”。没有一个情况需要开放,“要开放“这个念头就是心理阻力。当敏感度提高后就可以察觉这些幻觉了。你无法确定当下此刻是“禁闭“你也无法确定需要“开放“。既然THAT就是自己,除了自己没有其它,那么谁在禁闭谁?谁需要开放?就觉察到这些问题不成立了。
【问】:感觉明白这个思想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可是还是难受????,奇怪难受的是谁?也是思想在解释难受。或者以为明白了是思想自己给自己添堵,但是潜意识里怀疑,更认为添堵真的在发生。思想不停的找出路而不得,求安宁而不得。
【答】:你说的对,就是这样敏感的看到思维逻辑的运作,看到了就脱离了,但并不必停止。
【问】: 为什么说看到了就脱离了? 感觉我看到了 但是没有脱离
【答】:《脱离》也不是思想上想象出来的有一个A和一个B脱开来的非黑即白的事件,而是一种不当真。看到了,虽然无法说有一个A脱离了一个B,因为你还是无法确定有A无法确定有B,但是不当真了,不去确定了。按照 上述你说的逻辑:“但没有脱离”,你似乎已经确定了主观“你”(或A)和客观“幻觉”(或B)没有脱离,其实比这个还要难以表达,看到了,就是看到了连“主观你”从什么其它中脱离出来的要求都没有了,因为你也无法确定“主观你“是一个实在的个体,这个个体有实在的需要从什么其它中脱离出来的必要,连“要脱离“这个思想目标也看破了,这才是真脱离了。如果当真认为有主观“我“有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就是主观“我”必须和客观的经验体验(幻觉)脱离,这不就是隐性的当真了吗?这不就等于把空性的当成了实性的?哎,我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这个很难在语言上说清。你琢磨一下?
【问】:太好了谢谢 。其实判断脱离不脱离的还是思想 判断就判断了 也不必当真。这次与先生第一次写信息时说到"孤独"这两字,是指那“无法说”。
【答】:是“孤单”,但不孤独。“孤单”是因为一切都是自己,没有其它。但不会孤独。孤独的意思是有一种需要其它陪伴的缺憾感,这种缺憾感是没有的。用英文说就是,ALONE BUT NOT LONELY。
自己是不会孤独的,比如晚上睡着的时候不孤独,因为梦里面看似冒出一个“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会孤独。 但睡着是孤单的,因为除了自己,还是自己,永远无法看到任何不是自己。梦里的一切还不是都是自己?
【问】:满足一直都在,只是 明白 了。这样说对吗?
【答】: 对,满足一直都在,只不过没有发现。发现了就可以了,并非有一个从不满足状态获得了满足状态的过程。没有状态变化的过程,而是不认识自己,突然认出来了这样。
【问】:正如你说的基督徒相信耶稣,就会看见耶稣在天堂迎接他。我想开悟,就会遇见您这样的开悟大师和我聊天。我觉得快要疯掉了!但这个我想是我想吗?都是TA,?????♀?,投降了
【答】:你敏感地察觉出来了,“我想”也不真的可以确定为我想这个逻辑。“思想“不真的是思想这个东西,“思想”这个概念还是思想理智自己解释出来的抽象概念,思想理智解释成为好像有一个可以思想的东西在想问题了。其实,我们无法确定这些逻辑。人们知道很多*关于*思想的知识概念,大学还有心理学科。但没有人真的知道什么是思想。对,一切都是TA,不去分析了,如果这样分析下去,就等于落入了思想理智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死循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