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间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野的联想

(2020-10-01 19:54:02) 下一个
 "野"的聯想
院子里有一棵老树,每年秋天都结滿紅色的浆果,早听说那果子又甜又蜜,今天尝了几粒,那味道果然不错,除了甜还是甜,櫻桃大的果子只有一粒小核,果肉棉软的入口即化,留下一股清香。再看看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几株果树,今年和往年一样光禿禿不结半个果。这如何解釋?我缺乏专業知識,只能说野生的植物可能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吧!
不难发現凡經過人工訓化的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失去了在自然状态中自我生存的能力。他们只有寄生在人的照料之中才能成活,外部條件稍有不足就不能正常生长。園艺师告訴我,"你家的果树要想結果,一周至少要浇五次透水,一个月要施两次有机肥料,而且一年要杀三次病虫害 。" 这些信息我知道了也没用 ,因为我根本做不到。一切原生态末经改造的动植物对人类没有任何要求,人类只要不禍害他们,他们会順著自己的天性自己照顧自己,該开花時开花,該生子時生子。反观被訓化的那些生命都是按着人的意志被改造了,他们没有在自然状态中自由生長的权利,例如我們吃到的一些蔬菜瓜果並非全天然,農家使用各種藥品催它早熟,一头小猪崽要強迫它十个月长到二百磅,難以想象它要忍受多少生长激素的折磨。野生和非野生的概念可以引伸到各個領域。一切處在非主導統冶地位的都可以稱之為" 野" ;江湖郎中,民間藝人以及流傳民間的民俗,偏方、秘方都被称为乡野之术,野医野药。            非主流的東西多半上不得台面,沒有哪一家醫院開設偏方门診部,但民间真的不缺神人,一些病患西医毫无办法,却被一把草药,治好了。再看看今曰綜藝節目,達人秀,更是民间高手云集,各种绝技、绝活层出不尽,令人眼花瞭亂,惊叹不已。哪些没上过学,沒受过任何专门训练的老大娘、老大爷能歌善舞,凭着一付野嗓子贏过专门训练过的金嗓子、洋嗓子,他们无门无派,无师自通,沒有条条框框约束,自由疯长,他们是体制外的非主流,不想上春晚也上不了春晚。再说说民營企業,那绝对是体制外的"野企",当然大部分私企都是守法户,這块土壤是盘龙卧虎之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种人材辈出,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婆可人把她那瓶老干媽辣酱卖到世界各地賺回十幾個億。"高手在民间", 或"真人在乡野" 真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人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天馬行空,自由飞翔就可能创造任何奇迹。
一个'野'字代表冲破传统,勇於创新,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山沟里的馬列主义难道不好使?世界上没有 '野'字就没有故事,一个人敢做一回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就靠一个'野'字。所以千万不要拒绝野,人的野性就是沖破以往,不斷的自我追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